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皇帝杨坚给后世留下哪些好事?

隋朝皇帝杨坚给后世留下哪些好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79 更新时间:2024/1/22 17:59:07

感谢悟空问答,我来回答,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三百年的乱世。实现了国家民族的大一统,是世界认可的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期间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业,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实现中华一统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文帝杨坚画像

创建三省六部制被中国封建社会使用了上千年的三省六部制就是隋文帝首创。在隋朝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秘书省、内侍省、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主要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隋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确立完善州县两级制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

统一币制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

隋朝疆域图

封建五刑制《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唐律》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开皇律》。

兴建粮仓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常平仓、兴洛仓,黎阳仓、回洛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洛阳回洛仓遗址

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总结为破旧立新,垂法后世。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第三卷

隋文帝杨坚,是我国历史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也是被世界史学家誉为“世界上最伟大帝王”之一。他以汉人身份,从鲜卑贵族手中接过中国北方的疆域,以席卷天下之势将南方的陈朝灭亡,统一了中国版图,使中国继西晋的五胡乱华后,南北分裂的中国版图再一次完整,堪称千古一帝!

隋文帝杨坚对中国历史贡献:

一、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二、政治、经济制度大改革

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的救赎

隋的统一标志着胡汉文化嫁接的完成。杨坚拯救了汉文化。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又毁于战火,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8万卷,唐学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图书只还剩28,469卷,这些图书大部分也难逃战火。多少优秀的学者、多少伟大的著作、多少中国的文明、辉煌都消失在历史的尘霭里,但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还在,只要是儒家经典还能留存,中华文明就不会死。

四、统一币制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五、废除酷吏制度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开皇三年,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六、集中权利,建立三省六部制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七、兵农合一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八、整顿户籍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共计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九、改革仁政

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十、修建粮仓、城市、开槽渠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综上,隋文帝杨坚的功劳是很大的,他结束了我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4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归于一统,其历史意义不逊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并且把政权从少数民族手中重新夺回到汉族手中,避免汉人胡化,拯救了汉族,居功至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都说段正淳风流成性,真实的大理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段正淳风流成性纯粹金庸先生杜撰之言,历史上的段正淳是绝对的傀儡,而且段正明和段正淳中间出现了《天龙八部》小说中的忠臣鄯阐侯高升泰篡位立国的事。小说里高升泰是忠臣,但是真实的历史上高升泰是著名的权臣。大理国自段正明和段正淳兄弟二人为分割线,高升泰于公元1094年废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自立为大中国君,两年后

  • 古时候周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文王姓姬名昌,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伊扈,懿王姬,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周,召共和(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宣王姬静,幽王姬宫生。西周历代天子列表(本表数据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序谥号名在位年代年数备注1周武王

  • 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是谁?他又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赵佗。赵佗,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原是秦朝的一位将领,在秦二世死后,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在位60多年,活到103岁,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史记》有记载。赵佗的功绩:1.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被西汉称“臣”;2.发展岭南经济,百姓安居乐业。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总共有过4

  •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国和奥地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955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各边区。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今奥地利地区自此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直到其于1806年崩溃。君士坦丁一世(大帝),(ConstantinusIMagnus,272337),罗马皇帝。他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

  • 元朝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在位皇帝居然有8位,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小秘邀答。元朝历史短,在位皇帝多,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从蒙元第三位大汗贵由开始汗位的传承就失去了法度。帝位传承既不是农耕文明的嫡长子制,也不是游牧文明的幼子守灶制。而是忽里勒台推举制,最终也没有完全按着忽里勒台推举制选举大汗。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时间、实践的缺失使得帝位传承受到人为因素的大影

  • 求西周全部帝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序谥号名在位年代年数备注1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2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3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4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5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6周共王扈前922年前900年23即位当年改元7周懿王前899年前892年88周孝王辟方前891年

  •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年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战国前475年-前221年秦朝前221年-前207年10月西楚前206年2月-前203年12月汉朝前202年-2

  • 谁是第公元前115年的大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是武帝,西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字通,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子、文帝恒、高祖邦曾,其母是皇后王氏。四岁封为胶东王,七岁时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时期,汉朝盛极,如下: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2、西汉第二位

  • 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前十怎么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想了想我心中的前十第一秦始皇因为是第一位皇帝,我想赢政应该可以排第一吧第二光武帝不是很喜欢汉武帝,比较喜欢光武帝刘秀因为后期的汉武帝穷兵黩武,但光武帝这个人是个非常完美的皇帝第三隋文帝虽然杨坚得国不正,但是他又再创大一统王朝,也做了一位好皇帝应该做的事,还非常勤俭节约,还因为南北朝汉文化丢失做了许多

  •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天聪: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崇德)顺治: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宏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康熙: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雍正: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