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匡胤雪夜访赵普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乃是赵匡胤。
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统一天下得先打南面。
赵匡胤深表赞同,于是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
2、唐太宗和魏徵
魏徵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那个山羊鼻子整天板着脸,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
李世民身边的侍臣回答说,“魏徵喜欢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吃完,装菜的餐具就见底了。
李世民说,“你看你看,你说自己没什么爱好,我现在终于见识到了。”
被揭短的魏徵回答李世民说:“皇帝喜欢无为(而不是奢靡无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偏好。我就好这一口醋芹罢了。”李世民因此感叹好久。
3、周文王和姜子牙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
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4、刘备和诸葛亮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这个应该就有很多了,比如说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古诗,还有后面的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这些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前面还有汉武帝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总之,这一类故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