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理解“文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如何理解“文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3/12/6 1:29:02

一、如理解“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已成为一种理论,被许多人接受并频繁引用。它能被许多人接受说明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好多东西都变成了双刃剑,所以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句话。一些具有“吸引性”的文化的发展可以以此为指导理念,如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开发等。那些作为“出口”的文化的打造就不能以此为指导理念了,如影视产业的发展等。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论述这个理念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民族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要想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以下两点要必须做到。

一、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走民族化的文化建设路子。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是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改用其他先进民族的东西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提高自己民族的创造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和扬自己的个性来实现的。如果简单地移植和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不但永远赶不上先进民族,而且还会丢失了自己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为扩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文化。只有坚持抓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世界的眼球并走世界。

二、必须坚持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任何个人的发明创造,一旦脱离了社会机体,不能成其为文化;任何时尚文化,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也不能流传,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以往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文化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群众被排斥在文化之外,这是民族文化不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民族文化的定位必须是大众文化,必须服务群众,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现代文艺创作都要按“三贴近”原则,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践,已适应大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把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把晦涩的变为通俗的,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使广大民族群众成为文化的拥有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民族文化建设才有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文化不同是世界当前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的特色,如果都是一种文化的话,这个世界的不可能发展的,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色彩,因此,我觉得,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非重要的。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总是跟着别人跑,不体现自己的特色,这个文化就会走向灭亡,或被别的的文化同化和吃掉。这才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的真谛所在。

二、文化和文明有什么区别?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三、社会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区别及不同如下:

一、概念范畴不同

1、社会

社会,即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社会又被歪曲内涵作形容词使用,形容在人群中混日子过生活的人,特指混混,在年轻人中使用甚广)。

2、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二、包含关系不同

1、社会是整体,人类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2、文化是要素,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三、本质不同

1、社会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人和组织的形式。人,确定着社会的规模和活动的状态。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生产关系。

2、文化

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游记》读后感启发小学作文10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尤其是里面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互帮互助,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我。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西游记》读后感启发小学作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西游记》读后感启发作文一《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有诚实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聪明机警、善恶分明

  • 2021年40字左右的爱国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抗金的事迹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

  • 袁姓的传统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郡望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直系地望。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 封神榜职位高低排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职位高低排行如下: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柏鉴)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火龙标、攒心钉、二柄锤;五岳正神: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五色神牛、金眼神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兽、铁嘴神鹰;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青骢马;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黄彪马;西岳

  • 伽利略的忘我工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

  •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急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最难忘的还是我和书的故事。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的手里有了沈石溪的《狼王梦》。有的是叶圣陶的《稻草人》,还有《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故事》。而我呢,一本也没有,心里羡慕极了。于是放学后,我跑到家就央求妈妈,给我也买一本课外书。妈妈说:不行,买

  • 1921年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

  • 先秦文化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

  • 有没有姓朱的清朝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国治(?1673年),字平寰,辽东抚顺人,隶属清朝汉军正黄旗。顺治十六年,任江苏巡抚,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又以抗粮为名,制造江南奏销案,顺治十八年疏言苏、松、常、镇四府欠赋绅衿万余,均为抗粮,后全部褫革,是为“奏销案”。又在哭庙案中,罗织罪名杀害苏州金圣叹、倪用宾等人。朱国治将哭庙文

  •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要件。(2)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3)必须坚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任务的历史作用。(4)必须坚持用全面分析与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标准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