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有有关古代诚信故事

谁有有关古代诚信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4/1/21 10:29:11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里还有更多: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 古代有个将军老吃败战,他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屡败屡战一、释义表示有恒心,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不气馁,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执着与不屈。二、原文闻诸先辈云: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三、译文曾

  • 古今中外关于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背水一战〈胜〉垓下之围〈败〉拿破仑凯旋门〈胜〉苏联之战〈败〉李自成攻陷北京一片石大战〈败〉石达开金田起义兵败大渡河南宋岳飞,25岁时取得人生第一场对金胜利,39岁被谗言所害汉尼拔,古罗马时期迦太基军事天才25岁率军驰骋罗马境内14年,期间没有遭受大的失败,并有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

  • 项羽失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众说并不纷纭,主要不外乎两种:一是项羽性格使然,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了,项羽却逆流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能站得住脚?项羽之死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原

  • 古代君王不听取臣子的建议而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崤之战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

  • 关于渭南故事传承渭南历史弘扬渭南精神的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市简介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东部、陇海铁路沿线,东濒黄河,西临西安,南倚秦岭,北接延安,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全市辖1区(临渭区)、8县(华县、潼关、蒲城、澄城、

  • 渭南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周、秦到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是十二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都比较发达,形成许多名城古镇。经历代变迁,到公元1723年,清政府在渭南设八县一州一厅,基本形成了目前各市县的轮廓。新中国成立后在今渭南辖区设立渭南分区和大荔分区,后大荔分区并入渭南分区,197

  • 他是战国史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为嬴政铺了路,有了他才有了秦国,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在洛邑一个名为“龙文赤鼎”的大鼎手里。临死前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稷,史称秦昭襄王。赵稷继位时年仅18岁,可他在位56年,不仅成为战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更为秦始皇的统一打下坚持基础,他究竟都做了些什么?赵稷继位时,年少轻狂,胸有大志,奈何太后一系掌权,赵稷表面为君王

  • 历史上皇帝上厕所的地方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宫里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而没有专门的厕所,存放便器的地方叫做“净房”。装满炭灰的便盆是为大便准备的,解完后用炭灰盖住就行了,小便时不用炭灰,直接倒进恭桶里,用盖盖好。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做“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其余下等人的便器都叫做

  • 古代世贤与勇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26世纪),黄帝率领本部落联盟武装在中原地区征服其他部族的战争。一百六、七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即生活于中国大地上。至今约万年时,先民足迹已北达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通过各氏族、部落的增殖、分化及相互通婚、联盟、战争及迁徙,至今约五千年前,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