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人杰辈出。
秦始皇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完成了由奴隶制社会制度向封建制社会制度的转变,实行郡县制,三级管理体制,提高了办事效率,简化了职能部门。书同文,车同轨:全国统一实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
汉武大帝:主要贡献为多次出兵出击匈奴,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开疆扩土。初步形成了汉族文化。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新朝的王莽:虽然在正史中他不被待见。但实际上他的很多政策,都有跨时代的意义。禁止土地私自买卖,禁止奴隶私自买卖,实行贷款制,实行计划经济。可惜好景不长,太超前。东汉末年,曹魏政权中的曹操:准确的说他还不算是皇帝,只是一个魏王。但是他是历史上第1个实行军屯制度的帝王。同时发布唯才是举令。
隋炀帝杨坚:开通大运河,多次远征高句丽。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后来千年的选才制定了一个标杆。唐太宗李世民:推行府兵制,寓兵于农。设立安北都护府。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被称为天可汗。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收兵权,通过设置通判,差遣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举改革。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加强皇权,设置锦衣卫,加强监督。废除行省制设三司。打击贪官。
清世宗雍正:实行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增加了国库税收,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吏的贪污。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摊丁入亩,改变了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税赋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秦始皇,结束了自周以来的诸侯割据的战国春秋局面,更是统一了文字,修筑了驿站官道,在后世的影响甚远,还有就是官阶,由丞相统领百官,各司其职,避免了官员冗杂,在位却不谋政的局面。取消了分封制,避免了再次出现诸侯拥兵自重的情况。有魄力,有能力,有实力,这就是秦始皇。
其次是隋炀帝,开运河,兴科举,京杭大运河在隋朝之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兵马漕运的重要途径。科举一项沿用至今,在以前是寒门学子上升的主要途径,现在依然是拼富二代的根本方法。
见识浅薄,想到的只有这么多,酒后闲言,有不当之处望多指正。
东晋,西晋历代皇帝?
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始于武帝司马炎,终于愍帝司马邺,共4帝。
1、东晋11帝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11位皇帝如下:
元帝司马睿(276-322)317年称帝,在位6年
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在位6年死,时年47岁。
明帝司马绍(298-325)322年即位,在位4年
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成帝司马衍(321-342)325年即位,在位18年
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即位时5岁。死时22岁。
康帝司马岳(322-344)342年即位,在位3年
康帝司马岳,明帝的儿子,成帝的弟弟,在位3年死,时年23岁。
穆帝司马聃(343-361)344年即位,在位17年
穆帝,康帝子,即位时才2岁,死于361年,时年19岁。
哀帝司马丕(341-365)361年即位,在位5年
司马丕,成帝长子,迷信黄老之术,常服长生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
废帝司马奕(342-386)(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司马奕,成帝子,哀帝同母弟。在位5年被大将军桓温所废,死于386年,时年45岁。
简文帝司马昱(321-372)371年即位,在位1年
司马昱,元帝的幼子,初封会稽王,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1年死,时年53岁。
孝武帝司马曜(352-396)372年即位,在位25年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政治腐败。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45岁。
安帝司马德宗(382-418)396年即位,在位23年
安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418年,被刘裕所杀。时年37岁。
恭帝司马德文(386-421)(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被废,421年被杀,时年36岁。
2、西晋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在位皇帝如下:武帝司马炎(236-290)265年称帝,在位26年
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惠帝司马衷(259-306)290年即位,在位17年
惠帝,武帝第二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司马衷死于306年,时年48岁。
怀帝司马炽(284-264)(306-312)年在位,在位6年
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时年30岁。
愍帝司马邺(300-317)(313-316)在位,在位4年
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3、总的来说
西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且到东晋灭亡之后,这种状态一直未能得到改变,随之到来的是另一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