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晋朝皇帝顺序?

两晋朝皇帝顺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19 更新时间:2024/3/6 1:01:43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4]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皇帝排序表: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7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

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

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

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

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3

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5

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2

海西公(司马奕)公元366

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

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

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7

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9

春秋战国时晋国皇帝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不叫皇帝,都被称为王。

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姬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姬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分晋。周威烈王赐三家为诸侯,晋国正式灭亡。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后因王孙燮封迁于晋水而为晋氏,故为姬姓,晋氏。

君位顺序君主谥号国君在位年数即位退位世系备注

本名时间时间关系

1唐叔虞虞前1033?周武王之子

2晋侯燮燮唐叔虞之子

3晋武侯武侯宁族晋侯燮之子

4晋成侯成侯服人武侯之子

5晋厉侯厉侯福?前859成侯之子

6晋靖侯靖侯宜臼18前858前841厉侯之子

7晋僖侯侯、僖侯司徒18前840前823靖侯之子

8晋献侯献侯籍11前822前812侯之子

9晋穆侯穆侯费王27前811前785献侯之子

10晋殇叔殇叔4前784前781穆侯之弟

11晋文侯文侯仇35前780前746穆侯之子

12晋昭侯昭侯伯7前745前739文侯之子

13晋孝侯孝侯平15前738前724昭侯之子

14晋鄂侯鄂侯却6前723前718孝侯之子

15晋哀侯哀侯光9前717前709鄂侯之子

16晋小子侯小子4前708前705哀侯之子

17晋侯缗缗27前704前678小子侯之叔

曲沃桓叔桓叔成师14前744前731昭侯之叔

曲沃庄伯伯15前730前716桓叔之子

18曲沃武公/晋武公武公称39前715前677庄伯之子(前678年受王命称晋武公,纪年沿用曲沃武公纪年)

19晋献公献公诡诸26前676前651武公之子

晋奚齐奚齐十个月前650前650献公之子即位不久被杀

晋卓子卓子一个月前650前650献公之子即位不久被杀

20晋惠公惠公夷吾14前650前637献公之子

21晋怀公怀公圉1前637前637惠公之子未及改元就被杀

22晋文公文公重耳9前636前628怀公伯父

23晋襄公襄公欢7前627前621文公之子

24晋灵公灵公夷皋14前620前607襄公之子

25晋成公成公黑臀7前606前600灵公之叔

26晋景公景公左传作19前599前581成公之子

史记作据

27晋厉公厉公左传作州蒲8前580前573景公之子

史记作寿曼

28晋悼公悼公周15前572前558厉公堂侄

29晋平公平公彪26前557前532悼公之子

30晋昭公昭公夷6前531前526平公之子

31晋顷公顷公弃疾14前525前512昭公之子

32晋定公定公午37前511前475顷公之子

33晋出公出公凿23前474前452定公之子

34晋哀公哀公、懿公、敬公骄15前452前438出公堂兄弟

35晋幽公幽公柳18前437前420哀公之子

36晋烈公烈公止27前419前393幽公之子

37晋孝公孝公、桓公颀15前392前378烈公之子

38晋静公静公俱酒2前377前376孝公之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和东汉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与东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都是刘姓所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西

  • 各个朝代皇帝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各朝代皇帝%E5%90%84%E4%B8%AA%E6%9C%9D%E4%BB%A3%E7%9A%87%E5%B8%9D%E7%9A%84%E7%9C%9F%E5%AE%9E%E5%A7%93%E5%90%8D皇帝太多了。朝代好记。夏、商、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

  • 五代晋国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一、西晋皇帝:1、晋高祖,司马懿;(追谥)2、晋世宗,司马师;(追谥)3、晋太祖,司

  • 唐朝经历了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289年.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

  • 宋朝二十二帝一览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没有22个皇帝。只有18个皇帝。宋朝皇帝顺序表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宋光宗赵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宋卫王赵1、宋太祖赵匡胤

  • 宋朝十六帝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

  • 汉朝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26位皇帝,其庙号分别是:1、刘邦:庙号太祖2、刘盈:庙号无3、刘恒:庙号太宗4、刘启:庙号无5、刘彻:庙号世宗6、刘弗陵:庙号无7、刘贺:庙号无8、刘询:庙号中宗9、刘:庙号高宗10、刘骜:庙号无11、刘欣:庙号无12、刘:庙号元宗13、刘婴:庙号无14、刘玄:庙号无15、刘秀:庙号世祖16、

  • 刘秀之后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又叫后汉,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14

  • 中国帝陵分布图高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它位于在贺兰山东麓,九座帝陵分别分布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其中还有253座陪葬墓。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成吉思汗帝陵,位于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蒙古族人视那里为圣地,平日殿内圣灯长明,供后人祭奠。不过这座成吉思汗陵

  • 中国所有皇帝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1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2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3商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4周4.1西周西周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