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94 更新时间:2023/12/4 12:37:48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有了与其余六国争霸的实力,更为秦国吞并其余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商鞅生活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经年累月的战火,让人们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苦不堪言。而此时的中国,恰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代。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变革,都希望通过变法让国家强盛,从而能在七国中拥有一席之地。

作为当时被称为“夷狄之地”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治理下,国力一直羸弱不堪,并没有在七国中占据任何优势,反而被其他各国无视。秦孝公励精图治,希望广纳贤才,邀请天下有识之士加入秦国,实施变法。

身在魏国的商鞅(当时叫公孙鞅)似乎看到了机会,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秦国,开了他名垂青史的秦国变法之旅。

公元前359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他的两次大规模的变法。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一人犯法而知情者不报,视为同罪;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取消世袭世禄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强力整顿社会风气,规定成年父子和兄弟必须分家,以增加户口税;推行郡县制,各地方官员由君主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等等。

这场变法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不但帮助秦国迅速地强大起来,为秦国日后的一统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深刻影响了其后中国的历史走向。

李斯就曾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王充也在《论衡·书解篇》中高度评价此次变法“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历代史学家也对商鞅变法取得的成效,赞誉有加。“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为秦国立下盖世勋业的改革家,其结局却异常悲惨。

公元前338年,全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文王于是下令逮捕商鞅。

走投无路的商鞅只好逃往边关,准备进住一家旅馆。但他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旅店主人也不认识商鞅,便拒绝他入住。

依据商鞅自己颁布的秦国法令,收留没有身份凭证的客人,旅馆老板会被治罪。无法立足的商鞅,只好继续逃亡。

狼狈不堪的商鞅最终逃到了自己的封邑商。为求自保,不得已举兵造反。

“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由于实力太过悬殊,商鞅被“杀之于郑渑池”。死后的商鞅尸身被带回咸阳,遭到车裂示众的悲惨结局。

那么,商鞅的结局为何会如此悲惨呢?

其一,商鞅失去了变法的保护伞。

秦孝公时期,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六国,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肩负着振兴秦国重任的秦孝公,将宝全部押在了商鞅的身上,希望通过他的变法实现秦国的强盛。此时的秦孝公许下重诺,“宾客群臣有出奇计而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变法成功后的商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公子虔就曾说过:“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所以,一旦秦孝公死去,商鞅就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伞,他就只有束手就擒,别无他路,其结局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其二,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但凡改革,必定会触及到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者,商鞅同样如此。他取消了旧贵族们世袭的爵位和俸禄,规定没有军功的贵族不得享受特权,都得按功论赏。这就从根本上断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得罪了所有的贵族。

同时,商鞅实行连坐制,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反对他变法的声浪此起彼伏,也为他的最终结局埋下了祸根。

其三,商鞅用刑过峻。

在变法的过程中,商鞅曾一次性杀掉了违法者700多人,史书记载“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雠比于丘山”。

公子虔、公孙贾故意怂恿年幼的太子驷犯法,给商鞅变法制造麻烦。但商鞅执法公正,向秦孝公进言“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后来商鞅果然“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后来,在公元前346年,“公子虔复犯约”,商鞅也毫不留情地割掉了他的鼻子,由此和公子虔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其四,商鞅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统治。

商鞅在秦孝公时期权势熏天,以至于“天下之人皆言商鞅之法,而不知大王之法”。这样的局面,直接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帝位。秦惠文王对这个刑法严峻、又有震主之威的大臣十分猜忌。加上他自认为执政秦国的能力已日趋娴熟,而商鞅变法的过程也已基本完成,是时候商鞅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时,公子虔又适时地告发了商鞅的“谋反”,商鞅也就避无可避地成为封建帝王集权的牺牲品。

即便商鞅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商君死,法未败”的事实不容改变。虽然他的尸体最终被车裂了,但是他颁布的法令制度,却流传了下来,甚至影响了中国近千年的政治制度。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徽宗的皇后是谁?有几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一、引言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很多皇帝和皇后之间的故事和传说。其中,宋徽宗和他的皇后备受关注。宋徽宗曾经有多位皇后,但是他的正妻是哪位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宋徽宗的皇后是谁。二、宋徽宗的生平宋徽宗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很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然而,他也因为一些政治决策而受到批

  • 有关于李显的死说法不一 唐朝皇帝李显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李显,唐朝第四位皇帝,因其短暂的统治期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唐高宗的第七个儿子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在家中有许多争夺皇位的竞争者,包括其强势的母亲、妹妹、妻子和女儿。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李显突然去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根据历史记载,李显的死因是被毒杀。由于后宫中的几个女人都想当皇

  • 文成公主与禄东赞关系如何?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标题:文成公主与禄东赞的故事:唐朝历史上的一段传奇导语:历史总是充满了许多未解的谜团,其中就包括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和禄东赞之间的故事。那么,文成公主和禄东赞之间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示这段传奇的历史。一、文成公主入藏据史书记载,公元641年,唐太宗为了巩固边疆稳定,决定将自己的姐姐文成公主

  • 陈宫选择吕布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标题:陈宫为什么选择吕布?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陈宫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谋士,他的智谋和胆略备受赞誉。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一、陈宫的生平陈宫出生于东汉末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曾经担任过曹操的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在乱世中立足。后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后悔吗?为什么要一日杀三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导语:唐玄宗,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他的晚年,他却因为一系列的错误决策而备受争议。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在一天之内杀害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那么,唐玄宗在杀了这三个儿子之后,是否后悔呢?本文将基于真实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第一段:唐玄宗的背景介绍唐玄宗,原名李隆

  • 赵括的真实水平是怎样的?赵括的军事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赵武之冠”。然而,关于他的实际水平,历史上存在着一些争议和不同的看法。那么,赵括的真实水平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赵括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据史书记载,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取得胜利。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得

  • 朱元璋的一生封了几个皇后?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标题:朱元璋封了几个皇后?一、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而成为名人。其中之一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和魅力的皇帝,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封了多少个皇后。本文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二、朱元璋封了多少个皇后根据历史资料,朱元璋共封了16位皇后。这些皇后中,有些是因为政

  • 舜帝指的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舜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他在治理国家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以下是舜帝的简介:舜帝,又称舜禹,是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据传说,舜帝生活在商、周时期之间的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

  • 贾谊是什么结局?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贾谊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外交建议也为汉朝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他活了多少岁呢?段落一:贾谊出生于公元前200年,去世于公元前168年,享年约79岁。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种精神

  • 刘隆是怎么死的?下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刘隆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家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他最终还是因为一些原因去世了。关于他的下个皇帝是谁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刘隆的生平背景。据史书记载,刘隆出生于公元712年,是唐玄宗的儿子,也是唐肃宗的侄子。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