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3/12/30 6:37:04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可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又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建安二十年又从刘备手中夺回了江南三郡;同年,孙权在濡须又没让曹操占到便宜。就是在这样一种各方面都有利的形势下,孙权在建安二十二年向曹操投降了!而这一年,东吴并没有其他大的战事。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曹操投降呢?

孙权当时所处的形势

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占有了江南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当时的中国除了曹操以外的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样,孙权也成为曹操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赤壁大战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结束,此后,曹操和孙权都有哪些交战呢?

建安十四年春天,曹军来到谯县,制造快船,操练水军。秋天从涡水进入淮河,渡过肥水,屯兵合肥。建安十七年冬天曹操征伐孙权,第二年春天进军濡须口。曹操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擒获了孙权属下的都督公孙阳,然后撤兵回去。建安十九年七月,曹操率兵征讨孙权,双方没有发生较大战事。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率军十万包围了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魏主将是张辽,整个合肥城只有区区七千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张辽,却将孙权打败,还差一点儿活捉了孙权。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率军来到居巢。第二年春天对孙权的濡须口发起了猛攻,孙权败退而走。

曹操这时候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大战呢?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七月曹操亲征关中的马超韩遂,年底平定。建安二十年三月进攻汉中的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

可以看出,从曹操这这方面来说,他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在孙权。

另外再看看刘备和孙权的战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以刘备已经得到益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因为在赤壁大战时,刘备以自己土地太小为理由,要求孙权借给他荆州的南郡。刘备推脱不还,说等到得了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他。孙权非常生气,派遣吕蒙夺取了长沙、桂阳和零陵三个郡。刘备也攻下了原属孙权控制的公安。由于曹操占领了汉中,随时都有可能进攻成都,刘备提出来和孙权讲和,于是,两家将荆州分属,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在此期间,刘备和曹操只在汉中有战事,曹操留在汉中的大将是夏侯渊张郃,刘备的大将是张飞。到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第二年收复。这是在孙权投降曹操以后的事情。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孙权的战事最多,形势最为严峻,他不仅战线长,而且要面临着两大敌人的威胁,而这种威胁还都是致命的。

刘备不是已经和他讲和了吗?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还是他的威胁吗?

荆州是东吴的命脉,刘备对于东吴的潜在威胁更加严重

刘备于公元十九年攻进成都,刘璋投降。刘璋这个人没有多大的能耐,但由于在他执掌益州期间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所以这益州还算富庶。再加上益州各郡大部分都是投降的,刘备得到整个益州,并没有太大消耗,所以,益州的获得,是让刘备得到了一个大大的便宜。有了益州的刘备,再加上荆州的江北部分,可以说,刘备已经成了气候。这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吧。

孙、刘虽然讲和,但对于孙权来说,西属的荆州却是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勒死。

孙权的战线分为东西两线,东线战事主要围绕在居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地区。这一地区对于曹操很重要,孙权由此北上,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腹地,这要比刘备得到一个汉中要严重的多。对于东吴来说要轻于曹操,因为这儿长江水面宽阔,曹操要想过江,恐怕要做长时间的准备才行。当然了,土地是越大越好,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丢了这一地区,也不是孙权所愿,只不过,孙权更大的忧患在于西线。

西线就是荆州。刘备西征入川,留下关羽守卫荆州。建安二十年,孙、刘两家发生了战事,虽然达成了和解协议,土地也都有了归属,但由于这是三家的一个纠结之地,就更是孙权的一块心病。荆州地区对于孙权来说就像是自己的脖颈,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只要倒出手来,打出来就能卡住他的命脉。假如从荆州地区攻击东吴,顺流而下,孙权将彻底失去优势,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两相比较,西线要比东线更为重要。

荆州的关羽并不是刘备一般的将领,他是一个有战事决断权的将军。还在徐州时,刘备就留下过关羽独立守备小沛;曹操攻打荆州时,关羽独立率领过水军,刘备能够渡过沔水暂时脱离危险,也幸亏得到关羽的接应。纵观刘备集团,除了刘备也只有关羽能够独立带兵。所以说,东吴会不会受到来自西线的攻击,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刘备,更多的还要看关羽。正因为如此,孙权必须在两线都准备应战。后来孙权曾经想结好关羽,遣使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求婚,也是这种担心的一种表露。这虽然是后话,也充分说明了荆州对于孙权的重要性。

东线应付曹操,西线还得重点防备关羽,凭东吴的力量,恐怕还真有点儿疲于应付。假如这时候能够把战事停下来,孙权一方面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专务西线,换句话说,在东线罢战就是为了专心西线防务,得机会进攻夺回荆州,这恐怕就是孙权投降曹操的本意吧。

孙权投降,用当时人的话说,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是出于真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那曹操为什么会同意呢?就当是的情况来说,刘备准备着要和曹操夺取汉中,关羽在荆州随时可以进攻襄樊,孙权又时时惦记着合肥,这东西来回的跑,也有点儿疲于奔命的意味。虽然说曹操是家大业大,但在外的将军手里有兵,曹操是不能长期让他们“独立自主”的,这样他一个人就得来回跑。也许,孙权看明白了这一点,知道有这种和解的可能,所以才提出来和曹操和解。顺便说一句,这种投降,其实际意义就是一种和解。

孙权投降,为他日后偷袭荆州获得了成功,因为他攻打关羽是“请示”过曹操,打着是为朝廷出力的旗号进行的。或者说,曹操所以放任他孙权攻打荆州获利,就是因为有了建安二十二年投降的这个基础。偷袭荆州得手给孙权带来了很大的利益,这让东吴的力量更加强大,孙氏政权更加稳固,但作为一个日后的皇帝来说,总感觉这气节方面非常有问题。这不由的让人想起了周瑜,假如周瑜在,他能不能用另一种方法来应付这种局面呢?!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张亮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玄武门事变前积极支持李世民,因此遭到李元吉诬陷,被逮捕入狱。但张亮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什么也没有交代,使得李世民对他更加看重。但李世民即位后却将

  • 三国时期黄忠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关羽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益州之战与汉中之战中表现英勇,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异常骁勇,力斩夏侯渊而一战成名。既然黄忠立下如此大功,那为何关羽还看不起他,反对他封侯呢一,跟随刘表黄忠早年追随荆州牧刘表,担任中郎将,同刘表侄儿刘磐共同驻守长沙郡攸

  • 张知白:北宋时期宰相,以骄盛自满为戒,性节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知白(956-1028年),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北宋宰相。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

  •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

  • 三国时期张辽的真实实力怎么样?真的不在张飞关羽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关羽和张飞都是汉末三国名将,都是万人敌,而张辽也是三国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张辽武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事情的起因是,刘备给曹操回信说,明公你让我除掉吕布,但是,我兵马很少,如果明公你亲自来攻打吕布,我就当先

  • 面对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时,乐毅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乐毅伐齐是战国中后期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打败齐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乐毅率军伐齐,摧枯拉朽地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包括打下齐国的都城临淄,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可是,当齐国最终只剩下莒和即墨的时候,乐毅却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方式,停顿下来,这样一停顿就是

  • 南朝齐废帝萧昭业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萧昭业,南朝齐第三任皇帝,公元493年至公元494年在位,。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朝齐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小名法身,父亲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母亲是王宝明,萧昭业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孙。萧昭业10岁时,因祖父武帝萧赜继位,被封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14岁时冠于东宫

  • 曹休对曹魏做出了哪些贡献?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太和二年(228年),曹魏与东吴爆发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魏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率领的三万吴军打败,损失惨重。曹休年少时被曹操誉为曹家“千里驹”,在抗击蜀汉与东吴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军事能力,那他为何会在石亭

  •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

  • 项羽和刘邦对战多年都没有败绩 项羽最后为何在垓下之战终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