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

刘备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1/8 0:51:38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有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刘备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战役。两军势均力敌,东吴主将为儒将陆逊

此战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蜀国的有生力量几乎损失殆尽。由于此战打了将近大半年,所以东吴的兵马钱粮也消耗甚多。

吴军胜利后,乘胜追击,刘备仓皇而逃,最终逃到了白帝城。赵云率领援军赶到了白帝城,稳住局势后,刘备才聚拢了残兵败将。

陆逊认为攻城的机会已经失去,并且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对于活捉刘备是可望而不可及。再加上魏军在边境虎视眈眈,为了防守魏军,陆逊毅然退兵。

刘备自从逃到了白帝城,并没有回成都,而是一直住在了白帝城。第二年,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李严,然后因为病重去世,

身为蜀汉皇帝,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都应该回到自己的都城。而刘备却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并没有回到成都,那么刘备为什么至死也不愿意回到成都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意孤行导致失败,无颜再见文臣武将。

刘备称帝后,兵强马壮,急于一统天下,并兴复汉室。于是打着为关羽报仇雪恨的旗帜,组织大军攻打孙权,志在灭吴,再灭魏,以达到他的人生目标。

蜀汉的大臣们认为时机未到,此时不可伐吴。诸葛亮劝说刘备要联吴抗曹,不能伐吴,刘备不听。赵云劝说刘备,黄忠劝说刘备等等,刘备全都不听。

于是刘备开始了灭吴的战争。由于轻敌等因素,在夷陵被吴将陆逊打败,损失惨重。历尽千难万险才逃到了白帝城,如果不是赵云前来救援,东吴更会攻下白帝城。

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积攒多年的兵马钱粮损耗殆尽,元气大伤,此后成为了三国中势力最弱的一个国家。

刘备因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伐吴失败。

他把蜀汉的积蓄都打光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曾经劝说过他的那些人呢?刚当上了皇帝,就让蜀中的将士们死伤无数。他的失败直接导致蜀地百姓们的日子难上加难,越过越苦。

失败之后观察蜀中形势,为下一任接替做准备。

刘备从失败到去世,这期间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让蜀地的百姓们把怨恨都集中在他这里。用这样的方式来减轻成都的压力,使得成都的政权没有因夷陵之战失败而产生阻力,从而可以正常运转。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的声望在蜀地降到了最低点,无法再成为人们心目中当年的那个刘备。而且刘备年事已高,趁他现在还活着,必须尽快培养太子刘禅

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让太子刘禅在成都专心学习治国之道。刘备则在白帝城为刘禅扫清了所有的不利因素,从而达到政权的顺利交接。

刘备之所以不回成都,是因为要让太子刘禅尽快拥有治国的能力。即使刘备死后,也没有人会因为战争的失败而去为难刘禅,这样刘禅可以安心继位,从而延续汉室血脉。

刘备亲自镇守边疆,以防东吴讨伐蜀地。

刘备失败以后,蜀汉国力大不如以前,没有了和东吴一较高低的能力。东吴随时都有可能发起战争,进而攻占蜀地,并扩大战果。

刘备虽然失败,但是东吴并没有打进蜀国的内部。所以并没有伤其筋骨,蜀国的有生力量犹在。

经此一败,刘备幡然醒悟,认识到了东吴还是有名将的,并没有因此任人宰割。而蜀中大将接连去世,五虎上将只剩赵云一人,诸葛亮在成都专心辅政,无法脱身。

刘备只能亲自镇守白帝城,以防东吴偷袭蜀地。而且刘备长期驻扎在白帝城,对东吴能起到震慑作用,让东吴认为他随时都有反打的能力。最后孙权也是被刘备搞怕了,于是派出使者求和,刘备也就答应了。

夷陵之战后,刘备的头脑也是清醒的非常快,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选择,那就是住在白帝城,坚决不会成都。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刘禅收买人心,造福百姓,而且还可以震慑东吴,使其不敢进犯蜀国。无论如何,刘备兴兵伐吴是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让兴复汉室的希望灰飞烟灭。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 吾彦:东吴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

  • 曹丕篡位登基之后 曹丕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丕登基,为何没有除掉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老板去世后,世子曹丕继承王位还没过几年,就将目光转移到了九五之尊的皇位上,对权力的渴望,就如同一只看见了肥肉的贪狼,用垂涎三尺来形容可谓是再恰当不过了。要知道,一般臣子想要谋取皇位,都要经过一系列精密的计划

  • 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唐高宗李治软弱,小时候听爸爸李世民的,长大后听媳妇武媚娘的。其实,软弱只是他的护身符。这个弱弱的皇帝,本事可真不小。当年,前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发生党争,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软弱的李治进入唐太宗

  •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对鸿门宴上,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放跑了刘邦,以致后患无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推翻暴秦之后,项羽与刘邦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在此之前,刘邦、项羽有过一场鸿门宴。后世同情项羽的人,都认为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除掉张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很会打仗,刘备对张郃头疼,诸葛亮也对张郃头疼。张郃的三点做法,让诸葛亮觉得此人非常可怕,必须要除掉他,因此,动了必杀之心,到底是哪三点呢?一下依据正史《三国志》。先看第一件事,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

  • 李清照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李清照的横空出世,给宋代文坛带来一股清风。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词人)中最伟大的一个。她的成就,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超过。同时,她的诗词写作,也与她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前期的词清丽甜美,表明了她

  •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

  •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

  •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人,交州刺史陶基之子,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璜本人曾历显位,因为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陶璜也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263至271年东吴与西晋在交州一带爆发争夺交州地盘的战争,陶璜被任命为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