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前十课人物和事迹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
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鸦片战争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要求禁烟最坚决:林则徐
当时清朝皇帝:道光帝
4.林则徐禁烟措施:派人暗访密查
缉拿烟贩
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虎门销烟
5.虎门销烟:
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
领导人:林则徐
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6.鸦片战争:时间:1840.6~1842.8
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
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
发动者: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结果:中国战败,圆明园被毁,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2.列强的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人:洪秀全
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
顶峰: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事迹(军事行动):
进行北伐和西征
抗击洋枪队:
1860年,李秀成率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同时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关于初二历史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百度和网页历史/初二年级(下)/第18课%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doc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
[科目]历史
[年级]初二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教案
[文件]LS18B.doc
[标题]第18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
第18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京市四中高级教师王树森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与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认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总结.它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的分析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本课难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备
录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录相《开国大典》.(幻灯片,图片也可以.)
教学要点(板书)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新政协筹备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2)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开国大典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2.世界意义
3.基本经验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上半年(也就是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取得的胜利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指明)在军事上:(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下达进军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作战.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接着,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人民.在政治上:(1)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全面展开,翻身农民为了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2)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总之,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讲授新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新政协筹备会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提出之后,立刻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热烈的响应和拥护,并准备派代表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国家大事.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华侨代表,分别从全国各地及海外陆续进入解放区.当时接待民主人士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一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同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的代表与已经到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对于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及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问题,获得了共同的协议.明确指出:这次新政协与旧政协最根本的区别是一切反动党派及反动分子必须排除,不许参加.由于人民解放军迅速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949年上半年解放了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武汉,太原等全国的中心大城市,国民党政权基本上已被推翻,剩下的只是消灭其残余势力的问题;同时,全国解放后如何用最大力量来恢复与发展人民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及巩固国防的问题,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于是,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更为加速进行.七届二中全会以后(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迁到了北平,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代表也相继到达北平.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发起者中国共产党,和赞成这个主张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共计23个单位,134人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新政协筹备会于6月15日在北平宣告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筹备会决定设立6个小组,分别进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准备工作.经过三个月的积极筹备,各方面都已基本就绪.新政协筹备会于1949年9月17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看录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片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其中包括各单位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邀代表75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从代表的广泛性来看,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因此会议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行使国家权力.就是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还将对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起协商,参谋和推动的作用,并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各党派的不同要求和矛盾起调节作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以上简表用小黑板或投影向学生展示.)
①大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代它是一部根本大法,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规定了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的总原则.
《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体现,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
②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56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商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可根据《教参》简介李济深,张澜,高岗的情况.)
③大会还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这些决议都是经过筹备会和大会充分讨论,并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才确定的.
④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在天安门前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9月30日,在大会闭幕的那一天晚6点,举行了奠基典礼.
二,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委员会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30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典礼.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学生朗读课文)
(看录相片《开国大典》或有关幻灯片,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的无比辉煌的胜利.这个胜利,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广大劳动群众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个胜利,必将使过去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作为一个伟大,光辉的节日而载入人类史册,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强大的人民新中国已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1)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过渡的新时代.
2.世界意义
(1)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原因(即基本经验)
(1)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3)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4)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本课小结
这节课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新中国的诞生,是100多年以来的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辉煌成果.从此,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布置作业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2.《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第18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山东济南市第八中学刘爱华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
央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确定国旗,国歌,国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并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共同纲领》起
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对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
义过渡的新时期.
3.要热爱人民的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原因,培养总结
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难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教具
《解放全国大陆形势》地图;《开国大典》彩色图片.
二,开国大典(1949.10.1北京)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国民政府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指定学生答).然后教师说明(指图:请同学们看解放全国大陆形势》地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从各个战场上继续追歼国民党军队.4月24日解放太原,5月,解放武汉,杭州,上海,西安,南昌几个大城市,6月解放青岛,8月解放长沙,福州,兰州,9月,西宁,银川,呼和浩特也相继解放.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基本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指定学生读书框内小字提示(教师利用这个时间板书本课标题),然后说明:建立国家等重大问题,将由中国人民及其代表协商决定.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9,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可联系近期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比如八届一次会议),或者省政协会议(比如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等例子加以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为新政协,为什么主要是为了区别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协会议,即旧政协.为了迅速召开新政协,中共于1949年6月召集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在北平举行筹备会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终于在北平隆重开幕了.(板书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出席会议代表的构成及人数(指定学生答).教师说明: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引导学生齐答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那么,这次会议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2.内容
(1)大会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板书).《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齐答),性质是什么(指定学生回答).新政权的性质也就是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学生齐答出).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引导学生齐答出)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得出结论:人民自然是国家的主人.《共同领》还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和原则.《共同纲领》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行使国家主法权,因此,《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学生齐答,并要求学生划书).补充说明: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但仍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起参政议政作用.
(2)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板书)选举的结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毛泽东(学生齐答)此时教师讲解课文插图:当选举结果揭晓时,全体代表一致起立鼓掌欢呼达数分钟之久.副主度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宋,李均为民革成员,张澜是民盟成员,这说明新政府是一个联合政府(引导学生答出).
(3)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是北京,
采用的方法是公元纪年(学生齐答)那么,这是在哪些会议上确定的呢(学生齐答或个别答,教师板书),教师纠正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说明: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政协一届会议则确定其为代国歌.对五星红旗的图案,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但你能不能说出这个图案的含义(指定学生答).说明: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每个共和国公民,都应尊重和爱护国旗,为此,我们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学生齐答).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都要升国旗.
(4)另外,会议还一致通过决议,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板书).请同学们看课文页插图,碑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哪八个大字(学生齐答),碑的背面雕刻着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的纪念碑碑文,请看课文竖体字,指定学生朗读.教师解释,碑文与碑座四周镶嵌的历史浮雕紧密配合,说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所以后人要建碑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那么,想一想,你最崇拜中国历史上哪些英雄人物最崇尚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如何把他们的精神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这个问题留作同学们课下讨论.
以上我们讲了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任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周恩来(齐答),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学生齐答)
二,开国大典(1949.10.1北京)
请同学们看这张彩图(《开国大典》教师指图),这张油画描绘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指图:这是毛泽东主席,他身后第一排自左至右是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第二排第一人是周恩来总理.北京30万人民,身穿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齐集在天安门广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在军乐曲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此处若能播放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录像带则更好).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随即,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指图).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请同学们看课文受检阅各步,炮,骑兵部队,由东向西分列经过主席台前;人民空军的银鹰在会场上空翱翔,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力.阅兵式长达3小时.晚上,五彩缤纷的礼花从天安门广场
四周腾空而起,满天灿烂.举着红灯和火炬游行的群众通过主席台时不断振臂高呼:人民
共和国万岁!毛主席在扩音器前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并不时向群众挥手致意.首都
数百万人民沉浸在狂欢之中.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心潮澎湃,
豪情满怀,普天同庆.1949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正式确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引导学生齐答出)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人民饱尝忧患,历尽艰辛,忘我奋斗了100多个春秋,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那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既具有国内意义,又具有世界意义.
国内意义:由学生归纳划书.两点(见本目第二段内容).设问为什么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过渡提问:什么叫亲民主主义革命或引导学生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谁是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学生齐答).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一直是什么性质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齐答).现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任务已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中国开始向过渡.所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过渡.
世界意义:让学生思考归纳回答.划下来两点(见本目第三段内容),解释第2点.设问:怎么理解民族解放斗争即亚非拉美许多国家仍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的胜利,
给他们作出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请同学们看课文框内思考题,既然意义那么深远,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它为什么取得胜利你认为取胜的原因是什么(指定学生回答).4点,划书,联系所学过的典型史事,适当加以阐明,加深理解.
基本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设问:其它政党领导不能取胜吗提问:辛亥革命的结果(学生齐答).这表明: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不能推翻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尽管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共产党都能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教训.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学生齐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学生齐答).从而制定和贯彻正确路线和政策(强调正确领导),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学生齐答.)
2.而人民军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引导学生回忆大革命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共手中没有军队.所以,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八七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提问:1927年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标志是哪三大著名起义(指定学生答).教师说明这就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揭开了序幕,从那以后,这支人民军队就保证了中国革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3.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引导学生回忆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尤其是中共如何做出大量努力,促成两党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正式建立)的史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断壮大革命力量,缩小敌对势力,所以没有这点,革命也不可能取胜.
4.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们知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要学生齐答划线内容).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极为成功的.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能象毛泽东思想那样,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超过如此巨大的作用.因此,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革命取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以上几条原因也正是中国革命取胜的基本经验(板书).齐读.
本课小结
本课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创造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的诞生,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果.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历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做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注:凡打标志者,表示该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要求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