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辅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张良、范蠡,还有谁?

历史上辅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张良、范蠡,还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66 更新时间:2024/1/18 21:57:45

功成需要智慧和谋略,功成身退却需要勇气和境界。在人生的名利场上,能做到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太多的人,还是放不下名和利这样的俗物。历史上我们熟知的功成身退的人有范蠡和张良,当然还有孙武孙膑、姚广孝等。

功成身退就是立了大功后,放弃高官厚禄,隐归山野,或云游四海,或不问政事。看起来是淡泊名利,其实是明哲保身。在名利面前能够割舍,实在不容易。体现了当事人的高瞻远瞩,超出常人的独特眼光。

1、范蠡

范蠡在我的心中总是那么的飘逸,感觉他天生就不是常人。春秋末年,自命不凡的越王勾践,在击败吴王阖闾后骄傲自满,阖闾去世后,其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夫差很快就把勾践打败了。勾践无可奈何,成为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去到吴国为奴。范蠡也随同勾践去到吴国,3年以后,范蠡被吴王夫差放回,他回到了越国。

范蠡同文种一起制定了灭吴九术,他们开始积极的准备,厉兵秣马,越王勾践也总结失败的教训,卧薪尝胆。经过范蠡和文种的策划和努力,终于在十几年后,越王勾践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吴国灭亡。灭吴的最大功臣是范蠡和文种,没有范蠡和文种的努力,越王勾践的一生将在夫差的羞辱下死去。

吴国灭亡后,范蠡却悄然离去,没有要任何的封赏,离开了政坛,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范蠡在离开前,叫好朋友文种一起离开,可文种没有接受范蠡的好意。后来大家都知道,范蠡最后成为了‘’商圣‘’,文种却被越王勾践赐死。这一切印证了范蠡的那句‘’狡兔死、走狗烹‘’的预言。

2、张良

现在我们说某个人聪明,有计谋,就会说某某有张良计,来表示他的聪明。张良被后人称为‘’谋圣‘’。刘邦能够建立大汉王朝,离不开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刘邦在同项羽的较量中,每一次精彩的表演,都离不开张良的策划。鸿门宴上卑颜屈膝,荥阳之战中油腔滑调,垓下之战前大封韩信的豁达。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良的导演。

张良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他有很强的统战能力,由于张良个人的魅力和影响。致使韩信、彭越英布等等英才,紧紧追随刘邦。项羽和刘邦的最后决战‘’垓下之战‘’,是张良策划的一场大戏,这场戏以项羽自刎乌江落幕。刘邦建立大汉后,分封时,张良排61名。封地为偏僻的留县。

刘邦的大汉事业轰轰烈烈,张良却说自己身体不适,需要修养。于是张良开始不关心政事,刘邦也只能随他去,张良慢慢的淡出了人们视野。后来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被刘邦诛杀,张良却逃过了一劫。

3、姚广孝

对于姚广孝很多朋友肯定不是很熟悉,他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能有这样的称呼,说明他的影响力之大。姚广孝是朱棣夺取朱允政权的最大功臣,没有姚广孝的力挺和鼓动,朱棣是没有足够勇气发起‘’靖难之变‘’的,姚广孝利用他特殊的身份,为朱棣攒得不少人气。

朱元璋在结发妻子马秀英去世后,让姚广孝等和尚,陪伴各诸王诵经,为马皇后超度,姚广孝就这样跟随了朱棣,朱棣起兵后,姚广孝辅佐朱棣长子朱高炽镇守大本营。朱棣在前方有什么问题,就快马书信来求教姚广孝。尤其是朱棣攻打济南遇阻后,姚广孝让他直奔南京,不要攻打城池。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称帝。朱棣做了皇帝以后。曾让姚广孝还俗,姚广孝没有接受朱棣得意见。对于朱棣赏赐的豪宅,美女,珍宝一概拒收。他依然住在寺庙里,直到病逝。历史上功成身退的人还有不少,在此我就不一一细述,我只是觉得能做到功成身退真的好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如何做到对妃子“雨露均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雨露均沾,就让我想起某个“咖妃”的自我吹嘘---奴婢自打进宫以来,独得皇上恩宠,我劝大王啊要雨露均沾,可大王却独独宠我一人!”这个笑果,达到一定高度!对不起,跑题了,那咱就回到正题。帝王的后宫生活,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小编也很好奇,缺乏亲身体会,也永远没有这个机会!就只能从史书里来找些例子来介绍

  •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的事例有那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

  • 古代人守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

  • 三国杀曹丕为什么总拿着一串葡萄?而且历史上曹丕也对葡萄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

  • 葡萄这种水果在古代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蒲陶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当时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也记有“宛左右以蒲陶(葡萄古名)为酒”。但他们所指的主要是来自中亚的葡萄。2、凉州牧“凉州牧”取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葡萄歌》,“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东汉末年有一投机者名叫孟佗,他送给汉灵帝的宠臣张让

  •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不辱使命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魂消汉使前】武魂使前,古祠高两茫然。雁胡天月,上羊塞草。回日非甲,去冠是丁年。茂陵不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一一【唐】温庭筠《武》附:毛主席借用入诗别依稀咒逝川,故三十二年前。旗起奴戟,黑手高霸主鞭。有牺牲多志,敢叫日月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一一毛《到韶山》1959年6月不食周粟

  • 关于古代孝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

  • 古代人守信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尾生.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2.季布.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

  • 古代上诚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

  • 列举一下著名的皇帝和妃子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和妲己,前者相当宠溺后者。个人认为最著名最真诚最不相负的是汉宣帝刘询(就是刘病已)与他的妻子许皇后的故事,并留下了“微时故剑”的典故。刘询是汉武的曾孙,刘询祖上因为汉武帝被奸人蒙蔽而死,包括刘询的爷爷(汉武帝的太子),以及刘询的父亲都死了(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刘询在襁褓之中就进了监狱。后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