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有几任皇帝

明代有几任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00 更新时间:2024/1/19 9:10:39

太祖元璋,惠帝允,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景帝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厚,穆宗载,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16人17任,朱祁镇两次登上帝位。

明朝12代皇帝列表?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16位皇帝简元介?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葬南京明孝陵。

朱允,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大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派工部侍郎张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

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皇太孙,多次跟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张辅、于谦、周忱,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史称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终年36岁,庙号宣宗。

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明代宗为戾王,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任用李贤等人,追复胡善祥为恭让皇后,释放建文帝后代,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后来又听信谗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阳王一家冤死,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

朱祁钰

景泰帝朱祁钰,即明代宗。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明英宗归国后幽禁于南宫,改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其为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二十九岁。

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

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终年41岁。

朱佑樘

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

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时称之为八党。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娱乐。

皇帝的荒嬉无度、宦官的恣意枉为,致使原已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在位期间因荒疏朝政,导致宗室安化王朱、宁王朱宸濠先后起兵夺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

朱厚

明世宗朱厚,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继承皇位。

嘉靖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虽然好道教,不侍朝,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

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础。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嘉靖帝驾崩,享年60岁。庙号世宗。

朱载

明穆宗朱载[hòu],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第三子。

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朱载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

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钧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

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长子。

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湎酒色,纵欲淫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时年三十八岁,庙号光宗。

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

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朱由检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年号崇祯(1627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代皇帝简介,死因,配偶,主要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500多个皇帝,光是这些皇帝的名字一个个打字打下来也要一整天,更不用说他的简介、死因、配偶、主要事迹了古代五大皇帝是:1、秦始皇嬴政2、汉武帝刘彻3、宋太祖赵匡胤4、唐太宗李世民5、明太祖朱元璋古朝1,三皇(之前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天皇:伏羲(太昊)地皇:神农(炎帝)人皇:女娲2,

  • 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各国统治者的君王称呼?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国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秦宁公、秦出公、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子、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秦帝系表、秦始皇、秦

  • 刘邦的皇位传了多少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

  • 宋朝包青天时代是哪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包青天时代在位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包拯: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宋仁宗赵祯: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

  • 宋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2、宋太祖赵匡胤(927-976),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

  • 汉朝有多少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56年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至第十五代皇帝汉孺帝刘婴,公元8年王莽创位建新朝,西汉灭亡。刘秀推翻王莽政权恢复汉朝,史称东汉,刘秀为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亦为汉朝第十六皇帝,至第二十九位皇帝(东汉第十四位)汉献帝刘协,公元220年,东汉结束,共二十九位皇帝。刘祜(94年

  • 中国有哪些伟大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2、秦始皇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公元前238~前210),

  • 古代皇帝怎么称呼自己(要全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称呼自己为王称寡人或孤,皇帝只有联了。对母后时称儿臣。历代君主亦有使用者;二是诸侯夫人的自称。《诗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盟寡人。”郑玄笺:“寡人,庄姜自谓也。”三是晋朝士大夫有时亦用寡人为自称。《世说新语文学》:“君辈勿尔,将受困寡人女婿。”李详云:“晋世寡人,上下通称,不以为过。孙过庭《书

  • 周朝很少有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有名的皇帝还是有的比如周文王姬昌简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于西岐(今宝鸡市岐山县)。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周武王姬发

  • 清朝十大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顺治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