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集古代名人孔子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二、孔子是谁??
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KungTze。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三、孔子是我国古代什么人?
个人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在儒家学说中,最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根据人的修养境界,有君子,贤人,圣人等不同阶段。毫无疑问,孔子属于圣人。
那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儒家学说认为,人的一生如果达到三立,才能成为圣人。哪三立呢?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孔子的德行无疑是很优秀的,在他的言行录《论语》中有充分地表现。立功方面,孔子提倡礼,主张仁政,孔子在出任鲁国中都宰和大司寇时,史书中记载道: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可见政绩很不错。孔子还在在任期间让齐国归还了鲁国的“汶阳之田”,并平定了一次鲁国的叛乱。因此,在立功方面,孔子也起得了很大的成就。
立言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虽然述而不作,但他的言行被记录在《论语》中,后人根据孔子的言行,发展壮大了儒家学说,立言也毫无问题。
因此,孔子是不折不扣的圣人。
五、用一段话评价历史人物孔子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