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3/12/6 16:28:33

秦国经过改革,国力日渐增强。面对势力不断扩张的秦国,其他六国都感到恐慌。为了抵抗秦国,有人建议六国采联合抗秦的策略。这种策略叫做“合纵”。另有一些人站在秦国一边拉拢各国与秦国合作,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叫做“连横”。在主张“连横”的政客当中,要数张仪最有名望。

张仪是魏国人,他早年和苏秦同在鬼谷子先生门下求学。张仪学完课业之后,告别了老师和同学,到诸侯国去进游说。

张仪历经千辛万苦到了秦国,这时,秦孝公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秦惠即了位。张仪凭借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

在六国当中,要数齐、楚两国最强大。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必须拆散齐国和楚国的联盟,他向秦惠王献了个计策,他假装辞去秦国相位带着厚礼,以游说者的身份投奔楚国。

楚怀王对张仪在秦的显赫地位早有耳闻。张仪一到楚国,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楚王对张仪说:“您来我们这个偏僻落后的国家,有什么指教吗?”张仪接过话茬说:“大王如果能听我的意见,首先同齐国断交,不再同它往来,我能把秦国商、於一带的600里土地献给贵国;让秦王的女儿嫁给大王做妻妾。秦、楚两国之间娶妇嫁女,结为亲戚,永远和好。这样,削弱了北边齐国的力量,西边得到秦国的好处,我看没有p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楚王喜出望外,赞成张仪的主张,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贺。楚国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国解除盟约,并派使臣随张仪接收商、於之地。

张仪出使楚国的目的达到了,他一回到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掉下来伤了脚,一连3个月都不理楚国使臣。后来,齐国见楚国不讲信义,便与秦国联合了。张仪见计划实现了,便把楚国使者打发走。楚国使者再一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耍赖不承认有这回事了。

使者回来一报告,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动10万大军攻打秦国。秦惠王也发兵10万人迎战,齐国赶来助战。楚国一败涂地,10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商、於600里地没到手不说,还被秦国夺去了汉中600里地。

后来,张仪又放心大胆地去韩国、齐国、赵国、燕国等国逐一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他策划下,秦对韩、魏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迫使这些国家就范,力图侍奉秦国以求相安无事。张仪还曾率军向东侵伐,使秦完全占有了河西、上郡等地,并在河东占有土地,掌握了黄河,国威大振。

张仪作为一个纵横家,活跃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以言辞和策术游说各国君主,成为战国时期特有的政治活动家。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1896年,18岁的太监寇连才冒着生命危险奏最后一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故事

    1896年,18岁的太监寇连才冒着生命危险奏最后一曲。慈禧想起旧情,想饶他一命,但寇连才说了一句话,气得慈禧杀了他,光绪听了却哭了。15岁那年,家里的生活薄地被地主霸占,父亲未能起诉,反而被折磨致死。于是,聪明好学的寇连才只好放弃读书,一心入宫谋生。因为她思维敏捷,慈禧很喜欢这个给她梳头的小太监,很

  • 秦始皇:秦始皇临死前的4个错误判断,导致大秦帝国分崩离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的千古一帝。他的文治武功,丰功伟绩,杰出贡献,自不必说。俗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有俗话说:“人要失手,马有失蹄”。秦始皇临死前的四个错误判断,导致他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秦始皇临死前的四个错误判断,是哪四个错误判断呢?1、

  • 日本人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头发,我国发现异常,表示半寸也不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故事

    尸身千百年未腐坏,甚至保存相当完好,上头的肌理清晰,那简直就堪称一个奇迹了。埃及的木乃伊是风干的干尸,确实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那么相较于保存完好、历经千年却依旧血管脉络宛若活人的尸体,的确是有点逊色了。辛追夫人的尸身千百年来一直保存完好,是公认的一大世界奇迹。这是在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尸体,自出土以来

  • 战场上发现了大量日本女兵的尸体,她们的裹胸布藏着秘密。原来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故事

    战场上发现了大量日本女兵的尸体,她们的裹胸布藏着秘密。原来是这个!缩小报表字体,放大字体集合。微博微信分享0抗日战争时期,全中国人民都参加了抗日战争,日本的男人基本上都上了战场,而日本的人民基本上都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参加了战争。更重要的是,很多日本女性争相报名,很多日本女性成为护士,但也有很多女性自

  • 7岁孩童为什么被汉景帝立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50年,20岁的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7岁的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这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汉景帝刘启废太子的事屡见不鲜。历史上被废或几乎被废的太子很多,但奇怪的是,刘启为什么要让7岁的刘彻当太子呢?要知道刘启有14个儿子。刘彻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长子,排行第十。长子继承制。其实我们看到,刘彻晋升

  • 她结婚多年不能生育,因愧疚收养一义女,不料义女却怀上丈夫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都听过“鸠占鹊巢”这个成语,说是有一种叫斑鸠的鸟,自己不喜欢筑巢,经常强占喜鹊的窝。后来引申成自己好吃懒做,却喜欢渔翁得利,坐享其成,最后还喧宾夺主的贬义词。历史上鸠占鹊巢的故事不在少数,当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称帝的行为便是典型。而今天笔者要给大家说的另一个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第一个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眼看乡试大比日子临近,参加应试的各县童生又喜又怕。喜的是那些纨绔子弟,他们的父母早为他们用银子上下疏通过了,只等孝场出那么一下场,功名就到了头上。怕的却是那些学富五车,满腹才华,家境贫苦的寒门子弟,因为行贿受贿的传闻,早就吹进了他们的耳朵,所以忧虑之心与日俱增。石达开则不同,他表现得十分乐观。一边暗

  • 周王朱橚:朱元璋不成器的儿子,前半生混账,后半生发奋享誉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前言:英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是我国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外籍院士。他一生致力于将中国科技传播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通”,博览无数中国古籍。李约瑟曾经在看到一本名为《救荒本草》的古籍时,让他大为震撼,赞誉该书的作者是:“伟大的开拓者,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救

  • 天下长河人物小传:徐乾学的自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徐乾学,字原一,老家是江苏昆山的,我舅舅是顾炎武,我这个人从小就聪明,8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两个兄弟一个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徐元文,另一个是康熙十二年的探花徐秉义。而我是康熙九年御赐探花,人称“昆山三徐”。可能很多人对我不是很熟悉,我提两个人你们就知道了,一个是御史郭秀,

  •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在岳父的做主下,迎娶了14岁的小妾。新婚之夜,阎锡山却对小妾说:“我和原配是真爱,你只负责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阎锡山,传宗接代,徐竹青,徐兰森

    阎锡山的原配名叫徐竹青,出身在一个大户人家,性格温婉,贤良淑德。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是难得的好姻缘。遗憾的是,结婚多年,徐竹青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经过检查后才发现,她没有生育能力,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这个缺陷无疑是致命的。很长一段时间,徐竹青都闷闷不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