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求元朝的皇帝列表。

求元朝的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1/16 12:26:33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1年。

八、明宗和世?,天历,在位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十、宁宗懿质班,至顺,在位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蒙元帝系表

(1)成吉思汗(1207-1227)

拖雷(2)?台汗(1229-1241)

(3)由汗(1246-1248)

(4)蒙哥汗(1251-1259)

(5)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

(6)元成宗穆耳(1295-1307)

(7)元武宗海山(1308-1311)

(8)元仁宗?塾璋瘟Π舜?(1312-1320)

(9)元英宗德八剌(1321-1323)

(10)泰定帝也?O木耳(1324-1328)

(11)天?帝阿速吉八(1238)

(12)元文宗?D帖穆?(1328-1332)

(13)元明宗和世(1329)

(14)元??宗懿班(1332)

(15)元?帝妥?g睦?(1333-1368)

历史所承认的元朝就到1368年。

教你个最简单的,新华词典,看好是词典,每本后面都有的,朝代,历代帝王的年号,在位年数,名字谥号

永乐皇帝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5)。

应该是燕王朱棣的年号.

宋朝皇帝年号为什么这么?

1.通过年号来承认自己的合法性。

2.遇到有象征性的事件。

3.遇到庆典一类的事。

古代的皇帝选择年号,通常都选取吉祥的寓意,也就是常说的“讨个口彩”,但其中有些生僻的含义,我们现代人恐怕很难一眼看穿了,而且很多年号背后都有相关的历史背景。经过整理,在这里将宋代在钱币上出现过的年号及其含义贴出来供大家参考。水平有限,理解及考据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1。太平兴国:太宗年号,这个年号意思很明显,就不多说了。宋太祖暴死,弟弟宋太宗即位,比较蹊跷,自古以来有“烛影斧声”的传说,即宋太宗害死兄长即位,即位后有可能感到心里不踏实,害怕自己即位后天下不太平,故取“太平”作为钱文。以上只是臆测。

2。淳化:太宗年号,“淳”字通“纯”,取“纯正”、“完美”之义;“化”字应为“造化”、“自然”的意思。“淳化”的意思综合看应该是“美好的世界”。

3。至道:太宗年号,“至”为“最”、“至高无上”的意思,“道”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家的“道”,也可以理解为“王道”。

4。咸平:真宗年号,“咸”的意思是“都”,“咸平”的意思就是“到处都太平”,即“天下太平”之义。

5。景德:真宗年号,“景”的意思是“大”,特别用来指皇帝的基业,如“景业”的意思就是“帝王大业”,“德”的意思为“仁德”。“景德”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就是“帝王的宽大仁德”。

6。大中祥符:真宗年号,“祥符”意即“祥瑞的符”。据史料记载,有一天,承天门南角出现黄帛一条,上面有文字。宋真宗闻讯后说他曾梦见神人,神人说上天会降下天书三篇,名曰《大中祥符》,应该就是这条黄帛了。黄帛从城门上取下,上面写满了为宋真宗歌功颂德的文字。真宗大喜,当即改元为“大中祥符”。

7。天禧:真宗年号,“禧”意即“幸福”、“吉祥”,“天禧”意即“天赐的幸福吉祥”。根据宋人李攸写的《宋朝事实》,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卯,宋真宗诏曰:朕以献岁肇春,元辛叶吉,请真君而致洁,奉宝册以陈仪。将伸荐信之辞,式举建元之典,其改来年为天禧元年。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知,“天禧”年号与宋真宗祭天请神有关,请的神就是诏书中提到的“真君”,也即“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赵玄朗说起来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一提起“财神赵公明”,大家肯定就很熟悉了。赵玄朗和赵公明其实是一个人,此人是真宗时期塑造出来的人物,被皇家奉为赵氏的始祖“圣祖”。为了避讳“宋圣祖赵玄朗”的名字,下令将“玄”改为“元”,后来因为“玄”、“元”谐音,又将“玄”改为“真”,也就是改元诏书中提到的“真君”。为了避讳“玄朗”两字,民间用写法类似的两个字“公明”来代替,“赵玄朗”也就成了“赵公明”。

8。天圣:仁宗年号,天之圣者,真命天子。“天圣”是宋仁宗的第一个年号。当时就有种说法是“天”字为“二人”的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与章献太后共同执政。

9。明道:“明”智慧、英明,“道”的意思同上。明道王道英明。另有说法是“明”字为“日月”的组合,同样指仁宗皇帝与太后共同执政。

10。景:仁宗年号,“景”的意思同上,“”神灵保佑。景神灵保佑帝王江山。据说当时连年天下大旱,改元的意思为了迎接上天的和气。

11。康定:仁宗年号,富足安定。当时西夏元昊叛乱,边陲危急,人心惶惶,情况和靖康时期类似。这个年号反映了帝王对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美好愿望。当时有多事的人提出“康定”听起来像是皇帝的谥号,不吉利,所以只用了一年就改掉了。

12。庆历:仁宗年号,“庆”的意思是“美好”、“历”年。“庆历”意即“美好的年代”。

13。至和:仁宗年号,最和谐安定。皇佑六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被认为是非常不祥的预兆,需要改元,改元为“至和”应当是避除不祥,追求和谐。

14。嘉:仁宗年号,至和末年,仁宗大病不愈,经过一段时间,得以康复,遂改元嘉,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15。治平:英宗年号,意思应该是“天下大治,四海升平”。英宗即位时有病,政事主要由太后决断。“治平”的年号表达了英宗亲自执政,牧守万民的心愿。可惜英宗身体一直不好,加上当时内忧外患,于治平四年元月病逝,年仅三十六岁。

16。熙宁:神宗年号,“熙”意即“兴盛、繁荣”,“宁”,安宁。

17。元丰:神宗年号,意思是“大丰收”。熙宁七年以后,天下连年大旱,造成大面积饥荒,一直延续到熙宁九年左右,以至盗贼四起,社会动荡,农作物收成成了影响政局稳定的首要问题。熙宁十年的情况似乎好转,神宗于当年改元,改元诏书中有“赖天之佑,年谷顺成”的语句,即依靠上天的保佑,农业顺利获得丰收。元丰八年,宋军在西北边境与西夏军的战斗失利,心怀天下、踌躇满志的神宗精神受创,大病不起,于同年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18。元:哲宗年号,元丰八年,神宗驾崩,遂改元“元”,其中的“元”字似乎继承自“元丰”。当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太后高氏执政,对神宗朝的改革,也就是“熙宁变法”(或称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史称“元更化”。对于这种做法,哲宗本人是很不满的。元八年,太后高氏病逝,哲宗得以亲政,随即改元。

19。绍圣:哲宗年号,“绍”的意思是“继承”,“圣”是指先父神宗皇帝。“绍述”是绍圣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政治术语,也就是否定高太后执政时期的“元更化”,继承父皇神宗未竟的事业“熙宁变法”。

20。元符:哲宗年号,绍圣五年,咸阳百姓段义捡到玉印一枚,经鉴定,认为该符印是天降的传国之宝,大吉,因此改元“元符”,以示庆祝。元符二年年底,哲宗仅有的皇子夭折,哲宗悲恸过度,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年仅二十五岁。由于没有皇太子,兄弟端王,也就是宋徽宗即位。

21。建中靖国:徽宗年号,“建中”意即“建立中正之道”、“靖国”消除朋党,使国家得以安定。徽宗上台和太宗继承太祖的帝位一样,是弟弟接哥哥的班,“建中靖国”与“太平兴国”似乎有遥相呼应的意思。建国通宝铸造量极少,传说中的东西,当时的工匠都忙着铸圣宋了。

22。崇宁:徽宗年号,意为“追崇熙宁之道,复行新政”,与“绍圣”的意义非常相似。崇宁五年正月,彗星出现,被认为大不吉,必须改元,因此停用“崇宁”,改元“大观”。

23。大观:徽宗年号,取自《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徽宗认为“大观在上,但美名也”,可见“大观”的含义与“建中靖国”类似,也是用中正(不偏不倚)的态度来看待并治理天下,与后世的“至正”、“大中”含义类似。另外,“大观”也有洞达透彻的意思。大观四年,天空再次出现彗星,迫使徽宗再度改元。

24。政和:徽宗年号,取自《尚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意即“为政者如果奉行和谐政治,那么天下万国都会太平无事”。经过了崇宁和大观年间的复杂政治斗争,徽宗意识到“和”的重要性,从此以后采取“惟和”的政策,也影响到了后面两个年号。这里的“和”并不是对外屈膝求和,而是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和谐政治”、“和谐社会”的概念。

25。重和:徽宗年号,和之又和。当时徽宗在位即将二十年,准备以改元作为庆祝,并大赦天下。“重和”这个年号为什么只用了很短时间呢?原因据说是由于辽代的“重熙”年号,在耶律延禧即位后,辽国人为了避讳“禧”字,就将“重熙”改称“重和”了。徽宗听说自己的年号和敌国年号误打误撞,立即决定废止“重和”的使用,前后为期三个月,所以铸钱的数量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仓促改元,我们可以想象“重和通宝”也一定会像政和、宣和那样有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版别、折二钱…

26。宣和:徽宗年号,由于当时改元仓促,徽宗一时想不起好的年号,就用宣和殿(徽宗收藏书画的宫殿)中的“宣和”两字作为年号。大宋真正的危机其实是宣和四年金兵对辽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将辽故地纳入金朝统治,成为宋朝最强大的潜在敌人开始的。宣和七年,金兵大举攻宋,迫使徽宗退位,皇太子登基,是为钦宗。

27。靖康:钦宗年号,靖安定;康富足。当时金兵大举入侵,大宋江山摇摇欲坠,“安定富足”可算是钦宗最大的奢望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朝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前2049年前1577年),禹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471年,后为商朝所灭。夏朝皇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

  • 东汉14位皇帝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25年57年在位,共32年。原名刘绣,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25年刘秀称帝。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2.明帝刘庄(28年75年),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初名刘阳,刘秀的第四子。明帝时在洛阳建白

  • 顺德是年号吗?是哪朝哪个皇帝的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广慈皇帝段思聪,年号明德、广德、顺德,公元951年至公元968年。是大理国的第四个皇帝三个字的有南朝梁武帝的中大同,中大通两个字的太多了---汉朝的上元、建元;三国的黄初、章武;唐朝的贞观、开元;宋朝的建隆、靖康;元朝的至元、至正;明朝的洪武、崇祯;清朝的顺治、光绪。四个字的---太平兴国、建中靖国

  • 中国的历代帝王名字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历代帝王名字如下:1、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2、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

  • 明朝16帝排列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1398年-1402年在位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

  • 中国古代帝王的平均在位时间是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中国历代皇帝平均在位时间每人有5年,统计如下:1、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2、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的皇帝:422人。3、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时间总计:2137年。4、中

  • 光武帝身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身高1.75米左右2,刘秀的长相,史书记载说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确是汉朝龙种,与众不同。刘秀的身高是七尺三寸,换算一下,也就是现代的一米七十五左右。现如今来看,也许刘秀的身高并不算高,但是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刘秀无论身处何处都会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而髯指的是脸颊上的长须,美髯眉是在描述

  • 宋朝的皇帝有几位,分别是谁,在位时间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太宗赵光义在位21年真宗赵恒在位25年仁宗赵祯在位41年英宗赵曙在位4年神宗赵顼在位18年哲宗赵煦在位15年徽宗赵佶在位25年钦宗赵桓在位2年南宋:高宗赵构在位35年孝宗赵在位27年光宗赵敦在位5年宁宗赵扩在位30年理宗赵昀在位40年度宗赵在位10年恭帝赵县在位2年端宗赵在

  • 明朝历代皇帝表 明朝皇帝列表简介及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棣时期明朝的国力十分强盛,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发生在朱棣

  • 明朝十大王朝顺序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1、朱元璋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2、明惠帝朱允朱允,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3、明成祖朱棣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