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谋圣”张良的千古之谜是什么?

“谋圣”张良的千古之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54 更新时间:2023/12/13 1:00:17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张良。张良被誉为“谋圣”,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的14位圣人。

有意思的是,历史老人在张良身上涂抹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张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谜团:张良的籍贯众说纷纭;张良“拾履得书”的故事流传了千载,他的智慧真的来自于神助吗?身处英雄辈出的乱世,张良为何不称王……2000多年来,张良的历史谜案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究,但时至今日,张良的身上依旧迷雾重重。也许,这就是张良的魅力所在吧!

虽然张良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古籍对张良的籍贯却无明确记载,张良的身世给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不但其出生年月不详,其籍贯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所谓“神州处处张良祠”,出于对历史俊杰的膜拜心理,人们都喜欢与名人“攀亲结缘”,古往今来,全国各地兴建的张良祠竟然达上百座之多!不但安徽亳州等地宣称是张良的故乡,在我们河南,郏县、新郑两地对此也有争议。前不久,省会的一家媒体还发表了大块的专访文章,言之凿凿地称张良的故乡在禹州市的张得乡,因张得是张良的爹,所以此地名叫张得……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张良是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字子房,其先人“五世相韩”,即张良的祖辈有5人先后担任过韩国的国相。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相韩41年,父亲张平相韩46年,共连续相韩87年,而新郑当时系韩国的国都所在地,张良家当在韩都新郑。张良的父亲张平卒于公元前250年,当时张良应当还很年少,因此,张良的出生地当在韩都。

公元前230年,韩围被秦始皇消灭了,此时正值张良的父亲张平死后20年,有学者先生据此推断,在韩国灭亡时张良至少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了。韩国灭亡了,张家的大厦也随之轰然倒塌,因此张良对秦始皇无疑结下了国仇家恨。

为报亡国之恨,张良遗尽家僮,弟死不葬,变卖家产,四处寻求天下勇士刺杀秦始皇。张良终于以重金求得一位力贯千钧的大力士,此人能舞动60公斤的大铁锥。等秦始皇出巡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博浪沙时,埋伏在此地的张良同大力士一起投掷大铁锤偷袭秦始皇的銮驾,可惜误中副车,没有砸中秦始皇的坐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上下连续10天大肆搜捕刺客。

壮志未酬的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到江苏的下邳躲避了9年。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张良聚集了百余人参加了反秦的农民战争,投奔了刘邦。精通兵法的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最终消灭了秦国,为韩国报了灭国之仇。夺取天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成为名垂青史的不朽人物。

因此,可以说,既然张良是韩国五世相门之后,张良的先世必然世居于国都所在地新郑,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居住。韩国灭亡时,张良家仅家僮就有300人,这样的大家族只能在韩都才有。据此推断,张良的出生地在韩都新郑。

刘邦能够战胜强大的项羽,建立起辉煌的汉朝,张良功不可没。刘邦曾赞扬说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与萧何韩信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汉初三杰”。

有句名言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细读历史,很多人不免生出这样的遗憾:张良为何只是老老实实地屈居人下做谋臣,而不去称王?他的主子刘邦系痞子出身,为什么却能当皇帝?

其实,张良不是没有为王的雄心,实际上他也有称王的机遇。陈胜起义之初,张良也曾聚众百余人,为何他不去称王,而一心要去投奔刘邦呢?因为在古人的脑子里,忠君忠主的思想比较重,这种思想也可能统治着张良。

但是张良的城府很深,就像下象棋一样,常人只能看一步,张良却能看三步。张良对时事看得很透,历代君王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坐上王位的,而张良却不是这样的人。张良还有自知之明,他认识到自己没有做王的政治手腕,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充其量就是块做谋臣的“料”,他与刘邦只能是“帅才”与“将才”的关系。如果勉强为之,不一定会成功。

同时,张良的胸襟也决定了他不会称王。当初,张良投奔刘邦的目的在于报国仇家恨,而不是求取功名。泰朝推翻了,张良目的也就达到了。平定天下论功行赏时,刘邦封侯,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作为封邑,但张良只要一万户,张良还说了一通肺腑之言,《汉书列传》记载的张良的这段话就足以说明问题:“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汉朝建立后,刘邦封包括韩信、张良、萧何在内的7个异姓功臣为侯,委以重任。但过了没几年,刘邦就不再信任这些昔日的功臣,找机会将这些人罢官夺爵,开国功臣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结局。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汉初三杰”之中,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还诛灭其三族;萧何也被治罪下狱,惟有留侯张良一生平平安安。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一大奇迹!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始善终,也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事实上,在功成名就之后,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张良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老却激流勇退,称病不上朝,过起了闭门谢客的隐居生活。在封侯之初,张良便向刘邦表示,从此以后想学习“辟谷”、“轻身”之术,抛弃人间世事,不食人间烟火,以求修道成仙。此后,张良便借口体弱多病,逐渐从官场中抽身,不再过问政事。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封侯之后,张良“乃学辟谷”,声称从此之后要追求修道成仙。“辟谷”就是不吃饭。刘邦的夫人吕后当年就很不理解张良的行为,劝张良说:“人生那么短暂,你何苦自找罪受呢?”

其实,张良的这些作为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是“明哲保身”之举,这也是张良的一个计谋。以张良的聪明劲,他早就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明白这样的历史规律:历代君王在创业打江山的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他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在此时会得到尊重和重视,君王可以和臣下一道同甘苦共患难去打天下。然而,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君主们却不能和功臣们一同分享胜利的成果去坐天下了,他便会怀疑昔日的功臣“功高盖主”,怕功臣会威胁他的王位,“卸磨杀驴”是必然的。历史上开国功臣大多数结局都很悲惨,善始善终者能有几人呢?

对于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张良也早就看透了。所以,功成名就之后,张良见好就收,聪明地“拍屁股走人”,去学道,去游玩,闭门不出,逐渐“名正言顺”地从官场中退出,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种超脱之举,才使得张良与众不同地落得善始善终的结局。

当初,张良曾劝韩信也要功成身退,可惜的是韩信不听劝告。直到人头落地之前,韩信才悟透张良的苦心。在被杀之前,韩信曾发出了那句流传千载的哀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应当说,“兔死狗烹”的结局张良早就心明眼亮了,这说明张良想得高远,看得透彻。张良之举虽说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但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张良也只能如此。

张良能安然无恙,刘邦的老婆吕后也起了很大作用。有段时间,刘邦欲废掉吕后的儿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想保住儿子的王位,却束手无策,情急之下,她找到张良求教。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说:“当今天下有4位大贤人,皇上想见却见不到。太子若能请他们为上宾,皇上看见了肯定会对太子刮目相看,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吕后按照张良的计谋而行,果然使儿子的王位得以保全,吕后当然对张良十分感激。通过这件事情,颇有计谋的张良自然又多了一把“安全锁”。从这一点上说,还是张良的智谋救了他自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希腊神话中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有:(祝你幸运,呵呵O(∩_∩)O~~)厄科是宙斯身边的一个侍神,她能没完没了的讲一些很有趣的事,但由于帮助宙斯偷情,被赫拉剥夺了主动说话的权利。这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从此,她就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像一部机器,她不再被喜爱了。也许这就是她的命吧,当她遇见并爱上了那喀索斯时,也只能偷偷的跟在他的身后

  • 错别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错别字笑话故事从前有个常常认错字的老私塾先生,后来被人家给告了,说他教错字,误人子弟。县太爷问:你是认罚呢还是愿打呢。私塾先生说:认罚。县太爷提笔写到:鸡三只,兔两只。然后交给他说:你照着单子上写的,天黑之前给我送过来。老先生拿着走了,不一会就回来了,只提了一只鸡。县太爷大怒:就要责罚。穗颂老先生

  • DNF中所有鬼神都介绍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第神姿一鬼神——毁灭·刀魂之卡赞:800年前,生活在佩洛斯帝国的传奇历史人物。曾是帝国将军的他,在阴谋下被冠上叛逆之罪而惨遭灭门。他自己也在被挑断了手筋后被流放到了鲁斯特鲁山脉的另一端。其后,化身为混沌之鬼神的挚友奥兹玛取走了旦知他的残命,使他重生为毁灭之鬼神卡赞。然而卡赞却拒绝了奥兹玛毁灭世界的计

  • 中国近代伟人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一、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数李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第六届、七届、

  • 低年级爱国英雄简易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学习王二小的精神。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

  • 人物传记推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也很喜欢看人物传记,但大都是历史政治人物,下面是我的推书帖。李鸿章简介李鸿章:安徽合肥市肥东人,老家在今合肥市肥东磨店乡群治行政村调堂部。其祖上本姓许,系明代由江西湖口瓦砾坝迁来合肥,至清初因同邑李心庄无后,将许光照(迎溪)之四子许慎所过继为子名李慎所。这样,李心庄为始祖,李慎所为一世祖,至李鸿章

  • 鲁迅爱书的故事阅读答案 急急急急急急 十万火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阅读题也没有,你问什么呢?这是找到的别人的题目及答案!1.鲁迅是怎样“爱书如命”的?2.给个自然段加上标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仔细体会孙穗桐下面加括号词语的表达效果(1)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

  • 试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演变的历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简单版:①.智者运动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时期的智者们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唤醒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②.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他们承认人

  • 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优秀的作文10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往往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优秀的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老照片的故事为话题范文一照片记录着幸福两米多高的落地书架,是我那些宝余指穗贝书籍的新家,崭新的置物架上摆满了我心爱的车模。我的老伙计相机正在床头柜上向我

  • 苏武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的事迹——苏武牧羊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茄衫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