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北京历史上的名人
一民族精魂
文天祥于谦
赵登禹佟麟阁
张自忠
二旷世人杰
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陈独秀
三革命先驱
李大钊邵飘萍
马骏毛泽东
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宋庆龄
何香凝
四一代宗师
蔡元培马寅初
叶圣陶孙敬修
五文坛巨人
曹雪芹鲁迅
胡适郭沫若
茅盾朱自清
老舍丁玲
六艺术大师
齐白石黄宾虹
徐悲鸿李可染
梅兰芳程砚秋
侯宝林
七科技英豪
徐光启詹天佑
肖龙友施今墨
李四光梁思成
林巧稚华罗庚
竺可桢邓稼先(未完)
关汉卿、老舍、梅兰芳、程砚秋、侯宝林、刘宝瑞,不是剧作家,就是作家,要么就是艺术大师。还有张怡宁王菲郎平王郅治王朔末代皇帝溥仪,梁从诫袁隆平马连良杨沫马泰海岩曹雪芹
二、有关北京历史上的名人足迹及事件
六朝古都北京,数不清名士风流。文天祥、于谦、曹雪芹、康有为、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梅兰芳、齐白石……,无数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都曾在这座建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沉淀着淳厚文化神韵的古城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那些散落于大街小巷的高轩宝刹或古老房舍,无不记录着他们的人生轨迹,折射出其所处时代的变迁。被列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作为“暂保单位”,或被列入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中的名人故居有:东城——于谦、文天祥、洪承畴、左宗棠、章太炎、梁启超、陈独秀、欧阳予倩、朱启钤、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蔡元培、章士钊、田汉、冰心、叶圣陶、梁实秋、詹天佑、沙千里、艾青、徐海东、陈毅等故居;西城——郭守敬、龚自珍、溥杰、张之洞、蔡锷、张作霖、刘少奇、董必武、张自忠、张伯驹、马海德、徐悲鸿、萧军、田间等故居;宣武——孔尚任、李渔、林则徐、顾炎武、杨椒山、纪晓岚、王杰、邵飘萍、谭嗣同、林白水、萧长华、王瑶卿、荀慧生、谭鑫培、李万春、叶盛章、赛金花等故居。崇文区——郝寿臣故居、王子斌故居等。当然,这远不是全部。这其中,既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住宅,也有忠臣良士的旧居,还有文学巨匠、一代名伶居住生活过的建筑。现状:众多名人故居被夷为平地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城内现有的308处名人故居中,保护较好的只有74处,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是纪念馆、博物馆、单位办公用房和名人后人居住的独户住宅。另有31处进行了挂牌说明。毫无疑问,北京市、区两级文物部门对名人故居这一宝贵的文物遗产一直是非常重视的,凡是属于以上所列的那几类历史名人住过的地方,保存得相对完好的,都被列为区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在院子门口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尤其是有些重要历史名人的宅院,还申报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庆龄故居和郭沫若故居。特别是近十来,北京有关部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使很多名人故居得到了修缮,或经过修缮后陆续对外开放。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王府井大街毗邻的老舍纪念馆,由北京市文物局投资500多万元进行腾退及修缮后,在老舍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开馆以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位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故居,在全国政协委员季羡林、罗哲文等文史专家呼吁下,经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老字号晋阳饭庄的十多间餐厅从这座文物古建筑中腾退出来,2001年10月,北京市文物局对纪晓岚故居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阅微草堂旧址作为广安大街上的一处重要文物古迹对社会开放,目前已接待中外游客逾百万人次。2002年,已破败不堪的袁崇焕祠,在崇文区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祠内的居民腾退工作,经过重新修缮于当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从2003年7月开始,政府投资900万元用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谦祠的原址保护。2007年11月,位于东城区东四头条19号的侯宝林故居经过简单整修,已正式揭牌,目前正在进行侯宝林生前老物件的征集工作,整理完备的故居今后将对公众免费开放。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是一个住着将近十户人家的大杂院
杨松涛
生于北京的名人
三、下面著名历史人物哪些与北京城的历史关系比较密切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
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
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
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
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
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