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有哪些汉末的三国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成就?
甘肃省兰州市,不仅是一个省会城市,还是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秦统一六国之后,在西北地区设置了陇西、北地两郡,如今的兰州地区在当时只是一片属于陇西郡的地域。到了西汉时期,汉昭帝刘弗陵为了抵御西部的羌人与匈奴,于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下令在如今的兰州地区修建了金城县。至此,该地才成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下令改金城县为郡治行政单位,名为金城郡,隶属于凉州刺史部。当时的金城郡下辖十三个县,治所为允吾县。当时金城郡的辖境,即如今的兰州市地区及青海的部分地区。至王莽时期,金城郡被更名为西海郡,基本地域未做改动,只是辖县数量与县名有所更改。允吾、允街二县合并为修远县,浩县更名为兴武县,令居县更名为罕虏县,金城县更名金屏县,白石县更名为顺砾县,临羌县更名为盐羌县。此时的西海郡下辖十二县,治所为修远县。
到了东汉初期,朝廷废除了王莽时期的设置与更改,恢复了西汉时期的金城郡及下辖十三县的所有名称。此后,金城郡在东汉时期经历了三次变革。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雀盯羌族部落大肆入侵,金城郡内的辖县大都被羌人占据。光武帝下令撤销了金城郡,剩余县地归入了陇西郡管辖。第二年,东汉朝廷平定了羌族之乱后,又按原地域重设了金城郡。
不过,此时金城郡的地域有所减少,原郡内的袍罕、白石、河关三县仍归陇西郡,境内下辖十个县,治所变更为金城县。东汉永初三年(公元109年),金城郡再次受到受羌族之乱,金城郡又被取消,所剩地域仍归陇西郡管辖。直到东汉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原金城郡的十个县,再次被分出重设金城郡,治所仍旧为金城县。东汉时期的金城郡涵盖范围,即为如今的兰州市地区。
金城郡的第三次变动是在汉末嫌锋时期。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朝廷在凉芹岁晌州地区增设了西平郡,原属金城的破羌县、安夷县、临羌县划归西平,此时的金城只剩下七个县,治所仍为金城县。金城郡在西晋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名称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是,基本地域仍旧保持不变。直至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朝廷废除金城郡名,以兰州之名延续至今。
金城郡自秦代之前是羌人与匈奴人的活动范围。所以,自秦统一六国之后,该地一直都是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历代朝廷经营西北地区的经略要地。汉末三国时期,金城郡也是蜀汉与曹魏两大集团非常重视的一个地方,蜀汉集团中的诸葛亮与姜维的数次北伐之中,有几次战役就曾经在金城郡地界展开。如今的兰州市,即凉州金城郡,在汉末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五位名人,分别为韩遂、北宫伯玉、边章、成公英和阎行。
韩遂是东汉末年凉州地区著名的割据诸侯之一。韩遂又名韩约,少年时已经知名于当地。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韩遂以诛杀宦官为名聚集数万部众起兵。此后,朝廷曾派董卓及皇甫嵩等人出兵征讨,却多次无功而返。韩遂兵马最多时有十多万人,并与关中诸侯马腾共同抗拒朝廷。后来,韩遂与马腾关系破裂后,双方攻伐了多年未分胜负。关中之战期间,韩遂又成为了叛军统帅,曾与曹操大军爆发连番激战,最终被杀。
边章早期有过在官军中任职的经历,后来与韩遂一同成了凉州地区的诸侯首领,期间一同抵御过董卓等人的征讨。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边章因内讧被韩遂所杀。北宫伯玉早期响应过黄巾军张角起兵,后期跟随韩遂、边章共同抵御官军,与边章一同被韩遂杀害。
成公英原是韩遂的心腹爱将,韩遂病逝后投靠了曹魏,曾担任过曹操的军师。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成公英跟随凉州刺史张既在河西平定叛乱时,配合大军斩杀羌胡叛军一万多人,自此扬名。阎行早先则是韩遂帐下的一员小将,不仅在单挑中击败马超,还险些将其斩杀。此后,阎行曾追随韩遂参加了关中之战,归降曹操后,又率部平定韩遂建功,被封为列侯。
兰州四杰的靠山是谁
兰州四杰指的是李宗仁、赵尹春、张志新、王政同四位抗日将领。他们的统帅是李宗仁。在当时,兰州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而兰州四卖含誉杰所在的岷南和甘肃军区,则负责阻击日本军队的进攻。可以中段老埋说,他们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人物,而且对于历史上兰州的抗战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