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暗杀大王”王亚樵派去刺杀蒋介石的杀手华克之等九人已经潜伏在了庐山,刺杀地点选在了西南坡地下山必经之路。刺客们化装成游客分散潜伏,万事俱备就等着在这里避暑的蒋介石经过。
当时的王亚樵在上海有着怎样的地位?对戴笠吆来喝去,即使是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王亚樵初次来到上海是1913年,无处混迹的他们只得来到码头上帮人提行李混饭吃,晚上的时候还要露宿街头。
但王亚樵发现,即使是做劳工这样的苦差事也是分帮派的,初来乍到的他们甚至没有在这里立足的资本。
但是王亚樵一行都是练家子,当生存已经受到威胁的时候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有有人对他们不客气,二话不说上来就开干,直到对方认输。
一来二去王亚樵在上海打出了名气,接着李鸿章的族孙李少川循声而来,李少川告诉他,上海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欺软怕硬的孬种,只要拳头够硬就不怕没有地盘。
临走时,李少川给王亚樵留下了一千块钱和50把亮闪闪的斧头,就这样,斧头帮诞生了。
王亚樵成立斧头帮的宗旨就是替天行道,蒋介石在取得大权后,违背孙中山的政策背叛革命,并且消极抗日。
满腔热血的王亚樵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一点也看不下去了,正在这时被软禁起来的胡汉民的家属找到了王亚樵,给出20万大洋买蒋介石的人头。
正中下怀的王亚樵当即策划了刺蒋行动。
1931年6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到了庐山游玩,这一消息马上被王亚樵的刺杀小组得知,经过周密的安排,他们十余人化妆成游客潜进庐山。
因为关卡众多,唯一让他们犯难的是枪械无法顺利带进,接着,他们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那就是把枪支藏在火腿里,他们买来十只金华大火腿,然后将中间挖空,再把手枪放进去,再一针一针的缝好,涂上盐泥,就这样他们顺利把枪支带上了山。
但百密一疏,他们却将火腿随意扔进了树丛,蒋介石的侍卫在巡逻中偶然发现了可疑的火腿,加上火腿被挖出的空洞,他们马上意识到可能有刺客已经进到了山上。
紧接着,一层一层的警卫加强戒备,然后进行封山搜索。此时的蒋介石在太乙村的甬道上散步,热血青年陈成看准了这是个刺杀蒋介石的绝好机会,于是他拿出手枪正好对准射击,蒋介石的护卫扑了上来,一把将陈成按住。
陈成又连续射击了两枪但都没有射中,最后被蒋介石的护卫当场击毙。
王亚樵想要刺杀蒋介石主要原因有两个因素:一是老蒋太狠,1927年举起屠刀滥杀无辜,王亚樵就想杀他。二是老蒋面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不仅不抗日,反而搞什么“攘外必先安内”,这实际就是汉奸行为。
刺杀虽然失败了,但是蒋介石更加的胆战心惊,他命令戴笠务必将王亚樵置于死地。
而戴笠也是左右为难,王亚樵的恨他是知道的,况且两人还是拜把子兄弟,但是蒋介石这边更不能得罪,不然很容易被老蒋怀疑。
戴笠带人全力追杀王亚樵,在抗战时期的确让人不理解。都说戴笠杀了很多汉奸,只是为他洗白而已。老蒋在国家存亡之际,还依然派人杀王亚樵,足以看出他的格局有多小。
得知消息的王亚樵隐姓埋名藏身梧州,一切妥当,但一个女人的出现让格局发生了变化,她就是王亚樵信赖的部下余立奎的女人,名叫余婉君。
王亚樵在香港时,戴笠的人就找到了其去处,关键时余立奎掩护王亚樵而被捕。余立奎被捕后,余婉君就给王亚樵写信,不想在香港生活了。
1936年9月的一天,余婉君约王亚樵出来,当时王亚樵的人就感觉有情况,劝王亚樵不要去。但王亚樵依然相信兄弟的女人不会出卖他。
可是,当王亚樵的双脚一踏进余婉君的房子,他就被人撒了一脸石灰,接着被人连开五枪,倒地而亡。
而他临死的时候竟然还大叫余婉君躲避。
王亚樵是安徽合肥人,出身农村,他的父亲也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为了谋生,父亲学过中医,开过棺材店,还开过染坊,但都因为当地的豪绅恶霸而中途作罢,没有成就一番气候。
父亲的种种遭遇王亚樵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养成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但最后却还是死在了自己的重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