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3/12/21 7:39:59

庞德宁死不降蜀汉,让他如此执着的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让庞德誓死忠于曹魏而不降关公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点。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众所周知,庞德原为马超部将。马腾死后,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报仇,无论是渭水之战的无限风光,还是兵败后的突围逃亡,庞德一直追随在马超左右,英勇杀敌,还曾在乱军中将坠马的马超救出,主仆之间称得上生死与共。

马超被赶出凉州后不得已率部归降了张鲁,而庞德、马岱依旧以马超部将的身份听命于故主,从这个角度讲,庞德称得上忠心耿耿。直到马超率军支援刘璋,而庞德重病留在汉中,事情发生了转变。

葭萌关,马超与张飞恶战二百二十合不分胜负,之后在李恢的游说下归附刘备,可是由始至终他都没有想起过留在汉中的庞德,就这样曾经患难与共的主从二人从此天各一方。

试想一下,马超奉张鲁之命入川与刘备作战,却临阵倒戈,那么留在汉中的庞德处境会是怎样的?张鲁没杀庞德泄愤是他不迁怒于人,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庞德想必过得不会好,背叛、遗弃……这些负面情绪定然在庞德心中挥之不去,正应了那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所以,从那时起庞德心中恐怕已经暗自决定,今生今世再不与马超为伍,因为这个曾经的主公,太过薄情。

士为知己者死

尽管张鲁没有追究庞德,但不代表庞德就可以心安理得,孤身留在汉中,非议是难免的,而张鲁也不可能会重用他。直到曹操兵伐汉中,汉中群臣才想起城中还有庞德这员猛将,或许可以抵抗曹军。

曹操向来爱才,在与马超交战的过程中多次见识庞德的忠勇,这样的大将若是死了无疑是可惜的,而在张鲁麾下也是明珠暗投。于是曹操命许褚、夏侯渊、张郃等大将车轮战庞德,誓要将其生擒,收为己用。

起初庞德为张鲁出战,为的无疑是给自己正名,他只有通过奋勇杀敌才能消除自己身上的非议。然而当张鲁兵败归降,曹操亲自招揽后,那种重视与礼贤下士与昔日马超的不管不顾、张鲁的投闲置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庞德非常感动。特别是此时的庞德正是心中脆弱的时候,曹操的出现犹如黑夜中的一抹亮光,使庞德的人生再度被点亮了。

其实曹操真的信任庞德吗?不可能的,曹操生性多疑,连追随自己多年的身边侍卫都信不过,怎么可能信任故主在敌对势力的庞德。但是一来他对庞德的勇武是真心欣赏。二来曹操比马超善于伪装,城府也深得多,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岂是性情耿直的庞德能看透的?对于庞德而言,对自己礼遇信任有加的曹操就是心中明主,君以国士待我,我便以国士侍之,所以从此庞德对曹操忠心不二,永无异心。

言出必行

忠义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守信重诺,庞德自然就是这样的人,但他的身份依旧敏感,特别是在与刘备作战时,他的出身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

首先,庞德的故主马超效力于刘备,位居五虎上将。其次,庞德的亲哥哥庞柔也在刘备麾下做官,这也不怪曹军诸将对庞德不信任。所以在曹操同意庞德做于禁的先锋后,听了于禁的分析,决定不让庞德出征。

庞德闻听这样的决定,顿足捶胸,磕头磕到血流满地,马超入川没带自己,自己的嫂子又是死于自己之手,因而兄弟早已反目。此时的庞德全心全意都在曹操身上,哪里受得了这份猜疑?曹操一代枭雄,见了铁骨铮铮的一个汉子如此模样,也难免心生感动,于是力排众议,坚持以庞德为先锋。而庞德为了回报曹操的信任,更是抬棺出征——要么装关羽,要么装自己!

尽管最终关云长水淹七军,庞德也被周仓所擒,但是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屈膝,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不与傲慢之人共存

罗贯中对关羽的塑造极其成功,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演义中的关羽后期已经狂傲到病态的程度,可以说怼天怼地,能入他法眼的人物凤毛麟角。在与庞德交战前,感觉以庞德的身份、武艺根本不配与自己交手。还说出“污了自己宝刀”之类的话。当然了,在二人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后,庞德在关羽口中就成了“刀法纯熟,是他的好对手”。

即便是认可,但关公的傲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从交战到生擒于禁、庞德,始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这样的傲慢之人哪里比得上心中明主曹操?于是在生与死之间,庞德毅然选择了前者。

面对死亡,庞德没有屈服,最终身首异处,但他守住了人品,信守了承诺,可谓虽死犹生,而上述四点正是他对曹操死心塌地,面对关羽誓死不降的原因所在。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马懿。不但又一次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还励精图治,开创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将西晋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就是这样一

  •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有四个儿子。刘永、刘理太小,暂不讨论。只比较刘禅和刘封两个人:为什么刘封没被立为嗣子?很简单:“刘封义子”嘛,他不是亲儿子。中国是重视血缘的。除了后周郭威

  •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女儿们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唐高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一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大唐王朝一夜之间变天,太子由李建成变成了李世民,而李建成则被李世民亲手射杀。事后,李建成的六个儿子,出太原王李承宗早卒外,其余五人全都被李世民诛杀。李建成还有五个女儿,她们的结

  •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

  • 苏舜钦:北宋大臣、文学家,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人,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祐元年,考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革新,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

  •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何不造反,非要等到70高龄才反,他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了,这段时间内曾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经典典故。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一时期的,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张飞、项羽等很多人都

  • 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是如何改变影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是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的。他虽然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但是,为了消除“玄武门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他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几乎用了当皇帝的所有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可是

  • 张妃:东吴大臣张承之女,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妃(?~253年),张承之女,诸葛瑾外孙女。后嫁南阳王孙和为正妃。生骑都尉孙俊和公主陆孙氏。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二年(253年),因舅舅诸葛恪被杀,孙和遭到赐死。她也随之殉情而亡。人物生平张妃是张承的女儿,张承一开始死了前妻,祖父张昭欲为其聘娶诸葛瑾

  •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之后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妻子,大汉开国皇后,但是刘邦却偏爱戚夫人,并且戚夫人还想对吕雉儿子下手,后来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那么遭遇如此酷刑之后的戚夫人活了多久呢?吕雉和刘邦是患难与共,但刘邦却移情别恋,戚夫人还触犯了吕雉的逆鳞其实吕雉对戚夫人的恨归根结底可能还源于刘邦,当初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不

  •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朱棣推翻建文帝,朱棣篡位下落成谜,是削发为僧?还是逃亡出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悬案就是所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靖难之役,四年苦战,朱棣终于冲入了南京城,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儿的皇位。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