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朝分别都有哪些皇帝?

晋朝分别都有哪些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3/6 0:49:15

西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东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晋朝有几位皇帝

晋朝有几位皇帝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东晋:317-402共10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1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晋朝历代皇帝?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一、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登基,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北方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1、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在公元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的长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

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于280年灭吴,统一全国,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

司马炎在公元290年病逝,时年5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2、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290年307年在位18年。

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被司马越毒死,终年48岁。

3、晋怀帝司马炽

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立他为帝,改年号为“永嘉”,307年313年在位7年。

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匈奴贵族政权刘汉军俘虏,次年后被刘汉主刘聪用毒酒毒杀,时年30岁。

4、西晋孝愍帝司马邺

司马邺(300年317年),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初为秦王,驻守长安,311年,怀帝被刘汉军掳走后,群臣拥立他为太子。

313年,怀帝被毒死的消息传来,尚书、左仆射鞠允,卫将军索琳、梁芬等人于四月在长安扶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建兴”,313年317年在位5年。

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二、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北人南迁,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5、晋元帝司马睿

司马睿(276年322年),字景文,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时为西晋丞相的司马睿在建康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2年在位6年,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忧愤而死,时年47岁。

6、晋明帝司马绍

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东晋的第二代皇帝,晋元帝长子,庙号肃宗,322年325年在位4年,母亲为代郡出身,他从小就聪明伶俐,为人豪爽,即位后,平定王敦叛乱,巩固了东晋的统治,在位期间曾经中兴,病死,终年27岁。

7、晋成帝司马衍

司马衍(321年342年),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司马衍于325年10月19日继位,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325年342年在位18年。

晋成帝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西元329年陶侃平定苏峻之乱后才迁回建康。

晋成帝在位期间曾经命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西元336年晋成帝颁布壬辰诏书,禁止豪族将领将山川大泽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断方式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42年晋成帝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

8、晋康帝司马岳

司马岳(322年344年),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342年344年在位2年,明帝的儿子,母庾文君,是晋成帝的同母弟弟,326年被封为吴王,后封琅琊王,342年晋成帝死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晋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

9、晋穆帝司马聃

司马聃(343年361年),康帝长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2岁的他走向皇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344年361年在位17年。

晋穆帝在为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361年晋穆帝病死,终年19岁。

10、晋哀帝司马丕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为东晋的第六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361年365年在位5年。

晋哀帝本应继晋成帝之位即位,但是由于权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司马丕于361年在晋穆帝死后即位,改元隆和,但是大将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

晋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服丹药,结果晋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晋哀帝便因药物中毒死于太极殿,时年25岁。

11、晋废帝司马奕

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又称海西公,365年371年在位6年。

司马丕死后,司马奕于365年(兴宁三年)2月23日即帝位,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掌握朝政,而且桓温也有意废掉司马奕自即位为皇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在贬为海西公,迁居吴县。

司马奕遭此挫折,心灰意冷,又怕再遭祸端,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之后司马奕便沉迷于酒色,于386年过世,时年45岁,曾用年号:太和(366年)

12、晋简文帝司马昱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河内温县人,晋元帝少子,371年372年在位2年,母郑阿春,司马绍之弟,幼岐嶷,为元帝所爱,初封琅邪王,初封会稽王,桓温于公元371年11月废司马奕后,于同月己酉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继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

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自慰地说:“天下本是取来之物,卿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马昱沉吟良久,无话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

第二天(己末日),司马昱死于建康宫中,终年53岁,司马昱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简文帝。

13、晋孝武帝司马曜

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372年396年在位25年,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

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终年45岁。

14、晋安帝司马德宗

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是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孝武帝长子,396年419年在位23年。

司马德宗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被刘裕买通宦官勒死,终年37岁,谥号为安帝。

15、晋恭帝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的末代皇帝,418年420年在位3年,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最早封琅邪王,后被封为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职。

刘裕勒死安帝后,立他为帝,为刘裕所废,后又被刘裕派人用被子闷死,终年36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共有几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共十二位皇帝!1.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即位,在位11年年号天命。2.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1626年即位,在位8年年号天聪崇德。3.世祖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即位,在位18年年号顺治。4.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即位,在位61年年号康熙。5.世宗皇帝:爱新觉罗

  • 明王朝皇帝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安徽人朱元璋建立,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皇帝顺序为:1、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共计30年,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年号洪武,陵寝南京明孝陵。2、明惠宗朱允,1398年-

  • 开国皇帝属什么的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生肖:龙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嘉靖帝属相兔。明世宗朱厚(1507年9月16日1566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 西晋皇帝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2,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第二位皇帝(29

  • 唐朝历代皇帝李隆基在位皇帝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後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在位44年唐朝历代皇帝在位年数:1、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间:618626

  • 中国12位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时年龄最大的清朝皇帝2.清太宗皇太极名字最大气的清朝皇帝3.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最神秘的清朝皇帝4.清圣祖康熙帝玄烨在位时间最长的清朝皇帝5.清世宗雍正帝胤最勤政的清朝皇帝6.清太宗乾隆帝弘历最长寿的清朝皇帝7.清仁宗嘉庆帝琰最幸运的清朝皇帝8.清宣宗道光帝宁最节俭的清朝皇帝9.清

  • 西晋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共有四位皇帝: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1、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在公元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2、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259年307年

  • 明朝13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从正统上说有16个皇帝。分别为:朱元璋、朱允、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樘、朱厚照、朱厚、朱载、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

  • 西汉朝的皇帝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汉孺子刘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秦末时期

  • 唐朝历代皇帝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