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历史远比以色列悠久,多数时期影响力也更大。
古埃及作为一个王朝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古埃及编年史家曼内托(前3世纪),把埃及古代史分为31个王朝,第1、2王朝习惯上被称为早王朝时代(约前3100~前2686),古王国时代(第3~6王朝,约前2686~前2181)古埃及实现真正的统一,形成了统一奴隶制国家,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同时期的犹太人只是边远地区的一个人口稀少的普通游牧民族。他们很可能作为奴隶参与了古埃及的建设事业,后来因为不堪奴役,逃离埃及,这才有了《圣经》中“出埃及记”的传说中。
公元前1200年,埃及国王麦伦普塔屠戮迦南居民,杀死犹太人祭司。这是以色列首次见诸史册。
此后,两河流域先后崛起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强大帝国,以色列人的小王国处于埃及和这些古代大帝国的夹缝中,不得不像墙头草一样,随时两头摇摆,以求生存,保住他们的宗教信仰。犹太教历史上的所谓第一圣殿被毁和第二圣殿重建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公元336年至166年,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埃及和以色列都被并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建都亚历山大城,一直延续了300多年,直到罗马帝国崛起时的克里奥帕特拉女王时期。实际上,托勒密王国建立后,古埃及文明就从此湮灭了。
在罗马时代,埃及和以色列都是罗马的附庸。
这以后,包括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在内,中东大部分地区都被阿拉伯化,埃及和以色列都暂时退出历史舞台,犹太人更是家国尽毁,流散至欧洲各地。
直到1922年,埃及再次取得独立,1953年建立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
埃及与以色列再次交集,已经是2000多年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埃及作为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带头对抗新兴的以色列,先后进行了四次中东战争,这四次战争埃及军队都是绝对的主力。
到1979年3月,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决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阿拉伯国家中第一个与以色列达成和平条约,承认了以色列。
现在,埃及是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多家中,唯一与以色列有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与历史上多数时期不同,当今以色列仍是世界上的热点,最近在叙利亚战场又与俄罗斯、伊朗处于尖锐对峙状态,后续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埃及则似乎铅华洗尽,大彻大悟,地位和影响力大不如前了。
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和平协议使整个西奈半岛返回埃及,将所有以色列人赶回他们的家园。各国同意将外交关系正常化,西奈半岛将在多国部队(主要是美国)的监督下保持非军事化。
多年前,两国关系出现了流动和起伏,埃及大使多次被召回国内抗议长达2-3年的时间。但这种关系从未因外交交流而恶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穆斯林兄弟会主席期间的短暂任期内,这种关系仍然可行和有效,即使在骚动期间也表明了稳定的关系。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期间,以色列大使馆被一群暴徒袭击并被洗劫一空。幸运的没有人受伤,埃及安全部队很快就恢复了秩序。由于以色列根据和平条约批准了该地区的其他部队,目前的埃及政府正在西奈半岛对伊斯兰国派系发动战争。由于哈马斯与伊斯兰国在西奈山进行恐怖合作,埃及人也在加沙的哈马斯施加压力,没有与以色列协调。因此,埃及人从海上挖出一条护城河,淹没并坍塌通往埃及的大部分地下隧道,恐怖分子通过这些隧道向伊斯兰国提供武器。
埃及坚定地呼吁以色列采纳两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办法。但是,正如多个埃及领导人自和平条约以来所说的那样,他们不愿意为巴勒斯坦事业牺牲更多的埃及青年。至于文化和民事关系,两国的关系是无紧密交流,自和平条约以来就是这样。埃及的精英,学术界和领导人一直抵制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