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封神演义》:纣王聚歼四大诸侯,却为何放过西伯侯姬昌?

《封神演义》:纣王聚歼四大诸侯,却为何放过西伯侯姬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07

原著第十一回有提到,西伯侯姬昌见天子不看姜桓楚的本,就平白将桓楚拿出午门碎醢其尸,心上大惊,知天子甚是无道。乃奏曰:“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陛下不看臣等本章,即杀大臣,是谓虐臣。”

随后纣王看完四侯奏本,更是大怒,意将逆臣枭首。由此可看出伴君如伴虎的可怕,只要触犯天颜,随时掉脑袋。

跟着费仲,尤浑出班保北伯侯崇侯虎获特赦。武成王黄飞虎、亚相比干等七臣出班保其他三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如果三臣无罪而死,难服臣民,况三路诸侯俱带甲数十万,万一出事,闻太师又远征北海,内乱又起,所以纣王也怕。

最后,又有六位大臣保桓楚、崇禹两侯。但因纣王已被触怒,说了句如再阻言者,与二逆臣同罪。可能也是天意该二臣命绝。姬昌最终被囚里七年,演绎出周易》。

在去朝歌之前,姬昌已经起一易课,吩咐伯邑考,此去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该有七年大难。

冥冥之中,有些事情,天意难为。且看第三回有诗曰:岂是纣王求妲己,应知天意属东周。

牧野之战周武王5万对纣王17万,为何能以少胜多?

在传统史料上,周武王麾下有300辆战车,勇士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而商纣王率领商军主力,并紧急动员了奴隶,组织起了十七万大军(《史记》记载为七十万)。不过,现代的军事研究者则认为,当时商周双方的人口与物质水平都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多的兵力。但大家所公认的是,商军在牧野之战所拥有的兵力远超过周军。

那么牧野之战,周军怎么打赢殷商军队的呢?

很可能在当时战争的核心装备战车领域,周军是远远领先于商军的!

根据出土墓葬与文物显示,相对于商军的双马战车,周军装备的是由四匹马所拉动的驷马战车!也就是说,周军的战车机动性要比商军的好得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诗经》里要说是周军突袭或偷袭了商军。显然,周军凭借机动性更强的新式战车,拥有超乎商军想象的行军速度。

同时,由于牵引力更增加了一倍,周军的战车也就可以造得更为坚固。出土文物显示,周代战车相比商代战车增加了很多青铜铸造件,比如车轴、车轮部位,很大地加强了车体强度。

而且由于是四匹马拉动战车,所以平均每匹马所要分担的牵引力就小多了。因此,周代的战马身上被披上了防护性的皮质乃至是青铜的马胄和马甲。相对于装备铜泡加强皮甲的商军战士,西周的战车武士则开始装备青铜胸甲。

另外,周军在武器方面相对于戈,更喜欢长矛,而且是很长的长矛。根据周代的《考工记》记载,西周的长矛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其中酋矛长20尺(9850px),为步兵使用;夷矛长24尺(12075px),用于车战。但由于西周有一种被称为“毁兵”的丧葬习俗,即先对陪葬兵器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砸断或者砸弯),然后才将其放入棺椁或墓穴中。所以大多数出土的西周时期步战矛的长度一般为165~220cm,车战矛的长度一般在280cm以上。幸运的是,宝鸡出土了西周时期长度超过4米的车战长矛,验证了《考工记》中的记载,也证实了周军车战超长矛的存在。

显然,更长的长矛便于周军的战车武士攻击商军的战车武士与徒步士兵。而商军手中那些较短的戈矛却很难对此做出反击。

此外,周军战车还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武器,即在车轴的两侧轴头上,周军装上了长矛形状的青铜部件(軎wèi)。这种矛头形状的青铜部件随着车轴快速转动起来,就会成为一个毁坏商军车轮的可怕工具,对于商军的徒步来说更是一个绞肉机般的恐怖凶器。

这种装置在西方被称为“轮刀”。波斯帝国的战车上就出现过这种轮刀,但要比周代战车最起码晚了两三百年。也有观点认为,波斯战车的轮刀也是收到周代长矛型车軎的影响而出现的。

总之,周军战车无论是在机动力、防护力和攻击力三方面都对商军战车形成了全面的压制与优势。商军战车面对周军战车只能处于打不过也跑不过的窘境;而商军的徒步士兵也很难抵挡住周军战车的冲击;无马镫状态下的商军骑兵也无法有效对抗周军这种新式战车。

所以,周军战车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可能就是《史记》姜尚仅以百人规模的战车部队就撕开商军主力军阵的最关键性原因。

可以说,正是周军新式战车的滚滚车轮,毁灭了那个曾经强大又让人惊叹的商王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七十多岁的姜子牙是如何得到周文王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演义》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周文王姬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着双翼的老虎向他扑来。大臣散宜生给他圆梦说,应该祝贺您,当年商高宗梦见飞熊后来得到了贤人傅说;现在您梦见的长翅膀的老虎其实就是商高宗梦见的飞熊,一定是上天给咱西歧降下了一位贤人。于是第二天周文王就带领手下去城外寻访那位应梦贤臣

  • 周文王为何名垂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文王,仁政爱民,避免了太多的杀戮,纣王丧德失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文王用大德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周族成功的决窍,在于分封制,把家天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革,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力量,把族群国家化,这是成功的一大法宝。发展之初,每有分封,文王对大小贵族再三叮嘱,要用道德巩固各自的政治地

  • 琅琊榜说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南朝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59年。南齐(4

  •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出自哪一篇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或者出自哪篇小说?小说的大体介绍是什么?请尽量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这不是哪篇短篇小说了,这是《飘》(电影改编为《乱世佳人》)主角郝思嘉的至理名言。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1936年问世,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

  • 求一部 武侠连续剧 说的剧情里面好享有一个岛 主人公还不认识字 不过那个岛上的武功就他练成了 请问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侠客行4个版本,不知道你看的是哪个版本,我看的是吴健的2002大陆版,主角不识字,在侠客岛学完了岛上的所有武功,最后一室的连岛上的2个岛主都没有学会。

  •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最后一个人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写过一篇就目前来说,堪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恰好是25个字,仅仅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 商武祖(武乙)子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状貌威严,

  • 武乙是被雷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武乙(?—公元前1113年),商王庚丁之子,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武乙当政的时候,商朝已经开始衰落了,《史记》记载武乙惨无人道,曾经只做了一个木偶人,称他为天神,与木偶赌博,命令别人做评判,天神不能取胜,武乙便侮辱他。并且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满血,把囊袋扔的高高的,仰天射袋,说这是“射天”。对

  • “汤武”“夏殷”分别指哪些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汤是商汤,商的开国之王,那时没皇帝这种说法。武是周武,西周的第二个王,继承文王遗志,兴周灭商,也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个姬发了。他们两个都是英明之君。夏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国,没指特定的王,是王国名称。殷是商的别称,商也称殷商,因为商曾经把都城搬到殷那去的。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商朝虽然不叫皇帝

  • 商朝的帝王为何都以天干命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天干是什么?是古代用以记日的形式.十个天干代表十日,也就是一旬,一月三旬,如此循环往返.对于商王名号中往往带有天干,目前史学界最流行的大概有三种观点:1.生日说.就是说这个天干代表王的出生日.比如生在丁日,就取名某丁,生在己日,就取名某己.2.死日/庙号说.就是说这个天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