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麽是史文化散文?
反映历史事件,人物,战争,地理,历史文化城市的
并具备散文一些基本要素的文章
可以称为历史文化散文!
二、镇江新区的历史文化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隶属关系占地面积(平方米)断山墩遗址西周春秋镇江新区丁岗镇平昌村古遗址1982.3.25镇江新区社发局24700山炮台遗址清道光二十年(1840)镇江大港镇五峰山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1982.3.25镇江新区社发局2500烟墩山墓地西周镇江大港镇古遗址2006.6镇江新区社发局15000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区文保资源丰富,现有明清古建筑5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8处、区级3处、市级文保控制单位5处。2009年,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氏佳城工程修缮建设,赵伯先故居修缮工程获省优秀工程特别贡献奖,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名录36条,东乡羊肉烹制技艺和华山庙会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镇江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方言。
古代,以长江为自然分界线,镇江也属于吴语区域。现代的镇江话却与毗邻的丹阳迥异,而与扬州仅有微殊。镇江话方言属性变化的原因大致有政治,经济,自然地理与交通几个方面。
吴语对镇江话也有渗透,主要表现在词汇上。镇江话发展的总趋势是向普通话接近,新词取代旧词的速度很快,数量也很大。语音上,一些古音残余正进一步消失,逐步向普通话过渡。例如“祖、锄”的韵母旧读o,近多读u;“姐、且、谢”的声母旧读z、c、s,现开始读j、q、x;“占、善”的声母旧读j、x,今天多读z、s。
三、有关徐州的历史文化特产风景名胜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特产
贾汪素火腿,沛县狗肉;新沂捆香蹄;邳州银杏粥、贡菜苔干;睢宁蜡皮、豆腐、绿豆饼、王集香肠;丰沛县牛蒡;丰县红富士;还有冬桃、煎饼、李寨白酥梨、新沂骆马湖银鱼。
四、无锡渔父岛的文化历史
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史传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五里湖而得名。渔父岛是突入蠡湖中的小岛;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隐居五里湖养鱼耕作,写下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民间尊其为渔父,其岛取名为渔父岛。
岛的北端修筑了一条三百米的景观长堤,与“蠡湖之光”景区相连;为纪念西施而取名“西堤”,与岛西头通向“渤公岛”景区的“蠡堤”相呼应。两堤抱湖贯三景,堤湖相映。亭台石桥,花木绿荫,金沙湖水,银光粼波,步行堤上或泛舟湖上,美哉乐哉。
近些年,渔父岛已成为市民野营、漫步、赏景、摄影的乐园;夏季游泳玩沙、戏水纳凉的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