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帝王和名士的故事?

中国古代帝王和名士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1/15 23:06:07

1、赵匡胤雪夜访赵普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乃是赵匡胤。

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统一天下得先打南面。

赵匡胤深表赞同,于是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

2、唐太宗和魏徵

魏徵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那个山羊鼻子整天板着脸,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

李世民身边的侍臣回答说,“魏徵喜欢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吃完,装菜的餐具就见底了。

李世民说,“你看你看,你说自己没什么爱好,我现在终于见识到了。”

被揭短的魏徵回答李世民说:“皇帝喜欢无为(而不是奢靡无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偏好。我就好这一口醋芹罢了。”李世民因此感叹好久。

3、周文王和姜子牙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

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4、刘备和诸葛亮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

5、齐桓公管仲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这个应该就有很多了,比如说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古诗,还有后面的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这些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前面还有汉武帝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总之,这一类故事很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古代的君王伟人出生都要伴有天生异象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国家的历史是非常的悠久长远的,在这些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我们熟知,在我们历史上是有很多位皇帝的,同样的呢,关于他们的传说也是有非常多的。那么为什么很多故事中都有君王伟人诞生天生异象呢?刘彻是我们都非常熟知的一位君王,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有很多,据传说,他的出生就有天生异象,他

  •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2,魏征直谏唐太宗: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

  • 关于仁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策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有一天,孟尝君出了个通告,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帐理财,

  • 炎帝和皇帝有什么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炎帝发明了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造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黄帝和炎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炎帝

  • 关于古代帝王的励志故事能让我们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我们感到要成大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古代的时候是有很多人的这些人都用着他们伟大的神力来作为人类做贡献

  • 关于一个古代君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齐桓公曾说未曾食过婴儿的肉,易牙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想任用他代替将死的管仲,不过管仲认为:“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所以反对由他接任,齐桓公也就将他和卫开方、竖刁撤职,永远不准入朝。最终齐桓公没有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

  • 古代君主能力低但受人爱戴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隋文帝、唐太宗都爱戴百姓。汉文帝执行高祖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大力发展农桑和生产,使汉朝国力大大增长,尤其可贵的是,文帝时期税负非常之低。如果没有文景两朝的国力积累,汉武帝也不能积聚完胜匈奴的军力。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可能没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出名,但它的成就远高于贞观之治。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 有关皇帝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1、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

  • 历史上有哪些仁爱之人?要事迹,简略一点就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最能褒扬刘备仁爱的故事就是“携民渡江”。在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笔者分析,其一,刘备的确很注重民心,尤其是“隆中会议”后,占“人和”已成“基本国策”;其二,曹军那时离他也很远,他根本没想到“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可见当时曹军的确不在刘备附近。1.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也

  • 古代劝谏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李斯《谏逐客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接下来又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