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李时珍坐诊时,一个小伙子捂着肚子来看病,他看了小伙子一眼说:“你只剩3个时辰的寿命了,赶紧回去陪陪家人吧。”小伙子一听怒了:“我不过就是肚子疼,怎么就活不成了?什么破郎中啊!”
说完,骂骂咧咧拂袖而去。
李时珍1518年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据说他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父亲李言闻做了个梦,铁拐李来道喜:“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而他也就叫做李时珍了,李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不收诊费,李时珍经常看到父亲救死扶伤,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可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独生子当医生,他想让孩子去参加科举,但李时珍热爱医学。
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李时珍平常处处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处方。
有一回,父亲给病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杂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的药方。
也就是这时候开始,父亲同意他学医了,而后在他二十二岁时,便开始给人看病。
有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后都吓了一跳。
不过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的劝说后,主人家答应开棺。
李时珍看了棺中人一眼,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声,醒了。
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要不是李时珍从此路过,恐怕这妇女难逃一劫。
从这件事情之后,人们都说李时珍用一根针,一次性救活了两条人命,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天,李时珍正在医馆里看书,突然一小伙子捂着肚子跑了进来,对他说:“大夫,我肚子疼,你看看怎么回事!”
李时珍抬头看了这个小伙子一眼,突然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说:“你还有三个时辰的寿命,快回家陪陪家人吧,顺便准备后事。”
周围的人一听顿时惊声连连,这个小伙子更是怒气冲冲,对着他破口大骂:“我不过肚子疼,你就说我要死了,什么破庸医啊!”
李时珍知道,自己没误判,也没有看错病,3个时辰后,邻街的“富顺堂”,也就是他的对手哪里,传来了一片哀嚎声。
原来,这位小伙子是药铺“富顺堂”的大公子,看到自家生意被抢,便想伺机报复,于是他到酒楼大吃大喝以后。
就想装肚子疼,来请李时珍诊脉,可谁知他吃的太多了,两斤牛肉,外加还有十几个鸡腿,然后跳柜台的时候,纵身一跳,竟然把自己的肠子搞断了,内脏受损。
这一跳,要了他的命,肠子扯断,气血翻涌,最终内脏受损,这种情况出来后,神医也救不了啊。
这事出来后,大家对他的医术更信任了,不仅能救活死人,还能活人珍死,这岂不是说明李时珍医术精湛高超吗?
就这样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当时的王爷也听说了他,就让他来给儿子治病。
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
但没过多久,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这个楚王为了讨好明世宗,就把李时珍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去。
可是当时的明世宗,实在是太过昏庸,对真正的医学并不伤心,反而天天想着去炼长生药,非常的迷信。
李时珍对他的这种行为,十分的讨厌,于是过了四年后,他便辞官回乡,创办东壁堂,开始坐堂行医。
但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古代的草书有很多弊端,有许多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甚至还有人根据这些有问题的草书,把毒药当做补药来服用。
这让他感觉很着急,他要重修药书,给人们一个正确的回答和参考,加上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
他开始多次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但他不知道,正是这个决定才让《本草纲目》这本书诞生,改变了医药学的发展。
他收了几个徒弟后,一路辨别草药、求购秘方,并亲自试验药性,在深山老林,耗尽了半生精力。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然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
最终于1593年去世,1596年本草纲目这本书,在金陵正式刊行。
而这本含有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在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开始发挥它的价值。
这也是我们的先辈李时珍,留给我们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国家中医的延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