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的人生导师湖广巡抚顾璘:故意让他落榜,却将腰带送给他,并说:希望你将来照顾我儿子!

张居正的人生导师湖广巡抚顾璘:故意让他落榜,却将腰带送给他,并说:希望你将来照顾我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17 更新时间:2024/1/16 20:41:08

1537年,13岁的居正科举考试,湖广巡抚顾璘将腰带送给他并说:希望你将来对我儿多照顾。

可顾璘转身就对主考官说:无论张居正答卷如,都必须让他落榜。张居正得知此事后,反而对顾璘感激涕零。

作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自打幼年期就展现出了相当过人的天赋,在学习能力方面更是出类拔萃。

不过年仅13岁的他便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落榜,一路顺风顺水考中秀才的他竟然在举人考试中栽了跟头。

殊不知这背后有高官在“作祟”,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一直都非关注这位天才少年,可是为什么顾璘要成为这次张居正落榜的始作俑者呢?

顾璘并不希望张居正在小小年纪就一路顺风顺水扶摇直上,反倒是在这个阶段如果能让他经历一定的挫折练就足够的抗压能力,将会对这位天才少年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举人考试结束的官方阅卷环节当中,顾璘与朝廷下派的监察御史便就此事进行了沟通。

“这个天才少年未来肯定能成大事,但是这次考试您务必要让他落榜。”

顾璘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不是徇私枉法故意作弊?”监察御史期初起时并不理解,“小小年纪需要足够的磨练才行,顺风顺水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大人您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顾璘将自己心中的考量监察御史娓娓道来,同时也毫不吝啬地表达了他对张居正的喜爱。

随后监察御史便找出了张居正的考卷几经翻阅后发现,他的答案确实非常完美。

可是如果不按规定判卷的话有悖于公平公正的考试规则,如若不出手介入的话,顾璘的担忧也的的确确会成为未来影响张居正的潜在问题。

随后在顾璘再三游说之下,监察御史选择了听从顾璘的意见。

在公布举人录取成绩之后,张居正对这样的结果心存质疑就在他做好上诉准备之前,顾璘便亲自找到了张居正向其当面解释了原因。

“孩子,我非常看好你的未来,以你的能力肯定会拥有非常光明的前途,但是这次举人考试我不能让你通过。”顾璘语重心长地对张居正说;

“巡抚大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您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张居正强忍住了心中的委屈和疑惑同样心平气和地回应了顾璘。

话说着,顾璘便解开了自己身上的犀带送给了张居正,同时说道:“你未来肯定会拥有比我更高级的腰带,我这条破旧的犀带就先姑且借给你用一用吧。”

年少聪慧的张居正自然不会驳顾璘巡抚的面子,连忙接过犀带并连连拜谢,方才停留在张居正脸上的坏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紧接着顾璘也没有忘记鼓励张居正:“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人才,可是璞玉需要打磨而人更需要用困难来进行磨砺,所以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成为一名举人这么简单的目标之上,你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实际上自古就有神童不成器的先例,年少成名的少年往往会养成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性格。

骄傲自满后的狂妄自大、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在现实生活中的抗压能力不足等等,其实都是神童身上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而顾璘并不愿意让自己看中的这位天才少年最终泯然众人,而且当年顾璘对张居正的考卷非常满意可是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狂妄自大四个字。

这样的人格在仕途的道路上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太长的路途可以走,于是乎就有了后边张居正举人落榜的事情发生。

黑暗永远都不会遮挡得住拼命发光的人,所以张居正的“昙花一现”在顾璘的影响和培育下慢慢保持“花期”、慢慢结出果实。

读懂顾璘的良苦用心之后,张居正也不再对自己学习上的成就而自我满足。

心胸放宽、格局拉大才能够让自己看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平心静气放慢自己脚步之后的张居正也慢慢褪去了被视作“天才孩童”的一身傲骨。

16岁成功中举、23岁考中进士,因为他的存在,让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再次延长了自己的“寿命”。

这一路上张居正可能遇到了很多贵人,登堂入室前那些捧其为神童的官员其实并不是对他好,反倒是顾璘成为了最值得张居正感激涕零的人生导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