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后主刘禅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汉后主刘禅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3/12/28 20:06:02

刘禅,即蜀汉怀帝,字公嗣,荆州江陵人,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的人生而为王,但有的人注定平凡一世,明明刘禅只能成为后者,但现实却把他往前者逼。刘禅,小名阿斗,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他最为出名的便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的谚语与“乐不思蜀”的成语,可能很多读者朋友的脑海中都有这么一个大腹便便,整天荒淫无度不思进取的亡国之君的形象。但阿斗真的扶不起吗?能被丞相诸葛亮评价为:“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能在诸葛亮身亡后稳坐蜀汉二十年,能被蜀地百姓称贤、被后世追谥,刘禅真的有那么说的不堪吗?“既安乐,不思蜀”的背后,刘禅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一、年少颠沛,习文学武

刘禅少年颠沛,尝遍苦楚,想必这也是后来他不愿意打仗的主要原因吧。父亲刘备白手起家,但却并不顺利,好不容易有了快地盘,曾经被刘备收养的吕布在刘备与袁术对峙时期,乘虚袭下邳,虏其妻子,刘备等人舍弃家眷,转军海西。长坂坡上,赵云单骑救主;孙夫人归东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赵云二度救主,刘禅才没能落入敌方手中,但若无乱世,或许刘禅的命运也不会如此多舛,所以相比于其他君主,刘禅更多了一份“仁”,也是这份“仁”,促使他甘愿成为亡国之君。

“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丞相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番话想必应该是肺腑之言,刘备对于儿子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刘禅还曾在父亲的督促下习武,“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怎么看都是一副中兴之主的模样,但刘禅的才能志向却被那段君臣佳话给抹杀了。

二、君臣无隙,成就佳话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刘禅则完全信任诸葛亮的决断,“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没有东吴孙权的屠戮有功大臣,没有曹魏的兄弟相残,蜀汉政权一片祥和,刘禅有中兴之姿,诸葛亮为肱骨,为何蜀汉仍然不敌曹魏呢?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定下蜀汉国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但留给刘禅的却是个烂摊子:荆州丢失,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与东吴的关系不冷不热,内忧外患下,刘禅在心里是不愿意北伐的,但还是尽全力支持诸葛亮,不北伐,蜀汉也会亡,北伐还能拖延曹魏攻蜀,刘禅只得大力劝农来委曲求全。

诸葛亮推荐的人,刘禅也委以重任,但诸葛亮显然越界了,数年手握重兵在外,刘禅在朝中也受到节制,先主刘备曾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刘禅却顶住了压力,信任到底,直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数次痛心大哭以至于无法上朝,当诸葛亮的灵柩运回时,刘褝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也给足了面子。

诸葛亮死前,“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诸葛亮专权一事上给了刘禅不小的影响,若要做到真正的大权在握,一般人肯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前人的势力,但显然刘禅并没有这么做。蒋琬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刘禅对他的重用也有始有终,诸葛亮去世,刘禅任用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直到蒋琬病逝。后世只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与蒋琬之间又何尝不是一段君臣佳话呢?

三、误用奸臣,乐不思蜀

外有诸葛亮独揽朝政,拥兵自重,内有董允刚烈正直,“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但他们都没想到,年龄越来越大的刘禅岂愿受人摆布?“后主益严惮之”。北伐掏光了蜀国的家底,诸葛亮病逝后,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攻打,数年北伐的成果功亏一篑,刘禅提拔的黄皓与手握兵权的姜维不合,“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黄皓干预政事,在他的长袖善舞下,蜀国终于迎来了灭亡。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姜维虽然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敌邓艾,死于乱军之中。眼看邓艾直逼都城,刘禅召集群臣商议,蜀汉不乏忠烈之臣,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愿背城一战,刘禅不从,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霍弋也请求保卫成都,但刘禅让他继续稳定南中,刘禅降后,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手下都劝霍弋投降,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他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

为了保全成都,刘禅力排众难,向邓艾军投降,面对司马昭故意而为之的试探,“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一起投降的群臣无不痛哭流涕,只有刘禅嬉皮笑脸,问其故,曰:“此间乐,不思蜀”,旧臣郤正劝他要“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司马昭复问,刘禅连忙把郤正说的重复了一遍,司马昭又说:“这怎么像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此举不仅打消了司马昭对刘禅的疑心,更是保护了那批投降的蜀臣,“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

刘禅在位四十年,蜀汉内部少有动荡,这与后主知人善用、心无害戾密不可分,若无刘禅的大智若愚,可能就没有一段段君臣佳话,成都百姓或将遭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那些有才能的蜀汉肱骨大臣也可能死于非命,这些都不是刘禅愿意看到了。然而宦官黄皓当权,是刘禅一生的败笔,亡国之祸,也由刘禅背锅,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蜀汉的败局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就埋下了,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东吴也出工不出力,乐不思蜀的背后,不知道刘禅是否常常在深夜里细声哭泣,言自己无以面对忠志之士与先主?

标签: 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王安石变法期间,为何主持新政的富弼、韩琦站在对立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众名臣如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火了起来,这些人除了如剧中所讲述的那样心系国事,直言进谏,还共同主持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结局虽然失败,但是却为不久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但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庆历新政的主持者富弼、韩琦等人却都站

  • 南宋十万军跳海殉国,宋朝灭亡的壮烈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孤儿寡母痛失大宋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1274年8月,宋度宗赵禥病逝,身后留下了三个未成年的儿子:长子赵昰(7岁)、次子赵显(4岁)、三子赵昺(3岁),其中次子赵显是全皇后所生,即所谓的嫡子,被权相贾似道和太皇太后谢氏拥立为帝,就是宋恭帝。从此时到1279年南宋灭亡,只剩下五

  • 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与荷兰发动了三次英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荷兰,历史解密

    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一、第一次战争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

  • 古代太监怎么上厕所?一点就能看出他们的一生有多悲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古代的时候,在皇宫中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身份特殊,要是论官品大小的话,压根儿就谈不上大,但是他们却生活在金碧辉煌的皇家,他们就是整日服侍皇上和嫔妃们的太监。在历史的发展中,有的太监弄权,掌管朝野。比如秦朝的赵高、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等。相信大家都知道太监是被净身的,那么,他们在生活中

  • 她是欧阳修唯一的发妻,却在16岁难产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阳修,北宋,风云人物

    她是欧阳修唯一的发妻,却在16岁难产去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泷冈村人。沙溪镇有座凤凰山,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母亲郑氏、发妻胥氏、续妻杨氏,皆长眠于凤凰山。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有一个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个小妾。皇帝也是只有

  • 为何说韩琦大度能容人?玉盏被人碰碎也没有怪罪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

  • 辛布里战争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布里战争.罗马共和国,战史风云

    高卢地区战役在诺里亚之战之后几年内,辛布里人、条顿人和安布昂人等日耳曼部族离开了他们原先停留的诺里库姆地区,穿过了中欧并翻过了阿尔卑斯山脉,进入了高卢地区。前109年左右,辛布里等部进入了罗马行省纳尔榜,这就直接威胁到了罗马本身的安全。于是,在前107年,罗马执政官希拉努斯集结了一支中等规模的罗马-

  • 南朝宋将柳元景,人生自古谁无死?从容面对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柳元景(406~465),南朝宋将。字孝仁。河东解(今山西境内)人。祖父柳恬为西河太守,父亲柳凭为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便善于骑马射箭,多次跟随父亲讨伐北地少数民族,以勇猛而为人所知。他沉默寡言,很少跟少年子弟谈笑嬉戏,也很少和家人谈论琐事,总是一副沉稳果断的神情。荆州刺史谢晦闻知柳元景很不一般,

  • 孝懿仁皇后: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的皇贵妃,受四代皇帝尊谥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懿仁皇后,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皇贵妃在清朝后妃等级体系中仅次于皇后,属于第二等级,尤其是摄六宫事皇贵妃,具有统摄后宫大权,享有副后之称。今天笔者要讲的便是清朝首位摄六宫事皇贵妃,她便是后来的孝懿仁皇后。孝懿仁皇后来自于清朝初年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佟佳氏,康熙年间,佟佳氏在满清八大家中位居首位,有“佟半朝”之称。孝懿仁皇后的父亲佟

  • 北宋状元张去华简介:其子张师德亦为状元,被时人所称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去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去华,(938——1006)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卒于宋真宗景德三年。