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王朝皇帝的名单?

清王朝皇帝的名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4/1/22 6:19:08

从努尔哈赤算起,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从顺治开始正式称帝

清朝的亲王、郡王和贝勒有什么区别?

1、相当于和硕亲王。

2、按,清代爵位分宗室爵与功臣外戚爵,功臣外戚爵共9等,分公、侯、伯、子、男5等,外加4等尉爵。宗室爵共12等,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前9级与功臣爵对应。清朝皇帝的儿子爵分四等,就是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一般和硕亲王的是世子是郡王.一般多罗郡王的长子是贝勒.铁帽子亲王的是世子是亲王.铁帽子郡王的长子是郡王.世子是王爷,诸侯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清朝,清亲王嫡子奉特旨者封世子。定例:和硕亲王法定继承人封世子、多罗郡王法定继承人封长子亲王亲王是封建准则中的爵位名。在我国封建准则中,为王爵的榜首等。我国封建准则中的亲王汉朝开端,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魏晋开端,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

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满语称“ho??oicinwang”。郡王爵位名。始置于西晋。

唐宋今后,郡王爵号低于亲王一等,多为诸王长子的封号。此外,臣下亦可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多罗”即满语“理”之意),简称“郡王”。贝勒贝勒,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颁发蒙古人),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的称谓,复数为“贝子”。

后以贝勒、贝子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两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相同的,等级是相同,假如你把这个分红两个等级,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等级。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公侯伯子男和剩余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贝子我国清代贵族爵位名。满语,初为贝勒的复数。

在前期满族社会中,贝子意为天生贵族。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准则,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贝勒下设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档贵族。自皇太极后逐步实施12级封爵制。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获取途径有世袭、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

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施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前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1年),拟定新的皇族爵位准则,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贝勒归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颁发蒙古人),亲王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相同的,等级是相同,假如你把这个分红两个等级,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等级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如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这个机不清是否是奉国将军了),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其他的两个郡王(郡王忘掉是什么称谓了)公侯伯子男和剩余的云都尉、轻车都尉都是给非皇室成员的“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gege〔K?K?〕,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含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端称为“公主”,并规则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复改为“温庄长公主”。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统治者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姓爱新觉罗。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是爱新觉罗,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

  • 宋钦宗之后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宋钦宗以后是宋高宗赵构。赵匡胤北宋汉族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庙号:宋太祖登基时间:公元960年赵光义北宋汉族939年-997年庙号:宋太宗登基时间:公元976年赵恒北宋汉族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庙号:宋真宗登基时间:公元997年5月8日赵祯北宋汉族1010年5月

  •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明德祖朱百六,追尊。2.明懿祖朱四九,追尊。3.明熙祖朱初一,追尊。4.明仁祖朱五四,追尊。5.明太祖朱元璋。6.明兴宗朱标,追尊。7.明惠宗朱允伞8.明太宗朱棣。9.明仁宗朱高炽。10.明宣宗朱瞻基。11.明英宗朱祁镇。12.明代宗朱祁钰。13.明宪宗朱见深。14.明孝宗朱佑樘。15.15明武

  • 清朝历任皇帝及其年号和年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天命十年16161626太宗(皇太极)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271636崇德元年崇德八年16361643世祖(福临)顺治元年顺治十八年16441661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康熙六十一年16621722世宗(胤祯)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17231735高宗(弘历)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17

  • 唐朝有多少李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百家姓之李姓,中国第二大姓,唐朝国姓,人口超亿。李姓的血缘先祖是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是远古时五帝之一颛顼的曾孙。舜帝时期,皋陶被任命为大理,这是一种掌管刑狱的官,也称理官。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大酷刑墨、劓、剩、宫、大辟都出自他手。皋陶病逝后,他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

  • 秦周朝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西时周武王封八佰诸候,到后来周幽王周朝就一盘散沙,战国互相吞,最终被秦始皇统一,到了二世胡亥称帝就日簿西山武周一个武则天。五代中的后周有三个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西周东周天子只称王,不称皇帝。序谥号名在位年代年数备注1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2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3周康

  • 明朝十六帝关系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6帝顺序口诀:洪建永洪宣,天景成弘正、嘉隆万泰天,崇弘隆绍永。】第一个时期就是“洪建永洪宣”,是明朝的立国与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推翻蒙元,建立明朝,迁都北京,多民族统一,奠定中华版图,郑和七下西洋,兴建故宫,编撰《永乐大典》等等,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永宣盛世”。第二个时期,“天景成弘正

  • 从古至今的皇帝名称都是谁?不要详细资料.只要名字.比如:康熙 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乾隆都不是名字,而是年号……他俩的名字分别是: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弘历~这是清朝的:天天顺:天命(努尔哈赤);天聪(皇太极);顺治(福临)康雍乾:康熙(玄烨);雍正(胤);乾隆(弘历)嘉道咸:嘉庆(琰);道光(宁);咸丰(奕)同光宣:同治(载淳);光绪(载);宣统(溥仪)括号里的是名字,外的是

  • 清朝的皇帝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从前到后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溥仪。严格意义来讲,清朝只有十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带领清军入关的顺治,皇太极算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则是后来追封的先帝。清朝十二皇帝能力排名:康熙、雍正、努尔哈赤、乾隆、皇太极、咸丰

  • 伏羲又叫做太昊吧,那伏羲和黄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伏羲和太昊是两个人。伏羲和黄帝没有关系,先秦古籍《世本》记载伏羲、黄帝和神农合称三皇。伏羲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太昊(公元前7593前7527年),是上古东夷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