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开国大将有很多,尤其是秦王李世民麾下,一个个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比如秦琼、程咬金、罗成等等。
但是还有一个人,虽然不是那么有名,却为了唐朝政权的建立,他的母亲与妻子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人就是程名振。当初李家父子揭竿而起,刘黑闼那块硬骨头,连秦王李世民都啃不下来。
最后,程名振出马,先是阻了刘黑闼的运粮通道,后又毁了刘黑闼的运粮船只。气急攻心的刘黑闼抓来了程名振的母亲与妻子,斩首示众。
风水轮流转,没过多久,刘黑闼就被活捉,程名振亲手取其首级,以祭母亲在天之灵。
贞观年间,唐太宗想攻打高丽,但是朝中武将老的老走的走,无人可用。
有人向他推举了程名振,李世民听说过他,但是一直放他在外当刺史,并不了解。于是李世民让人传回程名振,问他对攻打高丽有什么想法。
听程名振说完,李世民对他大为赞扬,觉得他是将相之才,想要重用他,当场就封他为右骁卫将军、平壤道行军总管。
第二年,程名振征战高丽,以少胜多,一战成名。让李世民龙颜大悦,从此对程名振另眼相看。
程名振有个儿子叫程务挺,从少年时代起就跟着父亲征战。都说虎父无犬子,有程名振这么骁勇善战的父亲,程务挺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打仗方面,甚至更胜父亲一筹。
程务挺从唐高宗到唐中宗再到唐睿宗,也算是历经三主,但是这三主背后的掌权人却是同一个,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程务挺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和他打过仗的敌人对他都敬佩有加。但是他也有着很多武将的通病,性格过于直爽,政治敏感度不够。
唐高宗李治去世后,唐中宗李显即位。李治在临终前,曾嘱托裴炎辅佐李显。但实际的皇权,从唐高宗后期就逐渐掌控在武则天手里,李显其实也就当了个傀儡皇帝。
不过如果李显愿意与武则天配合,慢慢培养自己的实力和势力,努力去成为一个明君的话,也许历史会改写。
偏偏李显即位就干傻事,上来就任人唯亲,要封岳父韦玄贞为侍中,还要封他奶娘的儿子五品官。斐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得不上前谏言,劝皇上不用这么着急,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封也不迟。
李显就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不但听不进劝,还扬言:“别说区区一个侍中了,我就是把天下给了韦玄贞又如何?”
此话一出,斐言惊恐万分,秉着对先帝的忠诚,他无奈之下只能找到武后,商议对策。
武则天听了大怒,当下就决定废了中宗这个昏君。她与斐炎制定好计划,只等时机一到,就让李显下野。
李显头年十二月即位,第二年二月,武则天就聚集百官,命程务挺、斐炎等带兵入宫,宣布太后诏令,皇帝被废,赶出皇宫,重新做回庐陵王。李显就这样做了两个月的皇帝,比后来的袁世凯的八十天皇帝更短,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李显被废,唐睿宗李旦即位,掌权者一样是幕后的武则天。
此时斐炎和程务挺都没有察觉武则天想要当皇帝的野心。他们以为太后和他们一样,一心为李氏家族保江山,他们效忠太后就是效忠李唐江山。
李旦即位后,武则天的野心渐渐暴露,暗地里已开始铲除异己。有所察觉的李唐宗室幕僚们,决定起兵,重新拥立李显为皇帝。
武则天收到消息,找来斐炎商量,斐言无不真诚的说:“天子已经长成,却还是太后把持政事,这才给了小人造反的借口。
太后不妨把皇权交还给天子,叛军自然没有借口起兵了。”武则天听了,知道斐炎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留着是个祸害,于是当下就下令把斐炎抓了起来。
程务挺听说斐炎被抓,以为自己在武则天那里有几分薄面,立即进宫向太后求情,释放斐言。
程务挺的求情让武则天十分恼怒,刚好程务挺与造反的那几个武将都相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武则天直接把程务挺也给抓了,罪名一样是勾结叛党,以下犯上。
没过多久,斐炎、程务挺军中问斩,株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