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2/1 10:50:55

对波及乾隆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但依旧掌控着实权。但在转年,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迅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波及到了四川、陕西、湖北、甘肃、河南五省。这对刚刚登基的嘉庆可谓是当头一棒,嘉庆太不得不调遣近十万清军与白莲教作战。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战耗时近十年,耗费白银两亿两(当时的国库纯存银也不过5千万两)。从某一方面来说,嘉庆抄家和珅这一场起义有很大的关系,皇上真没有钱。

白莲教到底产生于何时说法不一,一是起源于东晋,二是起源于唐代的摩尼教。白莲教就诞生时间而言还是比较早的,实际上是摩尼教和佛教中的弥勒信仰所杂糅在一起的本土宗教,白莲教实际上就是一个接纳无法完全皈依沙门,且心存善念,一心佛的教派,自宋以后,哪怕受到历代统治者多次打击,但始终在社会底层百姓中广为流传。除了信仰这个问题之外,这种理念又被影射进了现实。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比较强势,百姓相对过得去,那么白莲教就会相对比较安分,但是一旦朝廷无能和腐败,百姓又处于贪官污吏的剥削之中,白莲教就会有组织的对朝廷的统治进行武力反抗,而乾隆末期恰恰是朝政最腐败的时候,白莲教大起义就此爆发。乾隆朝的第一波白莲教行动,是在乾隆了三十九年,但规模并不大,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而这一次之所以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白莲教大起义,恰恰是证明了乾隆末期朝政的腐败,由于土地兼并,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的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被迫流亡。因此,大量失地农民为了生存和活命纷纷进入三省交界的山林中,史载这些流民“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由于地处三省交界之处,官府对此更是不管不问,流民生活之悲惨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主张“习教之人,不携赀粮,穿衣吃饭不分尔我”的白莲教在庞大的流民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就此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嘉庆元年正月初三,嘉庆登基第三天,白莲教起义爆发,首领聪儿、姚之富起兵后,湖北多地的白莲教徒群起响应。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川、陕西、河南、甘肃四省的白莲教徒也纷纷起兵。嘉庆皇帝一辈子过得非常憋屈,错过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人家是开门大吉,而嘉庆刚刚登基却是开门大凶。在这种情况下,嘉庆只能出兵镇压,嘉庆除整合战争波及的五省军队外,还从山西、两广,乃至黑龙江等地调兵企图对湖北地区的白莲教徒进行围攻。但战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八旗劲旅,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二是白莲教的人打的是游击战,清廷调拨的人马越多,伤亡越大。并且三省交界,地形复杂,清军的战斗力低下,使得白莲教起义没有得到有效镇压而最终蔓延五省。

在当时的情况下,八旗效率反而越低。多支清军在白莲教徒进攻时关起营门自守而不接战,等到白莲教徒撤退一两天后。才予以追击,甚至杀良冒功,如此一来又逼迫更多人参加起义军,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此一来导致战争持续数年之久,耗费达两亿两白银。眼见八旗军队作战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嘉庆只能采取办“团练”的方式镇压白莲教起义,团练实际就是地方上自己组织训练的武装。嘉庆也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嘉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团练实际就是地方的私有武装,军饷和军粮属于自筹,对于大兵而言,谁给钱就听谁的话,如果朝廷能控制住还好,而一旦控制不住就很有可能反噬,而当时团练的构成,可基本上全是汉人,团练的举办最终将白莲教镇压。

整个白莲教起义从嘉庆元年爆发,直到嘉庆十年才结束,嘉庆在此期间处死和罢免的被一二品大员多达二十多人,副将和参将以下将领四百多人外,耗费了巨额的两亿多两白银。嘉庆帝宅心仁厚,勤于政事,一生中从未有过冤假错案,更不枉杀大臣,只是他生不逢时,接过乾隆留下所谓的“盛世”让他身心俱惫,穷其一生也没能挽回清政府走向衰退的局面。白莲教又无疑加速了清廷的灭亡,嘉道中衰由此而始。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

  • 梅妃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梅妃,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也是宣宗的宠妃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梅妃姓江,名采萍,福建莆田人氏。梅妃的父亲仲逊,世代为医。梅妃九岁时,能诵二南,对父亲说:“我虽是女子,当以此为志!”父亲大为奇怪,便名之为采萍。开元年间,玄宗的近侍宦官高力士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梅妃

  • 王珉:东晋宰相、医学家、书法家,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王珉(351-388年),字季琰,小字僧弥,琅琊临沂人。东晋宰相、医学家、书法家,丞相王导的孙子,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著作佐郎,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侍中,累迁中书令。太元十三年(388年),王珉去世,享年三十八岁,获赠

  • 宁成的一生是什么样?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在古代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与文官都代表着国家政权的一体两面。宁成,南阳郡穰县人,西汉酷吏。最初做侍卫随从侍奉汉景帝,之后当上了济南都尉,与济南太守郅都相识,宁成效法严格,下属非常害怕他,宁成所作所为很对郅都的胃口,二人也结成了好友关系。公元前150年,郅都

  • 周瑜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在文学作品中,周瑜是何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

  •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

  •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

  • 为何说张郃是因为倒霉才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郃是曹魏名将,深受曹操喜爱,在投降曹操之前,张郃是袁绍大将,当时也是河北名将,张郃后来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智勇双全,用兵巧变,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然而,张郃很倒霉,摊上了几个倒霉上司,谁都可以指挥他,最后,张郃因此丧命。先看张郃都有哪

  •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薛涛,唐代女诗人,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的古代社会,她首创“薛涛体”情书笺(薛涛笺),用来“鸿雁传书”,对彼此心心相印的爱情物语,纸短情长。在成都,除了

  • 历史上常遇春死后,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其中,最顶级的公爵封了六位(死后追封的不计)。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长子)。其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