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25 更新时间:2023/12/14 8:26:16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

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

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

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出结论:刘三吾等人阅卷公平公正,这引起了各界哗然。

事后,朱元璋作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刘三吾等人被定为“反贼”,涉案诸官员皆得到严惩。

朱元璋并重新开出一份贡士名单:51人皆来自北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之争”。

南北榜之争成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朱元璋以后遂成定制,本文试从政治文化两个角度来探讨“南北榜之争”产生的根源。

一:维持南北政坛的平衡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认真分析了元朝覆灭的原因,认为吏治腐败,特别是官员贪污是主要原因,“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

但洪武年间,贪污始终不断,各级官吏贪赃枉法之风盛行,较之元末并未有多大改善。

例如,洪武十八年(1385)的郭桓贪污秋粮案就是当时骇人听闻的贪污大案。

兵部侍郎王志为追捕逃军等事受赃二十二万贯,宝钞提举司官员造钞六百九十余万锭,隐匿一百四十三万余锭中饱私囊。

连中央派往各地的监察御史也“假御史之名,扬威胁众,恣肆贪淫”。

有什么办法来杜绝腐败,一直是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思考的问题。

杀尽贪官,是他最常采取的一种形式。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

郭桓一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死,脏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史,系死者数万人”。

但史治腐败依然屡禁不止,这使得朱元璋认识到,严刑重典并不能杜绝腐败,应该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所以,明初,关于官员异地任职的法令就已颁布了,“定南北更调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洪武四年吏部拔选时,“南北更调,已定为常例”。

后由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确立了“流官注拟,并须回避本(籍)贯”的原则。

官员异地任职作为遏制官场腐败的重要体制,无疑为朱元璋所看重。

他甚至在此基础上规定,严禁官员娶当地女人做老婆,还不许官员们在当地买房。

这样可以避免攀亲带故,遏制官场腐败,维持良好的官场风气,实现政局的平衡,维护统治的长期稳定,防止像元朝一样“人亡政息”。

“南北榜之争”的发生,会试贡士皆为南人这一结果,走向了一个极端。

南方人如果单一把持政局,违背“南北更调”的初衷,会打破官场的南北平衡,易带来新的史治腐败,给刚刚建立的明王朝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对于老谋深算,一直倡导通过打击史治腐败来维护王朝统治的朱元璋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二:维护北方稳定的社会局面

明朝初期,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恢复和发展,但皇族、勋戚、官僚和地主阶级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广大底层的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被奴役、被剥削的痛苦生活,生活极其艰难。

因此,明初的农民起义遍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十来个省份,规模大的有几十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洪武年间农民起义大多发生在南方,北方仅山东、陕西两处出现起义队伍。

而陕西沔县(今陕西勉县武侯镇)的这次起义恰恰发生在洪武三十年正月初,也就是南北榜之争的这一年。

县衙书吏高福兴联合南麓云雾寺的羌族和尚田九成、农民黄金刚奴、何妙顺等,以白莲教为号召组织群众,揭竿而起。

“田九成率义军转战至宁羌,筑寨马面山(今宁强县城东南十里),打制武器,备战迎敌,四方灾民,闻风而至”。

南北榜案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南北方的对立情绪空前尖锐。

而朱元璋要求恢复与发展生产,渴望有恢复生产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陕西农民起义恰恰发生在南北榜案之前,如果北方地区民间起义之乱后,高高的庙堂之上也发生了混乱,这不但会丧失掉一大批北方士子的心,引发北方与南方的割裂,更易引发北方混乱的连锁反应。

这样的政治代价是王朝的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

朱元璋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来保障北方士子参与王朝政治的机会,最后的南北榜之争的残酷结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实施文化专制的需要

朱元璋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月,朱元璋对管人事的吏部讲:“天下之务非贤不治,求贤之道非礼不行。”

然而,多年的征战生涯,又使他深知知识分子的厉害。他通过各种手段将文人纳入既定的规范秩序之后,同时又摧折其个性,让他们守规矩。

为了加强对天下士民思想的钳制,他常以文字之误杀人。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明祖通文义,固其天纵,然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杀人,亦已不少。”

除此之外,他大力推崇宋明理学,并大力规范科举考试。

如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宋儒所注的《四书》、《五经》及朱元璋审定的《大明律》、《大诰》为本,明令诸生“笃志圣贤,潜心古训,违者罪之”。

考试制度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内容为题,而《四书》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为准。

朱元璋希望借助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来进行思想统治,但他本人的所作所为却对儒家思想在很多地方流露出抵制的迹象。

孟子》是《四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孟子·离娄篇》有句云:“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

唯我独尊的朱元璋览书至此,竟然破口大骂道:

余怒未消的朱元璋甚至下令将国子监中孔庙里孟子的神位撤下来,左右大臣苦苦相劝,一年之后朱元璋才予以恢复。

此外,《孟子》中还有不少观点也让朱元璋无法容忍,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等。

为此,朱元璋特命儒臣删去其中不合己意者85条,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部分不准考生学习。

其对孔孟思想的倡导与限制并举的举措,暴露了朱元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独裁者面目。

他不容许任何人触犯其皇权的神圣,甚至对千百年前的儒学“圣人”也不例外。

朱元璋有着极强的虚荣心极强,喜欢奉承,不会容忍臣下不恭不敬的行径。

但南北榜案中,清明耿直的刘三吾和重新审定这次考试成绩的官员坚持北方士子的考卷确实不如南方士子的好。

这下激怒了朱元璋,作为皇帝,朱元璋把握全局的稳定。

他认为,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能平息北方知识分子的不平,安抚北方举子之心。

于是乎,朱元璋采取极端措施,打击廷臣的反对势力,对考官和调查成员严厉惩治。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失荆州是真的是必然的吗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对为何说关羽失荆州是必然的,看一下刘备当时的目的就知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过此时他派大将曹仁镇守荆州。面对荆州这块肥肉,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打败了曹仁,之后这块地方被孙权和刘备共同拥有。不过此时刘备所占领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刘备还派

  •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

  •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

  •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

  • 赵抃:北宋时期名臣,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

  • 都说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到底哪里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为什么娶妻当娶阴丽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元配夫人,东汉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汉明帝刘庄的生母。也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非常贤良。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裔,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侯,因从齐国迁居到楚国,所以被封为

  •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

  •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生下儿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是明朝的第3个皇帝,本来按照常理他是当不上皇帝的,他是抢了自己侄儿敬文帝朱允文的皇位,最终才登上皇位的。在当上皇帝之前他就已经和自己的原配,徐达的女儿生了4个儿子,5个女儿。

  • 王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刘秀,东汉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郎是新朝末年到东汉初年割据河北的枭雄,在邯郸自立为帝,一度占据河北大部,对东汉光武帝刘秀产生巨大威胁。但是王郎的政权存在不到一年就迅速被刘秀消灭,那王郎为何会迅速败亡呢一,冒充皇子王郎(本名王昌)出身邯郸的一个平民家庭,早

  • 有关于朱棣的死说法众多 朱棣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忧死的,还是被老虎咬死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乐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出征漠北的归途中,突然在榆木川这个地方驾崩。由于驾崩得很突然,所以关于其实际的死因,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说法。对此朱棣是怎么死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