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成龙的事迹?

于成龙的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74 更新时间:2024/1/22 20:55:04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名天下,受到万民拥,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举止范行,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太原电视台把这一真实的历史人物,通过现代化的音像手段搬上屏幕,拍摄成了一部20集的电视剧《于成龙》。《于成龙》这部戏好看,因为它讲了一个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大故事,很吸引人。在表现于成龙升迁调动、荣辱沉浮的宦海生涯的大故事中,还包括了许多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其中大部分是于成龙的断案故事。这些以传统的叙事手法所讲述的小故事集集相续,环环紧扣,事随人走,构成了悬念迭起、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大都是在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因而可信性很强,容易为观众所接受,而绝非一般的所谓“戏说”。斩杀皇上的外甥、江宁副都统喀礼,是于成龙宦海生涯中最感人的一幕,也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创造的完成于成龙性格塑造最悲壮的一笔。杀人越货的江湖飞贼鱼壳,倚仗喀礼支持,欺压百姓,盗窃官衙,罪恶累累,民愤极大。于成龙擒拿鱼壳,为民除害。喀礼倚仗自己是皇上外甥,跑到江宁府大堂上强抢人犯,杀死江宁知府陈严龙。于成龙在杀与不杀喀礼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中,顺应民意和百官要求,不顾个人安危,当场立斩喀礼。万民欢呼,百官诚服,全剧达到了高潮。《于成龙》这部戏好看,也因为它拍了许多动人的感情戏。它在围绕着主人公的命运所讲述的故事中,充满了浓烈的感情色彩。这里包括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主仆情、同僚情、官民情,以及明君与贤臣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相知和相重的感情。这种种感情纯正而真诚,高尚而博大,表现了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化之中的伦理思想与亲和观念,渗透在艺术之中则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积淀,呈现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而浓郁的伦理之美与亲和之美。剧中在表现浓浓的夫妻情的同时,还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于成龙辞家别母,母亲为儿子把酒话别,谆谆告诫:“不管做官大小,都要爱民如子,万万不可胡作非为,欺压百姓!”这掷地如金石声、充满大爱的母诫,是于成龙一生始终遵循、不敢稍有偏离的行为准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执政者的最基本的要求。普通百姓世世代代企盼清官,呼唤青天,就是希望他们的父母官为民做主,而不是鱼肉人民。《于成龙》这部戏好看,还因为作品充满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从人物身上和故事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而非空洞说教。只有作品内在精神力量才能真正感人,而外加的空洞说教则只能令人厌烦。《于成龙》这部戏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烛照古今、震撼士庶的伟大精神可以给观众以激励和迪。这种精神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体察民情的精神,是“访民瘼于井邑,察冤枉于囹圉”的解民倒悬的精神,是“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清正廉洁是于成龙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他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他任罗城知县时是粗茶淡饭;任直隶总督时遭到饥馑,吃糠咽菜,同民众共甘苦。即使日子好过些,吃饭也是粗米青菜,人称“于青菜”。他认为,粗茶淡饭吃着香甜,粗布旧衣穿着随便。罗城百姓看到于大人生活过分清苦,过意不去,稍有馈赠,于成龙坚辞不受。他说:“我挣朝廷俸禄,有吃有喝,再拿你们的钱,岂非接受贿赂!”他认为,为官做不到清廉,民风自不能纯正。他离罗城时,把上级奖励的百两白银大部分用来周济孤寡老人和兴办义学堂。“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于成龙的清正廉明,自甘淡泊,终使罗城这个凶险之地得到彻底治理。于成龙不仅是自律甚严的清官,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他勤政爱民,把百姓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他最反对吃皇粮而不办公事的人。他要求自己做一个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的好官。他认为,身为衣食父母官不为父母的衣食打算,怎么能行?直隶旱灾严重,饥民遍野,于成龙含泪将湖北巡抚张朝珍送的枣红马杀了给百姓充饥。他甘冒死罪开仓放粮,以解救千万饥民。于成龙去世后,人们检点他的遗物,只有一件破袍和几罐盐豉,真是“清风两袖朝天去”。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痛悼一代清官的离去。灵柩归葬故里时,江宁数万仕民步行二十里在江边伏地痛哭相送,哭声盖过了滚滚东去的江水声。康熙感叹“居官如于成龙者能有几人”,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谥号“清端”。--大凡世上男人,在外表上看去,也许严肃凶狠,其实他们内心最是善良,胸襟宽大,意志薄弱。对待这种人,只需小施手腕,便可骗来真心诚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只说大统一的王朝):夏,禹商,汤西周,姬发东周,姬宜臼秦朝,秦始皇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西晋,司马炎隋朝,杨坚唐朝,李渊宋朝,赵匡胤元朝,忽必烈明朝,朱元璋清朝,皇太极南北朝时南朝宋共历九帝,分别为: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刘昱、刘准。1、刘裕宋武帝刘裕,东晋

  • 思美人莫愁献身楚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第56集事到如今,楚王已然不再信任屈原,喝令屈原住口。屈原激动之下直指楚王,痛骂楚王昏庸,忠奸不辩。楚王暴怒之下将屈原打入大牢,并不顾屈鳌⒄押陀肽畹娜案妫魉翘媲笄椋鸵煌巫铩U押突呕耪耪诺馗现燎蛉吮滔即タ赐4罄卫铮押屯绰钋孀樱庑┠昀幢浞ǜ母锊恢赖米锪硕嗌偃耍⑶乙笄虺醴鋈恚顺醯钠K馄拢亢敛唤睬槊妫栏刚押

  • 中国历史上的前十个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十大帝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已经给出了五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还可以再找五个,个人认为,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皇帝。编了一首诗或者顺口溜,按历史顺序说说这十大?王: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震八荒。书同文来

  • 描绘历史人物的词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

  • 水浒传人物传记,一个人的,1500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

  • 历史人物故事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故事有:1、蔺相如完璧归赵: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已死相逼,宁为玉碎,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

  • 求散文里描写历史人物的段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

  • 上古传说时期每个君主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皇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③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④伏羲、神农、共工(《风俗通义》);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⑥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⑦天皇、地皇、泰皇(《史记》)。⑧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五

  • 关于动物的情感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某仓库养了两条狗,长期以来,两条狗“相濡以沫”,有了深厚的感情。3月28日下午,母狗死去以后,公狗不吃不喝,一直守候在母狗旁边,不让任何人靠近。记者来到该单位。在一间小房旁边,死去的母狗静静地躺在地上,旁边墙根处卧着一条公狗,头埋在怀中,显得落寞而悲伤。据了解,为了防止仓库物品丢失,该单位门口一直养

  • 美国总统林肯的生平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共和党人,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