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年,86岁的梁武帝被人削减食物困在皇宫,没多久便饿倒在地。死前,他颤抖地发出两声:“嗬!嗬!”
在二十四史中,寿命超过80岁的皇帝共有四位:唐朝的武则天,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清朝的乾隆帝,以及最高寿的一位皇帝南朝梁武帝萧衍
历史上的梁武帝,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代文治武功的至尊帝王,更是一位以佛法治国的菩萨皇帝。
梁武帝与沈约、任昉、谢朓、范云等7位名人共称为“竟陵八友”。他幼年丧母,年过二十又丧父,饱受失怙失恃的痛楚,他深刻体会到世事无常,天人永隔的无奈与悲伤,因此他长了一个慈悲菩萨心腸,仁厚待人,信奉佛法。
502年,萧衍推“齐”建“梁”,他励精图治,勤理政务,哪怕寒冬腊月也坚持五更起床,批阅奏章时,哪怕右手冻裂生疮亦不停笔。他待人谦恭宽和,即使是小吏面圣,也礼遇之如同接待贵宾。同时施政宽容,每次断决重罪要犯,必然落泪不忍,郁郁不乐。他更多次召见州县官吏,训诫他们要廉政爱民,对声誉良好的廉吏不吝擢升要职。
在萧衍的励精图治下,南梁国势迅速强盛,军威更到了被北魏视为“南军百年未有之盛”的地步,梁武帝对自己的功绩颇为满意,开始刚愎自用。
他推崇“内圣外王”的理念,想以此教化民众多行善事。他大量修建寺庙。不顾重臣劝阻立佛教为国教,耗费巨大的财力兴建500多座寺庙,不一会国库的钱便被用尽了,可他还不满足,想要修建宫城边上的同泰寺。
身为九龙至尊,自己信仰的寺庙怎能装修简陋,一定要风风光光的装修,庙堂必须是金碧辉煌。于是他便向众大臣索要捐款,可收集到的金钱数量远不及他的要求。
527年他索性脱下龙袍,出家为僧,一时间整个朝廷哗然,一国怎可无君,于是众大臣用尽钱财,生生给他凑了1万亿钱出来,这才把皇帝给求了回来。
原本以为这样皇帝就能够安稳下来,可皇帝每次缺钱都来向大臣们要钱,来来回回闹出家了4次,大臣就向百姓去搜刮,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百姓民不聊生。
546年,梁武帝正心满意足的看着自己治理下的太平盛世,突然收到来自大臣贺琛的一封上书,书中列举皆是梁武帝的罪行,希望皇帝能够及时回头。内容大致如下:
1.搜括极其残酷,民不堪命;2.官员穷奢极欲,无限浪费;3.权臣玩弄威福,专找别人的罪过;4.朝廷大兴土木,民众服役不得休息。
原来梁武帝的仁政不分善恶,皇亲贵族反而利用他的“仁”做尽了坏事,他都是从宽处理,他修建的寺庙已经耗尽了民脂民膏,到头来百姓才是最终受害者。
梁武帝大怒,把奏折狠狠的摔在地上,他认为自己没错,一个匹夫怎懂自己的用心良苦。便下令谁再上书类似这样的奏折一律斩首,于是大臣们没有敢再上奏折直谏的了。
后来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背叛了朝廷投靠了北魏,后来在北魏混不下去了,重返南朝,梁武帝宽仁待人,不做任何追究就原谅了萧正德,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化萧正德,望他能够报效朝廷。一时间,萧正德感激涕零。
可是,人性怎么能够轻易改变呢?548年,萧正德联合西魏叛将侯景发动叛乱,就这样,恩将仇报的萧正德与侯景,将梁武帝死死围困在台城。而他的儿子们呢?虽然手握重兵,却早希望这位“菩萨皇帝”离世,自己好继承皇位。
侯景来到带兵来到梁武帝面前时,他所见到的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可怜老人,反而是个威严有加、神圣英武的皇帝,手握屠刀的侯景竟吓得浑身筛糠,对老皇帝行了君臣之礼,然后把他困在皇宫里削减了他的饮食。
萧衍躺在皇宫里嘴里干苦,想要索要蜂蜜却无人应答。直到这时,梁武帝才如梦方醒,在发出了两声“哈!哈!”后便离开了人世,终年86岁。
梁武帝是《资治通鉴》里绕不开的一位帝王,他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帝国。
早年的悲惨遭遇使他更懂人间疾苦,他推行仁政,一切从宽处理,可恰恰如此才酿成严重的后果。
善良不分性质就是纵恶,梁武帝最终吃下了自己种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