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是一位被赶下台的皇帝,赶他下台的居然是他的亲叔叔,有些人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没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关于建文帝的失踪,猜测有很多。
正史记载了建文帝和马皇后在宫中自焚,事后朱棣确实找到了两具焦尸,但是完全没有办法分辨是不是建文帝和马皇后,朱棣将信将疑。
有人说他剃度出家了,《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当时朱棣攻进京城的时候,建文帝绝望之际,几欲挥刀自尽,但是都被大臣拦了下来,最后有一个大臣王钺突然想起来朱元璋的遗嘱,说朱元璋曾留下了一个大箱子,如果子孙有大难临头,务必打开箱子。建文帝急忙命人去拿箱子,不一会四个太监搬着一个沉淀的大箱子过来了,箱子的表面还蒙着铁皮。
建文帝打开一看,箱子里面有三张度牒,一把剃刀,白银十两,书信一封,还有三套袈裟禅杖僧衣僧鞋僧帽。建文帝打开书信一看,大呼天命不可违。信中写道:“允炆从鬼门出,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会集神乐观西房。
看完了信,建文帝命太监为自己剃度。然后建文帝脱下龙袍龙冠,穿上僧服袈裟,带上度牒和禅杖从鬼门出去了,出去之前命人烧了皇宫。皇后马氏和很多嫔妃都悲痛欲绝,纷纷投火自尽,建文帝悲怮不已,但是不得不离开皇宫出了家。
但是也有人猜测建文帝逃往国外,并且认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就包括了寻找建文帝,不然朱棣一死下西洋就戛然而止这一情况实在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永乐年间有一个事件似乎证明了这一猜测。
胡濙是众所周知的朱棣派出去寻找建文帝的人,据记载永乐二十一年某夜,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的胡濙突然回到了京城,朱棣连夜接见了胡濙,两人在宫中密谈了到四更。也就是这次密探之后,朱棣不再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在永乐年间六次下西洋,中间几乎没有间隔超过两年的,而永乐二十一年到永乐二十四年朱棣驾崩,郑和也没有再下过海。
此外张居正也证实过建文帝逃亡到了海外。建文帝失踪150年后,当时十几岁的明神宗朱翎钧问张居正建文帝的下落,张居正含蓄隐晦的表示建文帝可能逃走了。当时朱棣已死,建文帝已经不是忌讳,张居正没有必要撒谎。
但是事实究竟如何,无从可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