丞相的执权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秦武王时代已经设立这个职务,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名称,相国,相邦,尚书令,平章政事等都实行承相(宰相)的职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职务出现以来,出现皇权和相权之争。皇帝总是想方设法弱化丞相职权,明太祖朱元璋干脆废除一千多年丞相制度,权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历史也不泛皇帝和丞相合作愉快的例子。
大多数开国皇帝都是勤于政务的,文韬武略出众能够驾御群雄,皇帝和丞相们合作愉快共同开创一个伟大时代。五胡时期的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蒙为相,王蒙整顿吏治,劝课农桑,兴办教育,国家很快兴盛起来。王蒙率军平仇池,代国,前燕,很快统一北方北区,时人称王蒙为当世诸葛亮。苻坚和王蒙君是合作成功的代表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为丞相,魏征敢于直颜犯谏,先后上书二百多次数十万言,阐响自己治国方略,唐太宗几乎照单全收,把魏征比作人生一面镜子。同时期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一代名相。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能够断大事,二人珠连壁合人称“房谋杜断”。唐太宗君臣亲密合作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289年江山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
历史上,朱元璋和他的丞们们合作最不愉快了,李善长曾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妙计,为朱元璋称王称霸打下良好的开端,但李善长最后还是被杀了,辽相胡惟庸案子更是诛杀数万人。后来,朱元璋干脆废掉一千多年的辽相制度,权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朱元璋成为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但一个人的精力必竞有限的,于是,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朱元璋的子孙们没有他那么勤政爱民,逐渐形成内阁首辅制,相当于丞相职责,问题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