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仁者的故事

古代的仁者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3/12/23 18:28:35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难焉!”仁者爱人仁者爱人[3]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阶级地位无关。君子“有均无上,亦无下”,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仁者并非只会关怀比自己轻贱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贴近仁与远离仁的人。远离仁的祸害自己与身边的人,贴近仁的人能够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然而仁爱的实践又是任道重远的,在日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能够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不懈怠放纵。“礼”的作用是在邪僻之心没有产生的时候就遏制在萌芽中。仁的体现,就是礼,所谓“非礼勿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正心,正视听,这是一个人出于真正的慈悲和博爱精神才能做到的。倘或一个人说自己是仁爱的,却不知道守好自己的眼、耳、舌,做不到杜绝邪僻,随从自己的私欲去观看邪僻的事物,听闻邪僻的信息,说邪僻的话,而不知羞耻,自以为乐。即便这个人说自己是正义的,也会危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天下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不正义的,即便是罪犯也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仅凭每个人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那么君子、小人,仁者、奸人也就没有区别了。的确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可成为圣,但同样也都可以成为小人。区别就在于言行上,君子在细微处见精神,即便是小事也不放纵自己的身心。诚心守善,体现在外就给人以温纯敦厚的感觉,言语祥和就可以善慰人心,行事不逾越常理就踏实可信,这些一定都得从诚心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所以众人都能受其感化,愿意亲近他。小人日常行为放纵,内心私欲膨胀,不能忍让和耐守寂寞,就容易胡作非为,性情亢奋,骄傲自大,诡辩滑舌,论人长短,好传是非,甚至损人利己,更有甚者损人不利己。日久方长,众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君子能够汲引他人的仁爱良善之心成就别人,而小人却总唯恐天下不乱,希望让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在人性的阴暗面中度日。善人与善人处,日益进其仁。恶人与恶人处,日益涨其恶。自古道仁爱之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可废弃。天子去仁,国家昏乱。庶人去仁,家庭纷乱。并非和现今一些行为不检点的知青,良心败坏的学者那样宣扬的“仁爱、礼仪”是什么封建统治者麻痹人民,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但自己又不能够为国家人民做出实际的贡献,成就自己都谈不上,更别说能够成就他人了。煽动群众的反抗情绪破坏家庭和谐,国家和谐,最终迎来的依然是同样的民生,如人穿衣,暖自知。与其追随虚浮想改变的外在环境,不如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变。存而养之,人间自然如处天堂,家庭和睦,朋友相亲,众人相爱。去而舍之,地狱就在人间,相互竞争,尔我诈,永不知足,众叛亲离。心变了,世界就变了,当知世界一切唯心眼所现。所以君子见邪僻,唯恐避之而不及,小人见邪僻,却狂傲自恃不以为然。是以君子视善、语善、行善,博学于,守之以礼,仁而爱人,持而久之,所行之处无处不得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爱,仁爱就具足智慧,智慧足以成就一切。最终能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劝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半部论语治天下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彼有其具有次遇上大旱,要下令禁酒,酿酒的话都会有罪。但有官吏从民家搜得酿酒器具,正议论应否将他们与酿酒的人同罚。一日简雍与刘备一同游览,看

  • 明朝历代帝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当上第一个皇帝到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共有492位皇帝,这是CCTV-10百家讲坛的总结,经历了2312年的帝王统治。每个皇帝的介绍,下面这个网址很精彩,每个皇帝的史事都很清楚,自己慢慢研究吧!(中国历代皇帝)孙权劝吕蒙读书宋真宗《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

  • 古代君王节约戒奢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提倡节俭,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无增加。他曾经想做一个露台,预算报上来,需要百金,他便放弃了这一想法。他说:“百金相当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了,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常觉得羞耻,怎么能花百金建露台。”为了减免人民税负,他还减少自己的开支,裁减侍卫人马。汉景帝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的锦绣等

  • 有哪些皇帝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帝的爱情故事顺治十年八月己丑,废皇后为静妃,改居侧宫。十一年六月又立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十三年十二月己卯,顺治册内大臣鄂硕女董鄂氏为皇贵妃。董鄂妃系满洲宿将鄂硕之女,先嫁于顺治帝之同父异母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妃。董鄂氏被顺治帝看中后,顺治经常以各种理由招董鄂氏进宫,不久博穆

  • 古代皇帝中有哪些是真正与他的妃子相爱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中的皇帝都是美女到手可得但是就是有几个皇帝只爱美人不爱江山,比如:李隆基和杨玉环顺治和董鄂妃项羽和虞姬光绪和珍妃至于以上所说的,汉武帝和卫子夫,纯属胡扯,汉武帝虽然是个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但是他的好色之心在所有帝王中也堪称极品但是一直相信李隆基和杨玉环顺治和董鄂妃项羽和虞姬光绪和珍妃这些皇帝

  • 古代帝王的爱情故事,或者是古代一些名人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陆游与唐婉,陆与唐结发夫妻,因唐不受陆母喜爱后陆依母命休唐。数年后再相见唐已为他人妇,二人重逢情绪难平以做钗头凤词。宋代名妓聂胜琼与名士李之问遇于京师,一见钟情,后李离京胜琼饯别于莲花楼。别旬日,作鹧鸪天词李以置箧中抵家,为其妻所得,问之,具以实告妻,李妻爱其词,遂出装资,为夫娶归琼,聂至李家奉事主

  • 历史 幽默劝说 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劝谏是一门艺术。谏是一门艺术。如果你遇到独裁自大、刚愎自用的主管,容不下任何异议,你想劝说,却怕得罪主管,这时怎办?如果你遇到独裁自大、刚愎自用的主管,容不下任何异议,你想劝说,却怕得罪主管,这时怎么办?在古代,有所谓「死谏」,勇气可嘉,但不值得效法。在古代,有所谓「死谏」,勇气可嘉,但不值得效法。

  • 古代帝王有哪些“恩爱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今中外,美好的爱情故事总是让人精精乐道。“无情最是帝王家”,似乎帝王夫妻是没有多少恩爱可言的,帝王无情之中还是有深情。金牌:明孝宗张皇后这对夫妻获得金牌实在是当之无愧,不为别的,你能想象一个皇帝能够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吗?别说皇帝了,也别说古代,可是,一夫一妻,明孝宗一个皇帝,他

  • 古代很多皇帝留下治世名言,哪个皇帝的哪句话影响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邯郸头条#【神钲回响】回答:我认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亲自撰写的《颁令箴》对中国官吏治世作用影响最大。其中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影响特别深远。中国古代自北宋时期,各官署的大堂前都矗立有“戒石坊”,上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警示语。目的是对吏勤政廉政

  •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劝人戒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色是削骨钢刀,不戒色有可能危及性命,前不久这块就有个老头去找失足女消遣,结果累死在失足女的怀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个老头有个儿子在城里开了一个家具作坊,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请了十几个工人,需要请几个勤杂工,而这个老头才60来岁,在老家与老伴又合不太来,他们老也老了还经常闹别扭,于是儿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