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为清世祖顺治皇帝陵寝。是东陵第一座陵寝,为东陵祖陵。
地宫共葬有3人,即顺治帝、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三人死后遵循满洲旧俗,火化入葬。孝陵地宫内只埋葬3人的骨灰罐。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继位,年号顺治,是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死后葬于孝陵,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顺治帝崩后,梓宫于景山寿皇殿火化,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
顺治皇帝陵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朗峪,即:清孝陵。
此陵墓是关中清朝统治者建造的第一座陵墓,它宏伟壮观,从昌瑞山下的石拱门出发,向北设有下马牌,大红门,石像,龙凤凰门,洞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通三孔拱桥,东平桥,东西朝坊,东西厅,龙根大厅,明楼,宝城等等。数十栋大小不一的建筑贯穿6公里长的道路,构成一个十分完整的结构。
并且,这些建筑的配置和组合以风水的“情境论”为指导。它们的大小,高度,距离和密度都可以通过“100英尺和数千英尺”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山水的形状比风景要好,与建筑物交相辉映,实现了“留在环中,聚集和扩展”的目的,让人眼前一亮,令人赏心悦目。由于,缺乏对陵墓建设的准备,另外,顺治皇帝的骨灰还在等待被安葬,所以,这个项目迫在眉睫。这就使得,部分建筑的建造需要就地取材,因此,把很多明代建筑物的材料和构件拆了。
昭陵,茂陵,乾陵分别是哪些皇帝的陵墓?
1、昭陵: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山上,西距西安市70公里,咸阳市3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2、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镇茂陵村。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底边长:东边243米,西边238米,南边239米,北边234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茂陵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3、乾陵:为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与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7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该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