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是指中国古代四大职业类别“士农工商”中的那个“工”,也叫“百工”,是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或工官,包括建城池、盖宫庙、打造车骑和兵器、做木工和纺织等。有些工匠是服务于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奴,有些是私人手工业者,这些人具有专门的技能,专攻金、石、竹、漆、木、纺织等领域。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成就非凡的伟大工匠。比如鲁班,李冰,孙思邈等等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姓公输,名般。他出身于工匠世家,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包括土木工具、古代兵器、农业机器、仿生机械等。据说,现在木工师傅们用的工具,如、刨子、铲子、曲尺等,都是鲁班经过实践、研究、试验,最后成功发明出来的。这些工具的发明,帮助工匠们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因此鲁班,被视为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化身,更被尊为土木建筑界的祖师爷
李冰,秦时人。是当时蜀地太守。当时因为蜀地经常遭受水旱灾害、因此李冰到了当地,马上考察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决定兴建都江堰。
都江堰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智慧的象征,从2200年前屹立在岷江地区,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霜雨雪、姿态依旧挺拔盎然。但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建成这样一个工程,其困难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据说,当时在建设都江堰的大坝主体时,需要搭建一个稳固的地基。最开始他们把石头往江柳中抛掷,但因为水流过急、把石头冲走。后来李冰父子想到一个好办法,让人用竹子编成一个个大大的竹笼,然后往里面投掷石头、再沉如江底,费尽周折才建成了都江堰大坝的大堤。
都江堰的建设前后花了一二十年的时间,这浩大工程背后的汗水和艰难,足以彰显李冰作为一位水利工程师的魄力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