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末路挣扎的大汉奸梅思平

末路挣扎的大汉奸梅思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36 更新时间:2023/12/13 19:34:15

梅思平,浙江永嘉人,受过高等教育,中华民国时期的著名政客。因为对全民抗战的前景感到悲观,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卖国求荣,跟着精卫做了汉奸,他代表汪精卫与日本人鉴定丧权辱国的《重光堂密约》,凭着这一功劳,成为汪伪集团的核心人物。

梅思平历任高官要职,掌管国内粮食大权和伪政府的人事大权。日本战败投降后,眼看汪伪政权就要崩溃,梅思平深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时一个叫许耀州的汪伪政府卧底参赞武官,建议梅思平站出来维持南京的局面,陈公博已经逃亡日本,所以他要梅思平此时应该下令:伪军部队要各守原防,负责治安,全市伪警察全部要坚守岗位,负起最后的维持责任。

梅思平采纳了许耀州的意见,以内部部长的身份,接收了南京以及附近地区的方案,配合日军防止新四军进攻南京,被评为前进指挥部高级参议。

1945年9月25日这一天,梅思平将汪伪政府的档案、件、物件分门别类移交给前来接收的中央各部代表,洋洋得意的梅思平尾巴翘上了天,在私邸的聚会上,梅思平高调自负地对来他家打听消息的汉奸们说:“经过我们在座每一位的努力,我们把南京城完好无损地交给了中央,这是我们的功劳”。他自以为自己劳苦功高,上司一定会对他重用。

谁知就在第二天凌晨,军统特务突然破门而入,正熟睡之际的梅思平就成了军统生擒的囚犯。

梅思平被押往宁海路25号的军统临时看守所,和刚从日本被引渡回国的陈公博关在一起。1945年12月上旬,军统局南京办事处提审梅思平,根据法庭的提审问题,梅思平回到囚室写了自白书《和平运动始末记》,前前后后附上调查材料印证,足足写了两万多字。

到了1946年,梅思平又被连续提审了几次,当对于高等法院提审最为关键的一条:“你对于反抗本国这一罪行,可承认?”法庭上,梅思平百般抵赖,声称自己不但没有反抗本国,反而积极协助抗战,救济沦陷区的民众;维持南京治安;保留了汪伪档案等等。

5月3日上午,首都高院第一庭公审,听众达3000多人,梅思平还是拒不认罪,法庭抗议:“说我与敌私议,完全错误,我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工厂有140家,在日本占领区上是我恢复了悬挂党旗国徽。”

5月9日上午,最高法院民国35年度汉奸梅思平以通谍敌国,判处死刑。梅思平知道这次是死罪难逃,便又求援自己的弟弟梅仲平去求济深请求蒋介石对自己网开一面,赦免死刑,遭到蒋介石严词拒绝。

8月26日,最高法院第二庭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时的梅思平已穷途末路,无力回天,诚惶诚恐的梅思平每天以酒精来麻醉自己,寻求片刻安慰。

1946年9月14日凌晨,首都地方法院接到梅思平死刑执行令,半醒半睡的梅思平被押往刑场,法警举起驳克枪扣动扳机,对准梅思平后脑勺射出子弹,梅思平随即倒地,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梅思平是第一个在南京被枪毙的大汉奸。

梅思平自命不凡,在抗战中是汪伪集团投敌中的先锋人物,在伪政府中活动积极,红透了半边天。抗战胜利后,他在被审过程中舌如巧簧,多方辩解,他在狱中留下三封遗书,一封是给蒋介石,一封是给谢冠生,第三封给妻子绶卿。

1939年,梅思平13岁的女儿梅爱文在日报上刊登《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爸爸》,在文中列举梅思平卖国求荣的几大罪状并表示不愿意有这样的爸爸。后来,他的继母和他另外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纷纷发文章来谴责他。

这就是当汉奸的下场,只要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就注定没有好下场。

标签: 大汉奸梅思平

更多文章

  • 大汉奸李士群投靠日本,却死在日本人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汉奸,李士群

    李士群,1905年出生于浙江遂昌,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他有一位好母亲,母亲明白读书识字的重要性,因此省吃俭用把他送进私塾。1924年,李士群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后又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同学方木仁,在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下,李士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

  • 盛恩颐一夜之间输掉上海100套房子,晚年流落街头,饿死在自己门口,终是为自己的错误买了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盛恩颐,盛宣怀,民国人物

    民国首富盛宣怀之子盛恩颐,盛家唯一的继承人。盛宣怀原本是清朝末年的落寞书生,直到22岁才考取功名。只是那时的清朝已经走向了衰败,即使考取了功名,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但是盛宣怀却有一颗十分聪明的头脑,在和母亲逃难的过程中,抓住了“政策的东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国家工业快速发展

  • 孝文帝拓跋宏的悲哀,治得了天下,却治不了让自己戴绿帽子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文帝,拓跋宏,戴绿帽子

    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官制改革,设置三师、四镇和九卿等中央政权,在实施汉文化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下令天下百姓说汉话穿汉服,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稳定国家的社会制度。孝文帝国家固然统治得很好,但是后宫内室却不尽如意,甚至头顶一片青青大草原。孝文帝的一生命运多舛,四岁被立王位,

  • 韩信的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萧何,汉朝人物

    韩信,贫寒人家出生,凭着自己的才华才干赢得了万人景仰。一个人纵有一身本事也要有伯乐才行,年轻时的韩信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在萧何的帮助下,投靠刘邦的麾下,刘邦仅封个放粮的职位,韩信以新米进来陈米放出的科学方法保存粮仓的粮食不生虫不发霉,他把粮食管得很好,但这并不是韩信的志向。韩信寻思,既然在这里

  • 吕雉和戚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雉,戚夫人

    都说吕雉对戚夫人太过残忍,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戚夫人对吕雉的伤害有多大,夺了她的丈夫,还要废了她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这是不是有点过分。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不说,还被项羽抓去做了两年的人质,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事,却被没情没义的刘邦全部忘得一干二净,专宠戚夫人和他俩生的儿子刘如意,从小就封如意为王,那

  • 吕雉后面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雉,审食其

    吕雉是自秦始皇以后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她的父亲在第一次家宴中遇到来蹭饭吃的小混混刘邦,觉得他相貌不凡,日后必然不同常人,便把女儿嫁与刘邦,刘邦真是空手套白狼,混饭吃不想还混了一个老婆。刘备真如其老丈人所曰,刘邦逆天好运,刘邦起义竟然逼项羽乌江自刎,自己成就天下做了皇帝,这就是汉高祖刘邦。吕雉为刘邦生下

  • 宣姜、文姜两美女姐妹的人生,殊途同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宣姜,文姜

    春秋时期,战乱不断,开疆拓土,争强夺霸是大势所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当时天下就是这么一个局势。话说卫国的国君第十五代君王卫宣公,名晋,姬姓,卫氏,父亲卫庄公去世的时候,卫晋还在邢国做人质,王位便顺理成章地由大哥公子完继承,他们的兄弟州吁有野心杀了大哥公子完,夺之王位,可是卫国人不拥护他,朝内大臣们

  • 齐襄公乱伦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襄公,乱伦

    齐襄公是春秋时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他在位时并没有像其他君王一样留下治国政绩,但有一件事却是贻笑后人,那就是他的不齿乱伦之恋。齐襄公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叫文姜,他们兄妹俩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至渐懂人事的时候,他俩竟在一起苟合,这可是违背天理人伦的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次人不知,两次三次人不知,再

  • 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甲,姒孔甲,夏朝人物

    姒孔甲,夏第十四代君王,姒孔甲夺回王位时已经56岁,他的父亲姒不降在位时不看好他,没有把王位过继给他是正确的。孔甲56岁继位,把夏朝搞得一塌糊涂。司马迁《史记》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后人对他的评价实在不耻。姒孔甲,姒姓,名孔甲,从小性情怪僻,不求上进,虽说

  • 明朝皇帝中的“小透明”明穆宗朱载坖,在位仅六年,却赚回了全世界一半的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穆宗,朱载坖,隆庆皇帝,明朝历史

    隆庆皇帝,明穆宗朱载坖(jì),估计很多人看着这串称呼,都觉得很陌生。明穆宗是嘉靖之子,万历之父,他的儿子和父亲,是明朝在位时间中最长的两位皇帝,分别是四十八年和四十五年,尽管毁誉参半,但他们的名气比起隆庆来说,就大得多了。因为隆庆只在位了仅仅6年时间,在历史上是个实打实的小透明。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