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3/12/18 15:18:34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如果在路上遇到蔺相如,一定会大巴掌抽他。

蔺相如知道后,为了避免将相失和,给国家带来动荡,因此每次路上见到廉颇,都绕道走。这件事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冰释前嫌,演绎了一出将相团结的千古佳话。

廉颇所说的话究竟对不对?蔺相如真的帮助赵国战胜了秦国吗?蔺相如对赵国所做的历史贡献,真的很大吗?

毫无疑问,蔺相如对赵国真的没有什么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但没有帮助赵国,反而还害了赵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蔺相如帮助赵国战胜秦国的两件事,一次是渑池之会,一次是完璧归赵。

在渑池之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就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接着,秦王让赵王用十五座城为自己祝寿,蔺相如就让秦王用咸阳给赵王祝寿。由于蔺相如拿着宝剑站在秦王面前,秦王害怕,不敢反抗,所以只好乖乖地听蔺相如的安排。

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则是秦王想骗赵王的和氏璧,就提出要用城池来交换。等他拿到和氏璧以后,又耍赖,不想把城池拿出来。于是,蔺相如就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白璧微瑕”,要指给秦王看。因而把和氏璧要了回来,让秦王的阴谋又一次没有得逞。

很显然,两次赵国都赢了秦国,蔺相如确实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劳。但是这个功劳,真的对赵国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想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富国与强兵。无论是管仲齐桓公争霸所做的那些措施,还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所做的那些措施,以及著名的商鞅变法的措施,都在富国与强兵两方面上下功夫。比如商鞅变法,商鞅把秦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没收回来,按照所立军功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这就是一种富国的表现。商鞅制定的军功奖励制度,对强兵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蔺相如在制度变革上,并没有任何创造性的东西。他根本就没有建章立制,也没有什么变法。他所做的,仅仅是纵横家们的那一套策略。

甚至连纵横家的那套策略,他也比不上。历史上的纵横家们,他们对自己国家的帮助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苏秦的合纵,他把六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这是一项大策略,对国家的帮助是很大的。还有张仪的连横。张仪通过连横,不但打破了东方六国的团结,还获得过骗取楚国多座城池,以及骗死楚怀王这样的贡献。

然而,蔺相如并没有从秦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获得过一城一池。他仅仅是让赵国没有失去和氏璧,让赵王没有失去面子。但没有失去一件宝物,没有失面子,对国家的发展壮大,有什么意义呢?

而蔺相如所谓的两次胜利,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是很大的。他让秦国非常不满,认识到赵国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要灭掉东方六国,就得“擒贼先擒王”,先拿下赵国。只有把赵国拿下来了,东方六国才能够各个击破。所以,从此后,秦国就集中对付赵国,发动长平之战,一战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蔺相如的两次胜利,在赵国却产生了相反的影响。让赵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觉得秦国根本不在话下。因此不思变革,不积极作为,以至于错失良机,终于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

由此可见,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真的是有害无益。如果非得说蔺相如的历史功绩的话,也就只有“将相和”一条,让赵国免于陷入内斗而已。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

  •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

  • 三国时期甘宁与周泰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刘备想取南郡,周瑜也想取南郡,不但周瑜想取南郡,还想杀刘备,但是,刘备和诸葛亮不傻,也阴了周瑜一把,智激周瑜,让周瑜和曹仁、曹洪等人激战,然后趁机从中取利。在争夺南郡的过程中,甘宁被困于彝陵,周瑜率军去救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不是实力大减吗 赵国为何还能持续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还能延续几十年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很熟悉“长平之战”,它是秦赵两国之间的一场大战,最后以秦军大获全胜,赵军全军覆没而告终。这场战争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但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却还延续了30年,那么赵国在损

  •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

  • 蔡襄:北宋名臣、书法家、茶学家,为官正直,颇有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

  • 王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达,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1350年,是明成祖时期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还是优秀的诗词达人。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与解缙、王璲、王洪、王偁并称大明"东南五才子"。然,王达却于公元1407年吞服银屑自杀身

  • 三国时期王平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为何会归属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平是蜀汉后期重要将领,有勇有谋。在魏国时,王平协助徐晃守汉中,徐晃想效仿韩信背水一战,王平看出问题,进行苦谏,徐晃不听,最终兵败。徐晃要杀王平,王平放了一把火,投降了刘备。王平协助马谡守街亭,马谡屯兵山上,想按照兵法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 徐琨:东汉末年孙坚帐下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徐琨(kūn)(生卒年不详),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甥。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仕州郡,随孙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坚殁,随孙策战伐,孙策上表徐琨领丹阳太守,恰逢吴景从广陵归吴,吴景更得人心,因此孙策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任徐琨为督军中郎将。从督军中郎将

  • 忽必烈和皇太极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两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知道皇太极是怎么死的吗?有人说是被多尔衮害死的。其实,皇太极很可能是死于肥胖而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皇太极晚年非常肥胖,据史家考证,皇太极中年就开始发福,身体笨重,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