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国古代的贵族是如何蓄养死士的?

我国古代的贵族是如何蓄养死士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0 更新时间:2024/1/24 18:33:5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豢养死士并不困难,方法也很简单。

我们看看电视剧《征服》里面的刘华强。

刘华强是有真实原型的,案件也是真实的。

刘华强为了报复亲弟弟被人砍成重伤致残,连续杀了多个仇人,都是石家庄黑社会的大哥级人物。

但刘华强自己基本没动手,全部是靠手下的两个死士,大鹏和金宝。

大鹏和金宝都是杀了人的逃犯,一旦被捕肯定枪毙。

比如金宝本来是个惯偷,一次入户盗窃遇到男主人武力攻击,金宝为了脱身就捅了他两刀,结果杀了人。

这两个人都明白,自己这么下去迟早是死,于是选择为刘华强卖命。

金宝和大鹏配合,连续持枪打死了吴天、宋老虎、范东等人,肆无忌惮,毫无顾忌。

为什么金宝和大鹏如此为刘华强卖命呢?

第一,刘华强每人给了他们每人1万元安家费。

征服拍的是90年代的事情,当时老百姓月薪才几百元,1万元是一大笔钱。

用来贴补金宝和大鹏在农村的老父母养老,也应该是够了,毕竟他们不是独生子。

第二,刘华强给了他们好吃好住的条件。

本来两人都是逃犯,身无分,只能不断作案捞钱逃窜。

刘华强说了,像他们这么流窜下去,不出2个月就肯定被抓住枪毙。

现在跟着在石家庄很有势力的刘华强,两人不但不用担心被抓捕,还好吃好喝,甚至还有钱招妓。

对于这些亡命徒来说,活一天算一天,没人希望受罪,宁可选择跟着刘华强。

第三,刘华强给了金宝10万元。

刘华强同他们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还是挺讲义气的。

金宝的父亲重病,需要一笔巨款来做大手术。刘华强知道以后,立即汇款10万元过去。

在1999年,10万元绝对是巨款了,在石家庄可以买房了。

如果只是,刘华强没必要给这么多钱,主要还是讲义气,加收买人心。

金宝对他感激涕零,发誓要卖命。

第四,刘华强许诺他们可以一起逃到国外去。

刘华强是老混混,在黑道关系很多,有逃亡到国外的方法和经济实力。

本来金宝和大鹏留在国内,迟早被捕枪毙,跟着刘华强兴许还能逃到国外,有条活路。

其实,刘华强的方法,就是古代豢养死士的方法。

我们就拿太子丹豢养荆轲为例。

史料记载:当时太子就尊奉荆轲为上卿,住进上等的馆舍。太子丹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荆轲与太子丹同游东宫池,荆轲捡起瓦片投向池中乌龟,太子丹就送给他金丸,又一起乘千里马,荆轲说:“千里马肝美。”太子丹就杀马取肝给荆轲。还有一次,太子丹与樊於期在华阳台举行酒宴,有美女鼓琴,荆轲说:“好手也!”太子丹就砍断美女的手,用玉盘呈给荆轲。对此荆轲说:“太子遇轲甚厚!”

可以说,荆轲本来就是个盲流,连吃饭都困难,同金宝、大鹏差不多的地位。

现在太子丹给他各种物资享受,送给他大笔珍奇异宝作为安家费,给他豪宅、美女用来享受,甚至百般巴结。

道理同刘华强一样,人家费心又出钱优待你,你就必须给人出力,甚至卖命。

但太子丹也不是傻瓜,发现荆轲迟迟不出动,就反复催促他动手。

太子丹害怕了,于是请求荆轲说:“秦国军队早晚之间就要横渡易水,那时即使我想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能办得到呢!”

太子丹说的客气话,其实就是威胁,让荆轲尽快动手。

另外,大家认为太子丹派秦舞阳跟着荆轲是什么意思?

刺客只需要荆轲一个人就行了,也知道荆轲才有那把有毒的匕首,秦舞阳是打酱油的。

其实,秦舞阳的作用是监视荆轲,防止他逃走或者投降秦

而且,从燕国到秦国的一路上,荆轲身边还有大量士兵、仆人,都是防止他逃走的。

这些人保证荆轲去面见秦王,如果他中途逃走,肯定杀死他灭口。

秦舞阳是监督荆轲到大殿里面行刺,基本上荆轲全程都有人监视,只能去刺杀。

古代豢养死士,主要找一些对自己性命不看重的底层盲流,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和安家费,养了很多年以后让他们去卖命。

比如荆轲,他知道去刺杀秦王,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自己死定了,而且往往还是大卸八块不得好死。

这些人一旦接受到非常危险的任务,一般无法逃走或者中途放弃。因为这些人的家眷多在主子的控制中。如果他们逃走了或者投降敌人,家眷就会被处死。

所以他们只能去拼命,即便拼了命却失败了,最低程度家眷不受殃及,还会受到主人优待。

只可惜,人的本性就是怕死,所以即便精心训练的死士,到最后关头也未必靠得住。

就比如秦舞阳,十三岁上就杀人,别人都不敢正面对着看他。结果走到秦王大殿的台阶下,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浑身发抖起来。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有这样的高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人,的确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这样的人具备下列特点。一,涉猎广泛,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文学书画等等很多知识。二,这样的人,学到的知识不一定特别深,但学到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知识。三,这样的人,由于知识储备丰富,头脑十分灵活,看待问题,直通要害。不像某些只专研某个

  • 古代诚信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尾生抱柱,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退避三舍,孺子可教,金口玉言,童叟无欺。1、“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

  • 求古人有关谦虚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吕岱哭徐厚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写我一生的错误受

  • 古代君主任用贤能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用人不疑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

  • 王姓历史上有多少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王姓是中国大姓,人口数量排名前三毫无压力,名人也是,历史上皇帝有王莽,宰相有王安石,思想家有王守仁,美女有王昭君,书法家有王羲之,诗人有王维,革命家有王尽美……下面作者重点介绍下开国将帅中的王姓将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王姓有102人,仅次于张姓的120人和李姓的110人,排名第三,其中大将1名(

  •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我认为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因为得罪天下人而被痛骂,他即位才短短13年,对一些人来讲并不长,因为他勤政,在他的统治年代,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他把康熙晚年的衰败校正了,国库更充足了.给乾隆打好了基础,他大兴改革,设立军机处.把皇权更一步加紧.当天黑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十分安静,

  • 关于中国诚实守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历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此在人前炫耀,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

  • 中外历史上宁丢江山也要美人的君王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贪图享乐,荒淫无度,喜好喝酒,沉迷于女色之中,常常zhi彻夜嗜酒寻欢。他尤其宠爱妲己,只听从妲己的话,对大臣们的话置若罔闻。妲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既漂亮又狠毒的女人,整日缠着商纣王变着法子玩乐。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商纣王下令从各地收集各种奇珍异宝,不断扩建宫廷的园林楼台。他在宫廷里举行各种大型宴

  • 请问有没有什么古代君主得到百姓拥护的故事?小故事就可以,不需要很详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次齐襄王派使臣出使赵国,因赵国国君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是一位不寻常的王后--她协助赵惠文王把赵国治理得颇为出色,因而在诸侯王的心目中颇有威望--便特意修了一封国书给赵威后。使臣到达齐国后,向赵威后转达齐襄王的问候并递交了国书。赵威后接过国书,并没有马上启阅,而

  • 中国历史上守信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韩信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二、宋庆龄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三、诚信的故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