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3/12/6 20:55:32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

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他不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顺治帝在去世前,为他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然而这四位大臣并不能很好的互相牵制,比如索尼,虽居四大臣之首,但他年老体弱,对政事基本上不闻不问。

苏克萨哈以前本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顺治要惩治多尔衮时,他立刻揭发检举。虽然得到了顺治的器重,但满清大臣对他的人品颇为鄙薄。

遏必隆生性懦弱,是个骑墙派,谁势力大就依附谁。

在这种情况下,鳌拜很快就把持了朝政,一切军政事务都由他说了算。

这种局面让孝庄太后非常不安,而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康熙早些结婚。毕竟结婚就意味着成人,既然成人那就有亲政的能力了。

那么,选谁做大清国的皇后呢?

经过孝庄太后的精心挑选,康熙在12岁这一年,同时迎娶了两位女子入宫,一个是11岁的赫舍里氏,另一个是12岁的钮祜禄氏。

孝庄选这两位女子也是经过考虑的。

赫舍里氏是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钮祜禄氏是遏必隆的女儿。其中遏必隆又是个骑墙派,见鳌拜势大,便依附于他。因此,孝庄太后认为,想要牵制鳌拜,遏必隆的女儿不能做皇后,唯有让赫舍里氏做皇后,

以此来拉拢四朝老臣索尼,利用他的影响力,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

所以,赫舍里氏就被指定为康熙的皇后。

至于鳌拜的女儿,那就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这样的结局,让鳌拜很不满意。所以他极力反对,并称赫舍里氏是“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并对索尼的家世多有诟病。

遏必隆一向是鳌拜的应声虫,所以他也跟着一唱一和,表示不赞同选赫舍里氏为皇后。

重重压力下,康熙在孝庄太后的帮助下,硬是顶住压力,最终迎娶了赫舍里皇后,而钮祜禄氏则被立为妃。

这样一来,索尼便和康熙一条心,对他亲政大力支持。而遏必隆也因为女儿嫁入皇宫,行事说话也收敛了不少。至于苏克哈萨则与鳌拜历来不和,这样一来,四大辅臣的关系已经成功的被分解掉了。

索尼一家对康熙极为支持,索尼利用他在朝廷中的声望,提出应该还政于康熙,并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在和鳌拜的权利争斗中,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更是在擒拿鳌拜一事上,立有大功。

不过,赫舍里氏得康熙宠爱,虽然有娘家人很得力,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的确是康熙的贤内助。

赫舍里氏和康熙是少年夫妻,康熙经历难关时,她都陪在身边。除此外,她还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对孝庄太后孝顺有加。因此,不光后宫上下对她多有敬重,就连孝庄太后也认为她贤淑有德,非常疼爱她。

家和万事兴,这对皇帝而言,也是有道理的。

康熙亲政后,不需要分心于后宫事务,又有孝庄在政务上给予指导。所以,尽管他在位时,亦是多事之秋,先有三藩之乱,再有沙俄入侵和准噶尔叛乱等,但康熙凭借大气概,和高明的政治手段,最终化险为夷。

康熙明白,他之所以能做出这番成绩,离不开赫舍里氏的支持,所以他对赫舍里氏非常宠爱。

康熙八年,赫舍里氏诞下了嫡长子承祜。

这一年,康熙正好扳倒鳌拜,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亲政。

承祜的到来,让康熙非常高兴,对这个皇子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然而承祜无福,活到3岁便夭折了。

承祜去世后,赫舍里氏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

康熙在外正陪孝庄太后疗养,得闻消息,在征得孝庄太后的同意后,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并直奔坤宁宫。对于病榻上的赫舍里氏,他不光亲自照料,还多有劝解,直到赫舍里氏身体好转,他才长舒一口气。

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果然又怀上了身孕。

赫舍里氏临盆之前,宫中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小皇子出世。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赫舍里氏虽然诞下了小皇子胤礽,却因难产,丢了性命。

才喜得贵子的康熙,就经历失去爱妻的痛苦,这让他悲苦不已。毕竟赫舍里氏和他情同手足,风雨相伴近10年。

对赫舍里氏的葬礼,康熙也极重视。

他先是停灵于乾清宫,随后将赫舍里氏的梓宫放在紫禁城西,而他每天下朝后都要前往致祭。

到赫舍里氏的梓宫被送进巩华城后,仅半年内,康熙就出入巩华城34次,次年又去了24次。此后,虽然立了新皇后,但康熙还是经常到贡华城去凭吊赫舍里氏。

除此外,康熙亲自为赫舍里氏写了皇后册文。而他后来册封的两位皇后去世,康熙都没有为她们草拟皇后册文。

另外,康熙对赫舍里氏留给他的皇子胤礽更是亲自养护,并在胤礽一岁时,便将他立为皇太子,这也是整个清王朝唯一的明立太子。

由此可见,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鄂州江夏县人。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

  • 皇象:三国时期书法家,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书法作品与当时严武棋、曹不兴的画并称“八绝”。章草学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象大约生于东汉末年,后来进入中枢,

  • 萧瑀是什么出身?他差点要出家为僧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为了纪念那些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或臣子,李世民设立了凌烟阁,其中陈列了二十四位功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萧瑀是唐朝宰相,为大唐完善典籍制度,使得唐朝走向安定,因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官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晚年却差点出家为僧,这是为什么

  • 周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奖善惩恶,恩威并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乱的彭式及其党羽,因而升任丹阳西部都尉。彭绮率数万人反叛时,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与胡综共同将其生擒,因功加职昭义校尉

  • 杨贵妃只是一介女流 安史之乱时为何会被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对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贵妃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也是盛唐时最为得宠的妃子之一,但是这位李隆基最爱的女人却死在了马嵬坡下,这令人唏嘘。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安史之乱的时候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就是一介女流之辈,为什么要杀害杨贵妃,针对这个

  • 刘备为什么要东吴攻打 这里边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一定要打东吴,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战略目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兴兵讨吴绝不仅仅是替关羽报仇。刘备要攻打吴国、撕毁孙刘联盟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这个理由就是孙权率先背弃了孙刘联盟,并且发兵偷袭荆州,杀死刘备的心腹爱将。关羽被杀的时

  • 历史上朱元璋有多看重朱标?为何会给他那么大的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标是明太祖和孝慈高皇后的嫡长子,深受朱元璋看重,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说朱标的权力最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朱元璋让几乎全部的朝廷大臣,都担任东宫的大臣。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历史上的皇

  • 历史上清河公主的一生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晋朝时期的清河公主,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卖身为奴的公主。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古代的女子,若是生在帝王之家,肯定一生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就算长大后,要嫁到外国去和亲,但是,她们在外国依然会受到非同一般的优待。毕竟这是从上邦大国嫁过来的公主,都会把她们像女菩萨一样供着,

  •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