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成就最大。他在位六十一年,创造了大清盛世,因其文治武功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首先在武功方面,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东南方向,康熙统一了宝岛台湾。康熙二十二年,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统一了台湾,并设立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派总兵率八旗军八千人驻防台湾,加强了对台湾的实际管辖。
康熙二十八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也是中华民族划定疆域有效管辖的例证。也表明了康熙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清朝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统一蒙古。康熙进一步解决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的归属问题。彻底解决了秦汉以来匈奴到明朝的蒙古问题,并将蒙古打造成中华各个民族防御外国难侵的坚固长城。
在西北新疆,三次亲征击败噶尔丹,稳定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局面,收回了大片领土。也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有助于西藏的安定,更利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
进兵高原西藏。派兵驻藏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证明中国的实际管辖。由清朝中央政府册封活佛,任命西藏官员长期执政,在西藏驻军并设立驻藏大臣。
康熙大帝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两万余卷。兴建了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康熙执政后治理黄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他强调藏富于民,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使得社会经济经过战乱、灾荒后,开始恢复和发展。
平定“三藩之乱”后,社会矛盾、民族纠纷在康熙的治理下趋于平缓。从康熙二十年到康熙六十一年,中原地区四十一年间,没有大的战争,没有大的动荡,也没有大的社会危机。
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史上,统一王朝皇帝在位四十年以上的很少,他们是汉武帝、唐玄宗但战争不断。只有康熙统治时期中原地区连续四十多年无战争。可以说,康熙执政的后四十年,中国是一个相对强盛、繁荣、兴盛的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是比欧洲国家繁荣的帝国。从这个角度来说,称康熙为“大帝”、“千古一帝”一点也不过分。
要论最窝囊的清朝皇帝,当属光绪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光绪亲政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滑头袁世凯出卖,慈禧太后大怒之下将光绪帝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之崇陵就此窝囊的死了。
清朝的历代皇帝,雍正帝先后完成了“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解决了顺治、康熙朝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重大决策!雍正皇帝历经图治,废寝忘食,国力不断增强,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雍正皇帝是清朝的圣君,乾隆后一代不如一代!光绪若不被慈禧软禁,或可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