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3/12/21 8:51:37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

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刘备集团也还不算三分势力之一。

我这么认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刘备势力集团在赤壁之战后的数年时间里,还没有资格参与天下争霸,还在种田积累阶段。

至少在刘备集团拿下成都前,他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在荆州的刘备集团未必就比在西凉的马超集团给曹操带去的威胁大。

赤壁之战结束后,一直到东吴在荆州方向的军事统帅周瑜病逝之前,刘备集团不过占有荆南四郡(大半在今湖南境内),以及半个南郡,其中,荆南四郡还是比较贫瘠的州郡。

此时的刘备集团还是托庇在东吴的势力范围内,占着另外半个南郡的周瑜帮他挡住了曹操,占着夷陵的甘宁又堵死了入蜀的通道,“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

甘宁是益州人士,他无比希望东吴打到益州去,在这一战略思想上,甘宁跟周瑜一致。

当时,刘备势力集团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不管是想打曹操还是谋夺益州,都需要通过东吴占领的地盘,周瑜和甘宁都不会给他让道。

双方又是联盟,刘备根本就无法再次扩张,除非找到道路往南打,去找孟获士燮的麻烦。

困居在江陵以南的刘备势力集团,哪有资格称得上天下三大势力之一?

最让刘备和诸葛亮无奈的是,打赢了赤壁之战且霸占着江陵的周瑜并不主张孙、刘联盟继续存在,他既想消灭刘备,也想谋夺益州。

周瑜实际上是想帮助孙权统一长江以南的所有州郡,然后和曹操争夺天下,《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孙瑜,孙权堂兄)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因此,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就无法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也因为周瑜活着,他携甘宁挡着刘备的道,刘备无法扩张,才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近两年之后,积极准备攻略益州的周瑜病逝,东吴谋夺益州的战略胎死腹中。

周瑜病死,也给刘备集团松绑了。

之后,接任周瑜位置的鲁肃在孙权的支持下,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

周瑜生前占据的包括江陵在内的半个南郡全部被东吴让给了刘备,同时,甘宁也放弃了夷陵,“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

此时的刘备,才直面曹操势力,以及有了入蜀的通道,才有了继续扩张的可能,才有机会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

赤壁之战没能奠定天下三分,那么,哪一场战役才造成相关结果?

我认为,真正奠定天下三分格局的战役是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前,刘备刚刚占据益州不久,此时,同时占据益州和大半个荆州的刘备当然是意气风发。

但当时刘备面临的局面是,益州人心未服,曹操势力集团占据汉中,南望益州。

在荆州方向,孙权虎视眈眈(鲁肃已死,吕蒙接位),一直在寻找干掉关羽并拿回荆州的时机。

刘备势力集团看似一帆风顺,但稍有不慎,大好局面就会付诸东流。

所以,刘备需要一场威慑之战,他需要争夺汉中,正面击败曹操,在给益州的安全加上汉中这道保险的同时,也能警告东吴孙权和益州内部的反对势力。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击败曹操,让天下人知道刘备有三分天下有其一或一统天下的实力。

当然,如果汉中之战是刘备被曹操击败了,别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原先占据的益州和荆州能否保住都是问题。

曹操如果在汉中击败刘备,一定会继续南下益州,孙权也不会放过抢荆州的机会,刘备集团有可能崩溃。

汉中之战对刘备势力集团无比重要,曹操可以输,刘备输不起,刘备只有打赢汉中之战,才能奠定天下三分的格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曹操率军从汉中撤退,汉中之战以刘备一方的胜利结束。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政权。这时的刘备,才真正算是三分势力之一,且天下三分格局初定。

相比起赤壁之战对孙权集团的重要性,汉中之战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汉中之战后,才标志着三分局面的形成。

不过,刘备集团在汉中之战的胜利,不但没能警告住东吴孙权,反而让孙权更加急迫地想削弱刘备集团,间接加快了孙权谋夺荆州的步伐,这就是后话了。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

  •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

  •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

  • 同治皇帝为什么十九岁就驾崩 同治皇帝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早早驾崩?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治皇帝6岁登基,做了13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在清朝的十二帝中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那么,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早早驾崩?实际上,看看同治皇帝的所作所为,他这已经算是高寿了。死亡之谜对于同治皇帝的死

  • 王曾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 凿壁借光讲的是什么故事?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匡衡,西汉大臣、丞相,也是故事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凿壁借光这个故事讲的是匡衡爱好读书,但出身贫穷,家境贫寒。为了获取读书资用给地主家帮工,买不起蜡烛的他偶然间发现邻家有烛光,并且透过墙壁上的小孔照射到他家,他便偷偷凿穿了两家的隔墙,靠着那微弱的亮光读尽诗书。后来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匡衡拜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

  • 诸葛亮和司马懿交过手吗 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军事才能更强,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第一次李严写信给孟达诱孟达反叛孟达同意了,诸葛亮虽然觉得孟达反复无常不可靠,也还是写信与孟达接触,结果孟达被申仪出卖,司马懿知道了这事他一边写信忽悠孟达,一边带兵八天赶路1200里把孟达灭了,第一次算是两个人隔空交手,司

  • 李左车:秦汉之际谋士,曾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

  •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