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右军将军,所以很多人称他“王右军”。
一般来说,秀丽的字体容易显得柔弱无力,而粗厚的字体容易显得笨拙。王羲之把两种风格的宇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可见他的书法功力十分深厚。
王羲之固然在书法上很有天赋,但长年累月的勤学苦练,才是他成为大书法家的主要原因。
相传,王羲之有个习惯,每当他心里想到某一个字时,便会随手在衣服上比画。日子一久,竟然把衣服都划破了。另外,他年少时经常在家附近的一个池塘里清洗笔砚,渐渐地,池水竟然全都变了。据说,他非常喜欢鹅,常对着溪中戏水的鹅入迷。后来,他竞然从鹅的体态、姿势、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诀窍,使自己的书法技艺更上一层楼。
有一次,帝要举办祭祀大典,就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再拿给工匠让他们照着雕刻。王羲之提起笔来,蘸上墨汁,写得又快又好。木板送到工匠那里,大家惊讶地发现,王羲之题字的地方,墨汁竟然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呢!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但王羲之的名声更加响亮,“入木三分”也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