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十三帝有哪些?

清朝十三帝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3/6 0:35:38

1、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

2、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

3、成宗: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年不久废庙号谥号

4、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

5、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

6、世宗: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

7、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

8、仁宗: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

9、宣宗: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

10、文宗: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

11、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祺祥/同治

12、德宗:爱新觉罗载1875年~1908年光绪

13、(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2年宣统

清朝历代皇帝的名字分别是哪些?

1.【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2.【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3.【清世祖】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4.【清圣祖】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5.【清世宗】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G(1678—1735年)。6.【清高宗】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7.【清仁宗】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1760—1820年)。8.【清宣宗】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F宁(1782—1850年)。9.【清文宗】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1831—1861年)。10.【清穆宗】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11.【清德宗】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1871—1908年)。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

清代是哪些皇帝

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G(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J琰(嘉庆);8、绵宁,后改F宁(道光);9、奕}(咸丰);10、载淳(同治);11、载(光绪);12、溥仪(宣统)。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02.21-1626.09.30),享年67岁,葬福陵{沈阳东陵},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为后金首位可汗,1625年迁都沈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创满文,摆脱奴隶制度。

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武皇帝

二清太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享年51岁,葬盛京昭陵。崇德8年9月21入葬,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三清世祖:顺治

爱新觉罗·福林(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东陵之孝陵,火葬,在沈阳即位,年号顺治,1644年迁都北京,诏定天下,六岁登基,14岁亲政

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简称章皇帝

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昭圣皇太后)

四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岁即位,年号康熙,

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五清世宗;雍正

爱新觉罗·胤G(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58岁,葬于清西陵之泰陵。1722—1735年在位,年号乾隆雍正,加强君主专制,屡兴文字狱,创建军机处平定青海和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签订中俄两国中段边界,[八岁没有父亲十岁没有母亲}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玄烨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六清高宗: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89岁,葬清东陵裕陵,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年号乾隆

彻底平定蒙古叛乱,加强政府对边疆的管理,编辑《四库全书》(也因此销毁和删改了大量对清朝不利的书籍)自称“十全武功”以十全老人自居,1796年,禅位皇太子,自称太上皇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纯皇帝”)

胤G第四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七清仁宗:嘉庆

爱新觉罗·J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61岁,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J琰,年号嘉庆,

葬昌陵(清西陵)在位时间(1795年-1820年)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开始走向衰,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1813年天理教起义,北京的一只起义军一度攻进皇宫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弘历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八清宣宗:道光

爱新觉罗·F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在位31年(1820—1850年),终年67岁。陵寝:葬于清西陵慕陵,年号道光,虎门硝烟,签订南京条约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J琰第二子,生母孝淑皇后西塔腊氏

九清文宗:咸丰

爱新觉罗·奕}(1831.1-1861.7)享年31岁,1850-1861年在位,陵寝:定陵(清东陵)年号咸丰,在父亲手里接了一个破烂摊,在位初期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一直打到帝都,仓皇逃到热河避暑山庄,从此没在返皇宫

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F宁的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十清穆宗: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公元1856年3月23日-1875年7月),在位13年,患天花而死,终年19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在位时间为1861年至1875年。年号为“祺祥”。六岁即位由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慈禧掌权,1873年亲政,慈禧仍控制朝政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恭宽毅皇帝

奕}独子生母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

十一清德宗:光绪帝

爱新觉罗·载,载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8年,光绪帝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戊戌变法”,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被袁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颐和园。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暴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无子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父亲:奕X(醇亲王)咸丰帝母亲:叶赫那拉氏

十二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本词条还介绍了根据其历史事迹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以及溥仪的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等内容。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没有谥号没庙号。父亲是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弟摄政王载沣,生母是慈禧宠臣荣禄子女。

扩展资料: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明崇祯帝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兵入关。此时皇太极已死,其子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北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G(雍正)、弘历(乾隆)、J琰(嘉庆)、F宁(道光)、奕}(咸丰)、载淳(同治)、载(光绪)、溥仪(宣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明朝有几个皇帝?嘉靖四年是哪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历经十七帝,嘉靖于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即位,改明年(1522)为嘉靖元年,所以嘉靖四年是公元1525年!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璁(读cong)穆宗朱载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明成祖

  • 古代汉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官职表一,三公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1,丞相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

  • “北魏有哪些主要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最出名的皇帝是拓跋、拓跋焘、拓跋宏。其他著名的文臣武将有:崔浩、长孙嵩、长孙翰、楼伏连、拓跋齐、拓跋健、破六韩拔陵、尔朱荣、元子攸等。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l、道武帝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5

  • 唐朝有哪些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以下是唐朝各皇帝在位时候的宰相: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r。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r。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

  • 两汉时期历经多少年,传了几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共29帝,411年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吕雉公元前187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汉元帝(刘)公元前48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汉平帝(刘)公元1

  • 古代文武双全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明朝:朱棣宋朝:赵匡胤唐朝:李世民隋朝:杨坚汉朝:汉光武帝刘秀这些都是曾开辟了一代盛世的皇帝(并非都是开国皇帝),文治非凡;同时他们也都是曾亲自领兵作战过得皇帝,武功卓著。如果把条件放宽,那么所有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刘邦、忽必烈、朱元璋等)、所有曾开辟盛世并且开疆扩土的皇帝(汉武帝刘彻、武

  • 明朝皇帝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2.明惠帝朱允3.明成祖朱棣4.明仁宗朱高炽5.宣宗朱瞻基6.明英宗朱祁镇7.明代宗朱祁钰8.明宪宗朱见深9.明孝宗朱佑樘10.明武宗朱厚照11.明世宗朱厚骢12.明穆宗朱载后13.明神宗朱翊钧14.明光宗朱常洛15.明熹宗朱由校16.明思宗朱由检中国历史十大帝王:1、秦始皇赢政:(

  • 清朝皇帝的顺序 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老师告诉你努尔哈赤(后金大汗,后被尊为皇帝)、皇太极(前期是后金大汗,后称帝,改国号为“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

  • 南京葬了明朝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葬在南京的明朝皇帝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在位30年一直在南京。在此期间,朱元璋想过迁都的事,并且让太子朱标去北京和西安查看,由朱标来决定迁到哪里。但没想到还没等到迁都,朱标就病死了,朱元璋悲愤之余暂停了迁都的想法。在他驾崩之时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

  • 你怎么评价明朝的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是汉人最后统中国的一个朝代。如果朱元璋没有大量除掉开国功臣,我想他的名声一定和唐太宗齐名。但是,他确实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皇。朱元璋是得国最正的皇帝,比如唐高祖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比如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强制周恭帝禅让等,这些是得国不正。只有明朝和汉朝得国比较正,他们都通过武力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