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这件事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吧,借钱难,难于上青天,一个人落寞的时候想去借一笔钱,遭受到的冷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了,然而借钱这件事对于杜月笙来说都不是事儿。
我们先说在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何会缺钱,杜月笙作为黑帮老大,收入来源自然大多都是跟黄赌毒有关,他的三鑫公司是上海鸦片的垄断商,而且杜月笙利用自己的权势让卖鸦片成为合法,但只是他开合法,别人开就是违法,他允许开烟管,鸦片的来源得从三鑫公司进,鸦片本身就暴利,据统计,杜月笙三鑫公司的净利润至少有六千万法币。
有人就要说了,这么多钱杜老板还不够花吗?还真不够,首先他公司利润虽然有六千多万,可是到他手里的并不多,还要付给底下的员工以及疏通各种关系,其次他很喜欢做善事,每年他在善事上都要花掉五十多万的大洋,法币贬值前,五十万大洋大概是一百五十万法币左右。
其次他每年还要捐大量的钱去修建学校,一年要捐一百多万的法币,杜月笙能赚钱也会花钱,他的钱大多都用来做善事,其实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自己心安,他毕竟是黑社会的,伤天害理的事儿肯定也没少干,为了减轻点自己的罪恶感他只好去做善事了,可也不能因此说他理所应当,因为当时的黑帮老大没几个像他这样做善事的,只能说杜月笙做人还是有良心的。
杜月笙赚黄赌毒的钱久了他总觉得不踏实,这毕竟是伤天害理的事儿,于是从1932年之后便开始渐渐地放弃这三个暴力的行业,这是三鑫公司的主业,他不经营之后公司利润就直线下降,按理说就算太少也够杜月笙花的,可杜月笙为了面子,钱就不够了。
原来他每年都会给很多穷人固定的物资和钱财,给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杜月笙如果不给反而会引起大家的不满,为了自己的名声,杜月笙虽然没钱了他也不想减少给那些穷人的钱,刚开始他还可以拿出积蓄应付,可他这人平日花钱就大手,积蓄再多也不够他花的,终于在1933年的年底,也就是过年前,杜月笙没钱打发那些穷人了。
为了度过眼前的难关,杜月笙只好向银行借钱,借三十万大洋,等年后公司赚钱了再还,三十万大洋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可银行的经理也不敢怠慢,毕竟人家可是上海滩老大,招待好杜月笙后给他办理了贷款手续。
可银行贷款是要有固定流程的,贷款就必须要有抵押物,银行经理就要求杜月笙以房产来当抵押,杜月笙听后也表示理解,不过他可不会拿真的房契来抵押,他随手拿来一张报纸,折好后盖上自己的印章,然后让人送去给银行,银行的经理接过这个“房契”之后却不敢打开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直接放了款。
那位经理为何不敢打开呢?原来在那个年代,面子是极其重要的,特别对于那种上层人士来说,面子比命都重要,杜月笙说了房契就在报纸里面,你敢当面打开确认就是对他的不敬,而且经过了经理的手,如果打开看没有房契,职责可不在杜月笙,他说有就有,没了就不是他的错了,银行反而还要赔他的房子。
杜月笙之所以敢这么干,那是他对他当时的地位和威望很自信,被人称为“上海滩皇帝”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得罪了杜月笙,也就别想在上海滩混了,而且凭他的信誉和为人,杜月笙也绝不会当个赖子,银行才这么放心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