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
美好的爱情故事
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年轻的顺治帝不满意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对自己的控制,连同多尔衮和孝庄给自己的女人也不喜欢。因为要延续了满蒙联姻的,所以他们给的那些都是身强体壮的蒙古族女子。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
贞妃,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女儿,是董鄂妃的亲族妹妹,也是顺治帝的嫔妃,比董鄂妃入宫稍晚,时称小董鄂妃。她入宫后具体的妃位不详,贞妃是她为顺治帝殉葬后,康熙帝追封得,但是其在顺治后宫的地位不低,应该是在贵人及贵人以上,妃以下。她是清代最后一位殉葬的后宫嫔妃。
贞妃容貌秀丽,知书达理,“赋性温良,恪共内职”,很像她的姐姐董鄂妃。由于顺治帝专宠董鄂妃,所以爱屋及乌,作为董鄂妃妹妹的贞妃,顺治帝对她也是颇多照顾。贞妃入宫后亲人就只有董鄂妃一人,所以她就把董鄂妃和顺治帝看做自己的依靠,对顺治帝很是痴情,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顺治帝当时一颗心扑在董鄂妃身上,根本没有把贞妃没放在心上,对贞妃照顾也只是为了讨董鄂妃的欢心。
董鄂妃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病逝后,顺治帝悲伤不已,几欲出家为僧,但由于孝庄文皇后的阻止,没有如愿。就在顺治帝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一切的时候,贞妃闯进了他早已冰冷的心。由于贞妃的性格和董鄂妃很像,再加上眉宇之间也有几分相识之处,又是董鄂妃的妹妹,所以顺治帝仿佛又看见了董鄂妃一样,开始倾情于贞妃。
在顺治帝逝世的前半年,顺治帝基本上天天传召贞妃。顺治传召贞妃并不是说顺治帝移情别恋了,而是把贞妃当成了董鄂妃的替代者,当成了自己对董鄂妃的所有感情的一个寄托物。据清宫档案记载,虽然顺治帝每天传召贞妃,但只是让她陪自己读书写字,聊天说话,很少临幸贞妃。
顺治董鄂妃的真实故事?
董鄂妃是顺治帝的妃子,顺治帝对她是一见钟,非常宠爱她。历史上有记载,董鄂妃身体一直都不好,给顺治帝生了一个男孩。但是孩子早早的就夭折了,董鄂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2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顺治帝伤心不已,甚至还辍朝五天,谥号端敬皇后。为她大办丧事,宫女太监就有30多个人为她陪葬,全国服丧。这足以看出顺治帝对她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她的感情。
顺治皇帝和董鄂妃有孩子吗?
清朝顺治皇帝与董鄂妃有孩子。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欣喜若狂,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之后更是大赦天下。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孝献皇后世称董鄂妃,是清朝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顺治十三年(1656年)入宫,初封贤妃;一月后晋皇贵妃,顺治帝为此而大赦天下;顺治十四年生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崩逝于承乾宫,享年21岁,顺治帝大为悲痛,追封其为皇后,上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传说顺治帝还曾为了董鄂妃的死想要出家后被阻拦。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顺治与董鄂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
顺治与董鄂妃的漫画?
妃夕颜雪秦淮河烟花女子和鄂硕生了一个女儿凉夕,官员原配夫人去世后才接凉夕母子回府,府中有一对儿女,女儿玉妍,儿子费扬古。
玉妍害怕凉夕夺走父亲的爱,命下人把凉夕卖到青楼,阴差阳错结果被人利用成了花妖傀儡,幸好被费扬古救回,凉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玉妍更加妒忌她。本漫画讲叙了一个改变真实历史华丽的宫廷故事,在那弥漫着胭脂风月的紫禁城中,爱与奇迹涌动的深宫物语。最左边的喂顺治中间凉夕最右边为襄亲王
顺治董鄂妃结局?
顺治帝少年天子,一缕情丝缠绕。哪知道,董鄂妃因为太受宠,遭人嫉妒,被人加害。从此董鄂妃就日渐瘦弱,终于一病不起,最后病蔫蔫的像林黛玉一样死掉了。
顺治帝十分悲痛,一连五天没有上朝,特地给礼部发了话,大意说:“董鄂妃一缕香魂去了,奉皇太后的懿旨,应该追封为皇后,作为褒奖。
董鄂妃与顺治爱情结局?
顺治不喜欢皇后孟古青,最后废掉了她,降位静妃
又立了一位皇后,是孟古青侄女辈,但还是不喜欢
顺治帝一生最喜欢的女人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是大臣鄂硕之女
有传言说她是博穆博果尔福晋,被顺治夺走了,博穆博果尔自杀,但未被考证
董鄂妃是顺治最爱的女人,但红颜薄命
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却早早夭折
董鄂氏也郁郁而终了
顺治非常伤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以皇后之礼下葬
甚至一度要出家
后来出天花病逝了(有传闻说他没死,是出家了,对外称病逝,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经不起推敲)
探讨一下顺治与董鄂妃的历史故事?
一、美好的爱情故事
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年轻的顺治帝不满意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对自己的控制,连同多尔衮和孝庄给自己的女人也不喜欢。因为要延续了满蒙联姻的,所以他们给的那些都是身强体壮的蒙古族女子。
顺治不想要这些女人,于是正处于叛逆期的他做出了让很多人都吃惊的事情,比如废了自己的第一任皇后。顺治虽然无法反抗多尔衮和孝庄的命令,但是对于自己的女人他还是有处理的权力的。
多尔衮和孝庄对于他这样的叛逆根本不在乎,他们只要求顺治帝的女人是蒙古族女子就行,换不换无所谓。
于是两人又安排他娶了第二任皇后。但是就在这时他爱上了自己弟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并将其抢了过来。这个“福晋”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董鄂妃。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在他大婚时,其他王爷的福晋要进宫侍寝。
顺治帝就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并爱上董鄂氏。他不顾多尔衮和孝庄的反对,将温文尔婉的董鄂妃纳入宫里,封为贤妃。而仅仅一年的时间,董鄂妃就上升到了皇贵妃的位置。要知道最开始清代是没有“皇贵妃”这个位分的,是顺治皇帝给董鄂妃开启的先例。
而顺治帝给董鄂妃开启的先例可不止这一个。在他做皇帝期间,他甚至要将他第二任皇后废除掉,立董鄂妃为后。虽然这件事经过孝庄和群臣的反对没能成功,但是顺治给董鄂妃的一点也不必皇后少。在当时,皇后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还有就是在董鄂妃的册封典礼上,顺治皇帝隆重的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这可真的是史无前有的,而且后也不见来者。董鄂妃也给顺治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顺治高兴到忽略其他儿子,对外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二、爱情故事的结尾
可是也许是因为这是顺治皇帝抢来的幸福,所以并不长久。他们的儿子很快就夭折了,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董鄂妃更是一病不起,在自己22岁的时候便去世了。顺治帝悲痛不已,甚至想要跟随董鄂妃一起去死,但是在孝庄的阻止下没能成功。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大办丧事,动用了很多财力物力,那段时间百官都忙得下不了脚。他还坚持很长时间用蓝笔批奏折。这可惹恼了孝庄,因为通常皇帝的长辈去世,皇帝才用蓝笔写半个月。
一个小小的妃子还能比得上皇太后吗?因为董鄂氏的去世,顺治皇帝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出格”了。他甚至想要剃度出家。还是因为孝庄拦着,才让贴身的太监代替自己去了。
也许上天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呼唤,顺治皇帝在董鄂妃去世后郁郁寡欢,身体情况也大不如从前。在董鄂妃去世三个月后,顺治帝便不幸感染了天花,也一并没了。
三、爱情故事的牺牲者
顺治帝和董鄂妃陷入了爱河不可自拔,也同时害惨了其他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董鄂妃原来的男人,博穆博果尔。因为顺治抢了他的女人,他不堪受辱自杀了。
第二个就是董鄂妃的妹妹贞妃。她因为是董鄂妃的妹妹,比董鄂妃晚进宫,长得十分貌美,性格也十分温顺,但是她一直生活在姐姐的身影下。当时顺治皇帝的眼睛里只有董鄂妃,没有其他任何女人。
对于这个妹妹,顺治皇帝爱屋及乌,对她很是照顾。所以贞妃对比与其他的妃子来说,生活更加自在一点。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皇帝才终于看到了这个妹妹。
因为这两姐妹长得比较相似,顺治皇帝把他对董鄂妃的思念都转移到了贞妃身上,把贞妃当成了董鄂妃的替代者和自己情感的寄托。对贞妃的传唤几乎是每天都有,即使是这样,顺治帝也只是和她说说话,聊聊天,很少宠幸贞妃。
孝庄那时在心里时极不满意的,但是她也不敢轻举妄动,害怕顺治皇帝一个不注意就做出什么过激行为。孝庄皇太后这一生都是一个女强人,不幸的是遇到了痴情的丈夫皇太极和痴情的儿子顺治皇帝(福临)。孝庄虽然对儿子失望,但是也害怕儿子和自己离了心,不敢多管顺治皇帝的事情。
等到顺治真的去世的时候,孝庄就把这一切责任都推到了董鄂妃身上。顺治临死之前写下的遗诏,被孝庄换成了罪己诏,并将顺治皇帝的死亡都推到了董鄂妃身上,企图让董鄂妃的名声变臭。不光这些,孝庄甚至还想将董鄂妃的家族满门抄斩。
没有别的办法,为了平息孝庄的怒火,贞妃主动要求殉葬,这才保全了董鄂妃的家族。贞妃也成了清朝中唯一一个殉葬的妃子。说起来可笑,这个妃子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宠爱,但是因为别人的爱情,却要殉葬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不可否定,爱情很伟大,可以给人无限的力量,但是它也很可怕,因为爱情也能够摧毁一个人。陷入爱情海里的顺治皇帝不知道他给别人带去多少麻烦。
他的弟弟、董鄂氏的妹妹、董鄂氏家族还有因为皇帝一句话就忙里忙外的大臣们,最可怜的还有那些为董鄂妃殉葬的太监宫女们。
顺治皇帝只顾着自己的开心,他以为自己终于逃开了孝庄和多尔衮的管控,却不知道他已经陷入了另一个极端里面。得到了爱情固然高兴,但是顺治皇帝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定是有问题的。董鄂妃死后,顺治的处事方式难道不是让孝庄更加讨厌董鄂氏吗?
顺治皇帝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够成熟,他只顾自己的感动和痛苦,却没有顾及其他人的生死。如果董鄂妃能够看到顺治皇帝把她的家族推向火坑,不知道董鄂妃还愿意做顺治的妃子吗!
关于顺治帝与董鄂妃的小说?
有《董鄂妃与顺治帝滴纯爱》(完结)作者:不详清朝的东东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也不晓得为什么?
总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陌明的力量牵引着我。不过,在我每天晚上睡在香香的床床上的时候,我都会做同一个梦,梦到一个帅帅的,皮肤光洁,穿着一身清朝的衣衣,嘴角往上扬,朝我投来坏坏的微笑,放荡不羁却有不失王者威严的一个男生。
顺治为什么喜欢董鄂妃?
万千宠爱在一身揭开顺治帝爱妃董鄂妃身世谜团《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顺治帝有两后、十五妃。但他的婚姻生活是个悲剧。顺治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顺治帝的责斥。但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顺治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有几件事可以说明少年天子对董鄂妃的恩爱逾常。一是晋升之速和典礼之隆。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二是尽改恶习、专宠一人。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少年福临“和一切满洲人一个样,而肉感肉欲的性癖尤其特别发达”,结婚之后,“人们仍听得到他的在道德方面的过失”。可见,福临确实沾染了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淫纵之习。可是奇迹出现了,自从遇到董贵妃后,少年天子变得专一起来。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谓“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枕上春梦刚三年,贵妃撒手绝人寰。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生了一个男孩儿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22岁就告别了深爱着她的少年天子。顺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顺治帝辍朝五日,追谥其为端敬皇后。并在户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以顺治帝名义亲制的董鄂妃《行状》数千言,极尽才情,极致哀悼,历数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洁品慧德。贵妃辞世,留给少年天子无尽的哀思。4个多月之后,福临就溘然离世,追随爱妃而去。董鄂妃是何许人?她运用了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甘心为之生,为之死?董鄂妃,又作栋鄂妃。她的来历有三说:一说是《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二说是董鄂妃为秦淮名妓董小宛。董小宛原为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江南名妓知书多艺,倾慕东林,如李香君与侯方域、柳如是与钱谦益、卞玉京与吴伟业、顾眉生与龚鼎孳,都是佳人配才子。持此说者认为,清军南下,董小宛被掳到北京,先留在王府,后被太后要了去。顺治看了喜欢,就从孝庄太后那里要到自己身边,用满洲姓董鄂氏。其实,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根据冒辟疆《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辟疆初识董小宛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一年董小宛16岁,顺治帝才2岁。而顺治娶董鄂妃时是19岁,董鄂妃18岁。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么此时她应当是33岁了,显然年岁不合。同时,《影梅庵忆语》对董、冒二人从相识、完婚、蒙难到董小宛病死,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大致的情形是:崇德四年(1639年),董小宛16岁。冒辟疆初遇董小宛。崇德六年(1641年),冒辟疆又邂逅陈圆圆,称其“令人欲仙欲死”,于是疏远了董小宛。崇德七年(1642年),陈圆圆被周奎购京师,冒辟疆重逢董小宛。崇德八年(1643年),董小宛20岁,入冒辟疆家,为其妾。董小宛“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一心一意做良家妇女。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2岁。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渡江,破南京。冒辟疆在逃难中患病,“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顺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岁。冒辟疆再病,“勺水不入口者二十余日”。“姬当大火烁金时,不挥汗,不驱蚊,昼夜坐药炉旁,密伺余于枕边足畔六十昼夜”。董小宛二度侍疾。顺治六年(1649年),董小宛26岁。冒辟疆患病,董小宛三度侍疾。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28岁,病死。这不仅有冒辟疆的笔记,还有当时不少文人学士的悼念诗词,均可证明当时董小宛确实死在冒府。董小宛比顺治大14岁,同冒辟疆结婚9年未生育,并于顺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说实属望风捕影,不能成立。三说是董鄂妃原为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汤若望传》的记述:“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刮。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底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根据陈垣先生的考索,她似乎就是顺治夺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爱,但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董鄂妃,这位神秘的女子,让那么多文人墨客梦绕魂牵,赋诗寄情;又让那么多历史学家费尽心思,苦心考索。但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个待解之谜。(阎崇年)(部分摘编自《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书局2004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