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国画大师

中国古代国画大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4/1/19 2:08:10

中国古代国画大师

1.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2.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永隆一年(680),卒于乾元元年(758)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3.曹仲达,中国南北朝北齐画家。生卒年不详。来自中亚曹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曾任朝散大夫。擅画人物、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与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无作品传世,但现存的北朝佛教造像中有与其相似的风格。唐人所见的曹氏作品有七件卷曹家样轴画、二件佛寺壁画卷轴画—《齐武临轩对武骑图》二卷、《慕容绍宗像》一卷、《弋猎图》一卷、《解律明月像》一卷、《卢思道像》一卷、《名马样》一卷,其中六件为隋朝官本,

4.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系世界名画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优秀风俗画。经过近千年的漫长岁月,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5.北宋王朝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虽是亡国之君,却是名垂画史的艺术家。他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并利用皇权推进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他广泛搜求古今名画1500余件,分列14门,编为《宣和睿览集》,又敕令编纂《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为美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宋徽宗才华横溢,他能书善画。在书法上,他自创“瘦金体”;在绘画上,无论山水、人物,无不精能,尤其擅长花鸟。历经人间沧桑,宋徽宗存世作品目前仅约20件,其中一些还是当时宫廷画师捉刀代笔之作,亲力而为者屈指可数,而《写生珍禽图》乃凤毛麟角的宋徽宗亲笔画之一。宋徽宗对绘画有精湛的研究,尤擅长花鸟,据传画鸟用生漆来点睛,成豆形突出于画幅之上,又黑又亮,炯炯有神。《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

中国古代国画大师数不胜数,只要是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基本上都是国画大师。你还想要谁的介绍?

有【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韩晃】、【李昭道】、【李思训】、【范宽】诸人。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曹雪芹

要的几块太大,中国美术史看下,啥都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书画家

南北朝时期,佛像画始祖曹不兴,东晋顾恺之有《女史贞图》等,明代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沈周四才子,,现代画家张大千,齐白石,和楼上人加在一起就差不多了。

还有画圣吴道子。

书法家有‘狂草’张旭,怀素。魏晋,南北朝时钟繇王羲之及其次子王献之,还有他的老师卫夫人。唐朝的柳公权。宋朝的蔡京,黄庭坚,苏轼和米苻。宋徽宗是兼画家与书法家为一身的才人。‘吴中四才子’书画皆佳。清朝的翁同翮,也就是光绪的老师。

另外,明末清初的朱耷,也是一个很出名的画家。

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

楼主想了解更详细的资料,可以去博宝艺术网查查看啊。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英雄楷模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牛玉儒: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被称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祥[主要事迹]牛玉儒生前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2004年8月因病逝世。2003年“啡典"疫情期间,牛玉儒吃住在办公室,抢时间建成了占地500亩、480个病房、800张病床的sars救治中心,为呼市非典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交出了老百

  • 关于林肯的悲惨事迹概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林肯试了11次,失败了11次,但他从未放弃追求。他总是主宰自己的生活。1860年,他生平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尽管林肯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但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公司倒闭,他的未婚妻去世,他在选举中失败了。但林肯没有放下,他也没有“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我们的想法是再次竞选国会并最终当选。林肯一生都在面对

  • 朝阳向东高级技工学校是公办还是私办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朝阳向东高级技工学校是公办。朝阳向东高级技工学校是辽宁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扶贫办学基地。学校溯源于向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向东工业公司。1996年定名为向东技工学校,2016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办学至今,学校已形成轨道交通、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运用工程、学前教育、

  • 书包里的故事作文600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的脑海里,有一个人,只和我有一面之缘,但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星期天,我和爸爸逛完街,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从灰蒙蒙的天空中“砸”了下来。我和爸爸赶紧躲进一家饭店里。雨下个不停,我的肚子“咕咕”叫个不停。我和爸爸便要了两碗面吃了起来。这时,走进一位又高

  • 文化活动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文化活动可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士气。人们对文化体育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文体活动对社会政治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文化活动能够传播知识、宣传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文化体育活动是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向广大的青年介绍科学文化知识,进行说服教育

  • 蜀国历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蜀国只有两代黄帝,一个是刘备,第二个是其子刘禅。是刘禅,刘备的儿子。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蜀汉历代帝王有刘备、刘禅。1、刘备先主刘备(161年——223年)221年—223年在位,年号:章武(221年-223年)。先主刘

  • 历史名人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董氏来历]董姓起源有二:①相传颛顼帝的己姓子孙f叔安有一后裔名叫董父,他从小喜欢龙,对龙的习性颇有研究,是驯养蛟龙的能手。当时有诸侯向帝舜进贡了几条蛟龙,舜就任命董父担任驯练官。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这几条蛟龙学会了各种舞蹈,舜很高兴,封董父为i川侯,赐他以董为姓,他的后世子孙便以董为姓了。②春秋时

  • 龙生九子的读后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龙生九子读后感今天我读了龙生九子这篇故事。这篇故事讲了龙王生了九个儿子,长大后一个个模样各异,龙王看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整天游手好闲也不是办法,于是,龙王想给他们各分配一个职务,可是龙王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于是龙王就扮成了老人,把他们喜欢的东西记录下来。记录完后,龙王发现他们喜欢的东西各不相同,于是就

  • 名人典故有关的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金屋藏娇(刘彻)十面埋伏(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乐不

  • 河南省永城市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敬则(635~709)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