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西圈是什么意思?
鄂是湖北的简称。
鄂西圈是湖北省提出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伟大的创新工程。旨在整合资源,协同联动,绿色发展,跨越式发展。
鄂西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简称。
整合资源包括整合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市场诸要素和政府行政资源;
协同联动既包括省直相关部门如发改、交通、旅游、住房与建设、文化、林业、环保等部门,各地政府,有关单位如省鄂西圈投资公司等的协调、协约与协作,采取目标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共同行动,也包括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乃至省外相关省市和景区的良性竞争与多赢合作;
绿色发展是指鄂西圈的增量发展直接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确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跨越式发展是力求按照后现代理念,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而是通过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及其相关的新型战略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和人民小康。
鄂西圈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圈,而是一个特色经济发展和文明社会进步的综合圈,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试验区。
二、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的品牌标识
2012年5月7日,值成立三周年之际,鄂旅投公司发布了新的品牌标识。
本次发布的新品牌标识名为“绿色起舞”,造型源自凤凰神鸟,选用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寓意着鄂旅投与这山这水的血脉相连,隐喻着鄂旅投经过三年的运营,已经具备了事业腾飞的必要因素,振翅一飞,必将一飞冲天。“绿色起舞”之势在于:凤凰整体造型呈现一种起势的姿态,象征企业振翅高飞的愿望,永不懈怠的精神。羽翼尾端自然舒展,是凤凰重生之后的第一支美丽舞蹈,凤凰来仪,百鸟朝拜,普天呈祥。
“绿色起舞”之相在于:企业色彩选择绿色,是因为作为湖北省绿色产业的领军企业,响应国家和省政府重新定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文化经济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树立的企业形象。
“绿色起舞”之韵在于:凤凰的造型优雅生动,多姿羽翼,象征着“鄂旅投”的多个业务板块。羽翼按照顺时针方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圆圈,寓意各个业务板块在同一指针下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鄂西圈的大发展。大气、饱满,充满动感的姿态,更是鄂旅投的真实象征。公司的新简称“鄂旅投”,是出于国际化旅游投资公司的定位而确定的。其中,“鄂”表明了公司的地域属性,“旅”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公司的产业定位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投”表明了公司投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其英文名称“ECOTIC”代表的是Eco-culturalTourismInvestmentCompany。其中,“E”也代表了“鄂”。而“ECO”本身又是英文常用词头,意为生态、环保。因此,ECOTIC代表了鄂旅投的企业发展方向和旅游业生态的、可持续的新趋势,也是公司致力于生态文化旅游基础投资的定位体现。
公司将以此次新品牌标识的发布为新起点,以新的形象推进大清江、大三峡、大隆中、大荆州等百亿级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际级旅游景区,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湖北旅游跨越式发展,助推湖北旅游走向世界。
三、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
实施“两圈一带”战略
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组建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鄂西圈投资公司)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司成立以来,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为依据,以旅游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文化产业为重点,以投资、融资、资本营运为基本业务,推动基础性、带动性、示范性、可经营性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鄂西地区加快发展。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公司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实现由起步期向快速发展阶段的转变,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整合资源,由景点开发向景区开发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品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培育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资本运作,培育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本营运水平;拓展空间,积极向文化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延伸,向“两圈互动”及更广空间推进。努力成为功能完备的投融资平台,为促进鄂西地区加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发展成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面实现“双五百亿、双上市”的目标,即,五年累计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五百亿(其中公司投资达到百亿),5年累计融资规模过五百亿;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努力发展成为平台功能完备、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鄂西圈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过5年的发展,到2015年末,资产总额达到200亿元,主营业务实现利润2亿元,主营业务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旅游企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经过5年的奋斗,努力实现“7个十”发展目标:
(一)建成十个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努力建成十个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即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武当山问道养生旅游目的地、大九湖高山湿地旅游目的地、恩施土苗风情旅游目的地、清江画廊旅游目的地、洪湖亲水旅游目的地、漳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古隆中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九宫山度假旅游目的地、九峰都市公园旅游目的地。
(二)打造十个高等级景区。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多渠道支持景区开发提档升级,努力将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神农架自然生态旅游区、屈原故里-高峡平湖旅游区、恩施大峡谷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柴埠溪大峡谷旅游区、九宫山风景名胜区、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古隆中风景名胜区培育成国家5A级景区,将大洪山、腾龙洞、漳河等景区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三)策划十条精品旅游线路。重视旅游景区的整合营销策划工作,打造十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湖北旅游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塑造鄂西旅游品牌。策划并着力打造三峡大坝(屈原祠、九畹溪)-长江三峡旅游、襄阳当阳三国文化旅游、武当山道家文化旅游、清江画廊巴土文化旅游、神农架探险旅游、大洪山佛教文化旅游、荆州荆门荆楚风情旅游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
(四)建设十个旅游风情小镇。完善旅游综合配套功能,加强旅游名镇建设,努力形成比较成熟的旅游小镇开发模式,建设十个特色鲜明、品质超群的旅游风情小镇,包括九宫山云中湖高山度假小镇、九宫山船埠小镇、柴埠溪松林坪小镇、恩施大峡谷沐抚小镇、九畹溪漂流小镇、洪湖岸边金湾小镇、荆门漳河滨水小镇、大洪山长岭小镇、房县温泉小镇、尧治河等。
(五)建设十个旅游文化园区。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构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十个旅游文化园区,包括武当道教文化园区、大洪山佛教文化园区、武落钟离山巴土文化园区、东湖九歌楚文化园区、钟祥明皇陵文化园区、襄阳古隆中三国文化园区、屈家岭文化园区、炎帝神农文化园区、恩施土苗文化园区等。
(六)培育十个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在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地产等板块培育十个行业龙头企业。
(七)引进十个战略合作伙伴。深化战略合作,招大商、引大资,力争引进十个战略合作伙伴。
三、战略重点
(一)打造核心景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十大核心景区建设。以高标准策划规划、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强化整体营销推介为重点,推动景区开发提档升级。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将长江三峡旅游区、恩施土苗风情旅游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以古隆中、清江画廊、九宫山、大洪山、洪湖景区为重点,培育3-5个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推动资源整合。发挥国有体制、政府背景、省级平台的优势,继续大规模掌控景区、土地、股权、人才等优质资源,为公司发展和鄂西圈建设提供支撑。加快实现由景点开发向景区开发的转变,跨区域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长江三峡、清江画廊、大洪山区域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切入点,努力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
(三)优化产业发展。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积极进入文化及相关产业,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品质;积极介入经营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探索“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以“整体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带动、综合环境改善、旅游地产开发”为基本模式,推进旅游项目开发。把握鄂西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以城镇规划为依据,以旅游小镇为基本形式,以土地一级开发为抓手,探索“旅游项目带动、土地一级开发、旅游地产和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开发模式,推动鄂西地区城镇化进程,实现公司发展壮大。“十二五”时期,以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宜昌平湖半岛、三峡游轮中心、九宫山、清江画廊、大峡谷、恩施旅游港等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力争取得实效。
(四)实施战略重组。立足现有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所属单位的改革、改制和战略重组;从培育旅游产业综合优势的要求出发,着力打造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地产、旅游交通五大产业板块;按照择优扶强的原则,支持各产业板块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各自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产业板块的经营中心。
(五)推动资本营运。全面实现“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标,建立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通道,构建鄂西圈投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依托优势企业,推动资源整合和资产流动重组,大力培育优质资产,并逐步将优质资产包装进入资本运作平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建立退出机制,努力在价值形态实现资本放大,使资本营运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六)大力招商引资。围绕核心业务和战略方向,提升战略合作层次,增强公司在旅游产业和投融资领域的综合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十二五”时期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龙头企业、战略资本和顶尖团队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引进十大战略合作伙伴的目标。
(七)创新机制体制。着眼于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以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成本控制机制、有效激励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为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集团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集团化管理模式,建立基于治理与管理相统一的集团运作体系,在保证所属企业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加强宏观协调,实现公司整体上的协调发展;构建“一核、三级、四块”的格局,以公司总部为核心,履行投资、融资、资本运作三大基本职能,是公司的投资中心;以酒店板块、景区板块、旅行社板块、旅游地产板块等业务板块构建3-5个经营中心;所属各类市场主体为成本中心。各片区事业协调部向事业部演进,逐步形成武汉事业部、鄂西南事业部、鄂西北事业部、省外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